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北宋的政治》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北宋的政治》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8-05 23:11: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课《北宋的政治》预习笔记
?? 年,后周大将????在??? 发动兵变,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以???为
东京,作为都城,史称________。赵匡胤就是?????。
2.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按照???? ??的统一方针,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3.(1)解除禁军将领的?? ?,牢牢控制军队;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
而无?? ??之权。(2)在中央,采取??? ??的办法,削弱相权;在地方,派????担任各地州县长官,实施???? ??的制度,还在各州府设置???? ,以分知州权力。(3)取消节度使?? ??的权力,在地方设置??? ? ,把地方财赋收归? ??。
4.宋朝把???? ??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大大加强。
5.为防止唐末以来????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 ?掌握军政大权。6.后继的?? 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 ?? ?的格局逐渐形成。
宋朝注重发展文教,改革和发展了??? ? ,增加?? ?? ??,提高进士地位。
8.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 ??的风气,有利于???? ??和社会的安定。
第6课《北宋的政治》知识点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建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宋太祖)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以开封为都城,建立政权,史称北宋。
2.统一: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3.措施
(1)军事上: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了军队;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还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2)政治上:①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设置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②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并频繁调动,三年一轮换;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3)财政上: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4.影响: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1.目的:防止武将对中央集权造成威胁。
2.措施
(1)重视文官:宋太祖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
(2)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在全国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3.辨证认识北宋重文轻武的政策。
(1)积极影响:①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及经济的发展。②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2)消极影响:①文臣掌兵,不熟悉军务,而将不专兵,兵无常帅,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这也导致了北宋在与少数民族的战争中多次失利。②重文轻武形成了以士大夫为主的官僚集团,但由于政治机构重叠,相互牵制,官吏冗多,人浮于事,既导致政府办事效率下降,又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
第6课《北宋的政治》习题
1.下列有关北宋建立的相关史实,表述错误的是( )
A.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建立北宋B.北宋是在北周的基础上建立的
C.北宋以开封为都城D.北宋最终实现了对全国的再次统一
2.著名学者王立群曾经这样描述一位历史人物:“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旒冕。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间削兵权。”这位人物是( )
A.刘邦B.李世民C.朱温D.赵匡胤
3.为了防止知州权力过大,宋太祖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废除知州设置,直属中央B.实行知州三年一换的制度
C.在各州府设置通判,分散知州的权力D.地方设置转运使
4.“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其中建立北宋的“宋祖”是(  )
A.刘备 B.元昊 C.忽必烈 D.赵匡胤
5.为防止唐朝末年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初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 )
A.文武并重B.重文轻武C.尚武轻文D.守内虚外
6.转运使是我国唐代以后各王朝主管运输事务的中央或地方官职。北宋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实行这一措施的最主要目的是( )
A.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B.避免地方官吏的腐败
C.使地方失去割据的物质条件D.解决支付给辽.西夏岁币的财源
7.北宋初年,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威胁皇权,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是( )
A.废除宰相B.分化事权C.设置通判D.控制禁军
8.下面这道连线题搭配正确的是(  )
①辽—契丹族②西夏—元昊③阿骨打—党项族
④北宋—赵匡胤⑤金—阿保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⑤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上(宋太祖)曰:“尔曹何不释去兵权,出守大藩……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
——《续资治通鉴长编》
(1)材料体现了宋太祖在军事方面的哪一项措施?其目的是什么?
(2)宋朝实行的重文轻武的政策,带来了哪些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