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3.1《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8-06 09:06: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在初步了解生物界的丰富多彩和以及探索生命现象的方法后,开始第二单元的学习。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繁多,但不同的生物会表现出相似的生命活动特征,想要探究生命的奥秘就必须了解构成生物的最基本的结构——细胞,这也为之后学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的分裂和增值打下基础。本课教材内容的按排由简入繁,首先,通过简单明了的方式认识细胞,再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更直观的认识细胞,使学生加深对细胞的认识。紧接着学习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组成成分,采用对比学习法,加深学生对细胞各部分组成成分的记忆。本节课中涉及三个实验活动,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生物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2、说出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学会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方法;
3、观察和识别动植物细胞的结构;
4、模仿、练习制作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尝试绘制细胞结构简图。
【过程与方法目标】
提高学生观察、动手和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采用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2、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
认识显微镜的结构,熟练掌握显微镜使用的操作;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学习临时装片的制作。
【教学难点】
显微镜操作使用的规范化;
临时装片的制作。
1、教师准备:(1)细胞组成各种生物体的图片和挂图;
(2)准备活动需要用品有:显微镜、擦镜纸、纱布、新鲜洋葱、成熟的番茄果实、写有“上”字的玻片、动植物细胞玻片标本、生理盐水、碘液、载玻片。
【导入新课】
展示自然风光景色的图片,提出问题:从这些美丽的图片中同学们能看到哪些生物?它们具备哪些基本特征?
学生:花、蝴蝶、鱼、虫、树、草,各种各样的生物,它们都具备生物的应激性、生长、繁殖、新陈代谢等基本特征。
【讲授新课】
一、什么是细胞
教师:为什么千差万别的生物会表现出相似的生命特征?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找出答案。
学生:地球上除病毒以外的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要探索生命的奥秘,必须认识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教师:同学们观察图3-1,看到了什么?
学生:草履虫、衣藻,血管中的红细胞和玉米叶的下表皮细胞。
教师:科学研究表明,这些生物的细胞形形色色,有的生物只有一个细胞,如草履虫、衣藻,它们是单细胞的生物;大多数生物是由许多细胞构成的,如血管中的红细胞和玉米叶的下表皮细胞,这类生物称为多细胞生物并指出: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教师:同学们肉眼看见过细胞吗?怎么观察和研究构成生物体的细胞结构呢?
学生:没有见过细胞是什么样的。
教师:要想知道细胞是什么样子的,我们需要借助一种实验工具——显微镜。下面我们学习练习使用显微镜。
二、练习使用显微镜
教师:用右手握住镜壁,左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呈现在学生面前。先认识显微镜的结构。教师一一介绍显微镜各部分的结构,简要介绍各部分功能。
学生:看着显微镜,对照课本第33页图片学习显微镜各部分结构及功能。
教师: 好了,大家对显微镜各部分结构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我们练习使用显微镜。首先我们学习取镜安放。大家取出显微镜时,要右手握住镜壁,左手托住镜座,轻放在实验台上。从镜箱中取出目镜和物镜,分别安装在镜筒和转换器上。
学生:认真操作。
教师:在教室中巡视,指导学生操作。下面一步是对光。转动转换器,使用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使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并将反光镜转向光源,以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右眼睁开),同时调节反光镜方向,直到视野内的光线均匀明亮为止。
学生:操作。
教师: 指出学生的错误操作。有没有同学看不到明亮的视野?
学生: 有。
教师:同学看看自己的显微镜目镜、物镜、光圈以及通光孔不在一条直线上,或者光线有没有被其他同学挡住。
学生:我看到白亮的视野了,刚才我的显微镜目镜、物镜、光圈以及通光孔不在一条直线上。
教师:同学们比较反光镜两面视野亮度的变化,能不能用反光镜调节视野亮度?
学生:能调节。
教师:反光镜一面是平面,一面是凹面,起反光和聚光作用。好,接下来我们学习下一步骤放置玻片标本。在玻片的一面写好“上”字,从压片夹后部的缝隙中插入,然后双手向前平推,使“上”字正对通光孔中心,用弹簧夹夹住。
学生:按照此方法操作。
教师: 同学们观察显微镜是否能看到字需要以下操作:侧面注视物镜,双手向外慢慢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到距离玻片2-3mm为止;左眼注视显微镜视野,双手缓缓向内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至视野内出现物像,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学生:看到啦。
教师:非常好!观察完毕,提升镜筒→取下玻片标本→擦显微镜外表→转动转换器物镜伸向前→镜筒下降至最低→反光镜直立→显微镜盖上绸布,放回实验台或柜内。
三、观察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教师:同学们学会了使用显微镜,我们就可以用它观察构成人和动物体的细胞了。接下来我们就开始观察人和动物细胞。
学生:跃跃欲试。
教师:今天实验用的实验材料是人口腔上皮细胞。需要的器具有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生理盐水、消毒牙签、纱布、其他动物细胞永久玻片等。好,我们开始学习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同学们先看书,分小组讨论出过程及其注意事项。然后和老师一起整理出过程的注意事项。
学生:激烈讨论。
教师和学生:
(1)擦: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擦拭动作要轻柔。
(2)滴: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生理盐水与细胞在人体内的环境相近,所以它的作用是用来保持细胞的活性,不使细胞因为环境改变而变形。
(3)刮:用消毒牙签的钝端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不要太用力,否则口腔会受伤;也不要刮太多,那样细胞会重叠在一起,影响观察。
(4)涂:把牙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均匀地涂抹,要涂抹均匀,否则细胞会重叠在一起。
(5)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注意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在显微镜下,气泡与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气泡是带黑边的圆圈,其内部没有任何结构。
(6)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稀碘液。
(7)吸: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学生:完成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并进行观察。
教师:讲解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让学生动手画出显微镜下细胞的结构简图。
学生:观察其他细胞的永久装片
教师:同学们是不是看到了各种形状的动物细胞?
学生:是的。
教师:那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它们之间有哪些共同点?
学生1: 细胞最外面都是细胞膜。
教师:非常好!还能发现什么?
学生2:有细胞核。
教师:对!还有么?
学生3:还有细胞质。
教师:同学们回答的都非常好!动物体的各种细胞形态是不同的,但基本结构却是一样的,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其实细胞质中还有我们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的线粒体。好,观察完了,同学们一起回忆一下,动物细胞都包含哪些细胞结构?
学生: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
四、观察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教师:与动物体一样,植物体也是由细胞构成的。构成植物的细胞结构与动物细胞是否相同?接下来我们亲手制作装片,通过用显微镜来观察植物细胞。
学生:学生阅读教材,初步了解制作方法和步骤并认识制作装片所用到的工具。
教师:今天我们选取的材料是洋葱的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它是洋葱的茎。教师演示制作方法和步骤,强调每一步的注意事项,每一步都让学生用一个动词概括出来。
教师:第一步操作用到的工具是什么?
学生:纱布。动词概括这一步为“擦”。
教师:第二步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什么?
学生:清水。
教师:清水有利于细胞保持活性。
学生:概括这一步为“滴”。
教师:对选取的材料怎样处理了?
学生:概括了连续三个动词“撕”、“浸”、和“展”。
教师:用到的工具是?要撕取的是洋葱的?
学生:镊子,内表皮。
教师:撕得不要过大,大小和我们观察到的永久装片中的材料大小差不多。那如何展平它?
学生:用针。
教师:这个工具是解剖针,同学们使用的时候要注意安全。接下来我们要给载玻片上盖上什么?
学生:盖玻片
教师:怎么盖呢?
学生:一端先接触水滴,另一端缓慢放下
教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防止出现气泡
教师:这步可概括为?
学生:盖。
教师:我们选取的材料非常透明,我们能看到细胞吗?
学生:不能。
教师:要是染上色呢?
学生:可以看到。
教师:我们要用碘液染色。在盖玻片的一边滴一滴碘液。这一步可概括为?
学生:染。
教师:最后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可概括动词是?
学生:吸。
教师:简要概括实验步骤为擦——滴——撕——浸——展——盖——染——吸。
学生:亲手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临时装片。
教师:指导学生的制作过程。
学生:观察。
教师:同学们可以画出镜下看到的植物细胞简图。
学生:画图。
教师:同学们再观察一下其他植物细胞,找出与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不同。
学生:观察。
教师:同学们发现什么不同?
学生1:它们的细胞形态不同。
教师:很好!还有么?
学生2:能看到叶绿体。
教师:非常好!植物细胞含有叶绿体。同学们翻到课本41页,看图3-11 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结合示意图旁边的文字,总结植物细胞各部分的结构的名称和作用。
教师:植物最外层细胞壁有什么作用?
学生1:保护和支持作用。
教师:好。紧贴细胞壁的是什么结构?
学生2:细胞膜。
教师:细胞核与细胞膜之间是?
学生3:细胞质。
教师:示意图中还有什么结构?
学生4:叶绿体和液泡。
教师: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等色素。有些植物果实成熟的过程中,叶绿体会转变为有色体,使果实的颜色发生变化。液泡中含有细胞液,含有多种物质。
五、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结构上的异同点
教师:通过观察我们知道,动物体和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那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结构有哪些异同点呢?同学们结合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图讨论并总结。
学生:认真观察并总结。
教师:我们列表总结,这样看起来清晰明了,同学们积极发言。
学生1: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植物细胞有。
教师:好!有没有同学补充?
学生2:它们都有细胞膜。
教师:好!还有么?
学生2:都有细胞核。
教师:非常好!有同学补充么?
学生3:两者都有细胞质。但植物细胞细胞质中有叶绿体和液泡。
教师:非常棒。同学们要记住这些异同点。
六、总结反馈,提高能力
教师:好,今天这一节的内容就学习完了。同学们一起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学生1:学习了地球上绝大多数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还学习了显微镜的结构和操作。
教师:好。还有什么?
学生2:学习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和洋葱鳞片叶的临时装片,观察到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
教师:非常好。
学生3:还比较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
教师:好。现在我们来做一下课后练习(课件34页)。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操作。细胞是用肉眼看不到的,需要借助显微镜进行观察。显微镜是学习生物实验非常重要的实验工具,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仪器使用习惯,有助于保护实验仪器,同时也保护学生本身。同时还学习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和洋葱鳞片叶的临时装片,观察到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比较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今天我们每一位同学亲自地体验了生物实验的乐趣。希望每一位同学都积极动手操作,亲身感受生物科学探究的乐趣。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