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课件(26张PPT 含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课件(26张PPT 含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8-05 23:25: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第13课 东汉的兴衰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两汉是指的哪两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公元25年——公元220年王莽 新朝9
年25
年220
年前
202
年公元前202年西汉文景之治汉武盛世新朝想一想:
什么叫“外戚”?材料一:
“王莽末,天下旱蝗,黄金一斤,易粟(小米)一斛(hú,计量单位)”
—《后汉书?光武帝传》王莽物价腾贵,米价由汉文帝时的每石数10钱涨至2000钱。公元前202年西汉9
年新朝23
年都 城: 刘秀(光武帝)洛阳背 景:建立者:时 间:公元25年东汉
的建立一、光武中兴西汉后期朝政腐败王莽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 汉光武帝,刘秀,汉景帝后裔。新朝王莽末年,起兵反对王莽,昆阳之战,光武力挽狂澜,战胜王寻等百万之众,统一天下,重新恢复汉室政权,在位三十三年,谥号光武。一、光武中兴 一、光武中兴 学习与探究为什么将刘秀建的汉朝称为“东汉”?以前还有类似命名的例子吗?材料二:
父子流亡,夫妇离散,庐落(房舍)丘墟,田畴芜(荒芜)秽(杂草)”,以致“匹夫僮妇(儿童妇女),咸(都)怀怨怒 。
—— 《后汉书·冯衍传》经济凋敝,百姓心怀怨恨材料反映了东汉初年怎样的社会景象?一、光武中兴一、光武中兴措施:以柔术治天下①多次下令释放奴婢②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③合并郡县,裁减官员④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⑤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解民族矛盾增加了劳动力,
缓和了阶级矛盾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统治,简化了政务;整治了官场风气加强了民族团结一、光武中兴影响: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东








俑东





砖反映了“光武中兴”时百姓安逸祥和的世俗生活景象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东汉后期皇帝即位年龄及寿命算一算,这些东汉皇帝即位时的平均年龄是多少?他们的平均寿命是多少?即位时的平均年龄是:9.5岁平均寿命是:24岁东汉中期以后,皇帝年幼,由太后掌权皇太后不便亲理政务,于是由太后家的男子辅政。外戚权利落入辅政外戚手中, 他们控制朝政,专横跋扈。皇帝长大后,不满权力被外戚侵夺,便联合亲信宦官灭掉外戚。一会儿他进来,
你们合力诛杀他!皇帝借宦官之力夺回政权后,宦官专权。皇帝驾崩,年幼皇帝即位,
外戚宦官专权的事件重演。母后临朝君权旁落依靠宦官夺回君权把持朝政东汉中期以后的政治特点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外戚和宦官都是利用君权作乱,并非自身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究其根本原因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皇位世袭制。一、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材料一:
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
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这首童谣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政治状况?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统治腐朽不堪,社会混乱,人民遭殃。(性格如弓弦般正直的人,最后不免沦落天涯,曝尸路旁;而不正直的谄佞奸徒,趋炎附势,欺世盗名之徒,反倒被封侯拜相,享尽荣华。)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三、黄巾起义观看视频后并结合课文内容,回答:时间:
领 导 人:
特点:
结果:历时9月被镇压 影响: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东汉政权元气大伤,一蹶不振。184年张角有组织(创立太平道)、有准备(传教10多年,信
徒数十万人)黄巾起义三、黄巾起义动脑筋:黄巾起义被镇压,是否标志着东汉政权得以长治久安?刺史州牧州牧割据三、黄巾起义重走东汉兴亡路,以史为尺量得失东汉为何会走向兴盛?
又为何由兴盛到衰亡?统治者顺应民心,
励精图治,
任用贤才,
发展农业生产,
整顿吏治......统治者不得民心,
加重剥削人民,
政治统治腐朽,
人民团结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