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
通过第一章的学习,认识了生物多样性与生物的基本特征,学生对于生物学研究的内容与研究方法有了一定了解与认识,但还有极大局限。为了便于后面具体生物学知识的学习,本章抓住学生开始对生物学产生兴趣以及对生物学研究方法充满好奇的心理,及时对生物学发展过程进行介绍以及对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初步学习是必要的。 本章包含两个主要内容:什么是生物学?如何研究生物? 首先,对于什么是生物学?应结合前面所学内容,进一步提出生物学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生物学家的科学活动。然后通过学生讨论介绍、看视频资料、阅读归纳,总结出生物学的完整概念。 其次,对于如何研究生物?可通过播放“响尾蛇如何跟踪它放走的猎物”的视频,结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探究法的基本过程,并开始运用实验法进行探究活动,培养其科学探索自然、探索生物奥秘的能力。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什么是生物学。
2、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意义。
3、能将课本中列举的科学家和他们的主要贡献能进行联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了解生命科学发展中的主要历程,从而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生命科学研究方法的演变过程。
【教学难点】
“生物科学”概念的理解。
【导入新课】
为什么地球上有多种多样的生物?为什么北极熊能适应北极寒冷的气候?心脏为什么能自动有规律的收缩?地球上的生命是从哪里来的?人类是怎样形成的?
生命世界充满了奥秘,学习生物学能帮助我们探索这些奥秘,在不断探索中我们会更加了解和热爱大自然。
【讲授新课】
一、生物学家的科学活动
师:生物的形成和发展是与生物学家的科学活动分不开的,你知道生物学家是怎样工作的吗?你心中的生物学家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讨论、举例自己心中的科学家)
师:同学们知道的科学家非常多呀。那大家知道老师心中的科学家是谁吗?(课件第3页),没错,就是我们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同学们了解他吗?
生: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先后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 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 2017年9月,袁隆平宣布一项剔除水稻中重金属镉的新成果。2017年10月袁隆平院士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亩产再创新高,在邯郸市永年区广府镇的百亩水稻高产攻关示范田内,平均亩产达1149.02公斤,刷新了世界水稻单产纪录,每公顷产量达17.23吨。
师:回答非常正确。看来同学们课前准备的非常充分。那么,大家知道生物学家是怎样工作的吗?
师:哪位同学来说一下?
生:生物学家大都是先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调查,然后进行实验、查阅文献资料,大家还会相互交流。
师:很好,生物家的科学活动一般有观察、调查、实验、查阅文献资料、相互交流等,通过科学工作者长期不懈的科学活动,生物学得到了不断的发展。
二、生物学及其发展历程
师:人类很早就与生物有了密切联系。远古时代的先民获取食物的最重要方式,就是采集植物和渔猎动物。哪些动植物可以食用?它们长得什么样?他们生活在什么地方?如何种植可使用的植物?如何饲养渔猎来的动物?要解决这些问题,就会涉及有关生物的形态,分类和行为的基本知识。虽然当时没有文字,但是,人类为了生存,有关于动植物的基本知识仍然被一代一代地流传和积累了下来。
师:提问谁知道首先提出生物学这一名词的人是谁呢?
生:是拉马克。
师:回答的非常准确,从拉马克开始,人们才将植物学和动物学统一称为“生物学”。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生物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重要事件。
师:首先向大家介绍瑞典科学家林奈。创立了统一的生物名法,他根据生物的形态、习性等特点,将当时已发现的所有植物和动物排列成一个有规律的完整系统。林奈的研究使得分类学成为一门科学,分类学的发展也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因此林奈被称为“分类学之父”。那大家知道他运用的是哪一种研究方法呢?
生:观察法。利用人的眼、耳等感觉器官进行观察。
师:非常好。下表表示了人和小麦的分类地位。
师:接下来这位生物学家同学们应该很熟悉了——达尔文。有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他吗?
生:达尔文建立了进化学说,他认为地球上所有生物都来源于原始的共同祖先,不同生物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人类是猿类进化而来,人类的祖先可能生活在非洲。完成了生物学领域的一场重大变革。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好。对达尔文以及进化论进行了高度的概括。那谁知道达尔文运用的是哪一种研究方法呢?
生:达尔文运用了考察、调查、分类、比较等方法。
师:很好。接下来为大家介绍第三位科学家:哈维。哈维通过结扎和剖切血管放血实验研究发现心脏在半小时里所推动的血量超过全身血液的总量,血液流出心脏后在相当短的时间里返回心脏,从而发现血液循环,那大家知道他运用的是哪一种研究方法呢?
生:是实验,运用仪器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进行研究。
师:答对了。我们了解一下生物历程中的第四个事件;沃森和克里克。谁知道他们研究了什么呢?
生: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师:对了,谁能详细的介绍一下?
生:解释了多种生命现象,探究人类生、老、病、死、思维、记忆等是怎么回事,找到治病的更好方法。
师:以上事件大家都掌握了吗?现在我们来梳理一下,
(学生按照所讲内容回答填空)
三、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生命现象
师:通过我们前面的学习,我们来讨论一下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
(阅读后发言)
生: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科学,它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
生: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一切生物学知识都来源于对大自然的观察与实验。
师:非常好,在科学工作者不断地观察与实验的基础上,生物学也得到不断的发展,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大家了解什么是生物学了吗?
生:了解了。
四、总结反馈,提高能力
教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下课后练习
学生:讨论后回答。
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科学家是沃森和克里克。所以选D。
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是实验法。所以选B。
为确保实验结果的科学性,除了设计变量外影响实验的其他因素应相同。所以选A。
教师:回答得非常好。学完这节课后你们知道什么是生物学了吧?
学生:知道了!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同学们理解生物科学的定义,同时树立雄心斗志,向科学家们学习,学习他们优秀的品质,用到我们的学习中。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