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网络课堂:探索恐龙灭绝的原因》(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16《网络课堂:探索恐龙灭绝的原因》(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粤教粤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8-06 16:41:04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网络课堂:探索恐龙灭绝的原因科学粤教版 六年级上新知导入创设问题情境琪琪、妍妍、波波和彬彬等四人在观看恐龙骨骼。波波一见到恐龙骨骼就发出感慨:“太神奇了,这种恐龙这么巨大!”彬彬听了之后。马上问道:“为什么它们会灭绝呢?”同学们,你知道吗?新知讲解地球上曾居住着一群奇特、巨大的生物——恐龙,它们在地球上生存了1亿5000万年之久。距今约7000万年前,恐龙仍然是地球上的“霸主”。然而,在6500万年前,它们奇迹般地全部灭绝了。整个灭绝过程很可能是在仅仅数月内发生的。新知讲解恐龙为什么会一下子就消失得如此“干干净净”?这是一个科学之谜。多年来一直想找出一个合理的答案。新知讲解我们可以像科学家一样,利用网络课堂进行合作,通各种途径收集资料、对恐龙灭绝的原因进行探究。恐龙灭绝之谜的研究涉及很多方面,仅凭一个人的力量开展研究会比较困难。新知讲解一、选定主题在研究之前,先选定研究的主题,确定一个研究的方向。 “恐龙灭绝之迷”研究主题 主题1:各类恐龙的体型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主题2:恐龙生存期间地球环境的大变动 主题3:恐龙家族的历史 主题4:各种各样的恐龙化石
…… ……新知讲解二、搜集信息搜集资料,将资料筛选、分类。1.陆地恐龙的结构——— 头————— 颈 —————— 躯干———— 四肢———— 尾巴新知讲解2. 恐龙的种类新知讲解草食性恐龙三角龙是草食性动物。因为牠们的头部低矮,所以牠们可能主要以低高度植被为食,但它们也可能使用头角、喙状嘴、以身体来撞倒较高的植被来食用。雷龙是巨型长脖食草恐龙之一。喜欢群体活动,当一大群雷龙从远处走来时,一定是尘土蔽日响声如雷,这就是它名称的由来。新知讲解陆地肉食恐龙棘龙背上有明显的长棘,长度可达2公尺,长棘之间形成一个帆状物。平常偏好捕食鱼类,但也寻找许多小型到中型的猎物为食。异特龙是一种凶猛可怕的食肉恐龙,它的一张大嘴可以一下子吞下一头小猪。它的牙齿全都向里弯曲,猎物被它咬住就休想逃出来。它们可能以其它大型草食性恐龙为食。新知讲解天空中飞的恐龙翼龙是第一种飞行的脊椎动物。较早的物种有长而布满牙齿的颚部,以及长尾巴;较晚的物种有大幅缩短的尾巴,而且缺乏牙齿。翼龙的体型有非常大的差距,从小如鸟类的森林翼龙,到地球上曾出现的最大型生物,例如风神翼龙与哈特兹哥翼龙。新知讲解海中游的恐龙鱼龙,是一种类似鱼和海豚的大型海栖爬行动物,主要是以乌贼类为食。鱼龙的游泳速度快得惊人,依靠它那相互成直角的叶轮片状的尾巴,时速可达40千米。蛇颈龙是海中爬虫类的一种,外形像一条蛇穿过一个乌龟壳:头小,颈长,躯干像乌龟,尾巴短。主要以鱼、鱿鱼和其他游水动物作为食物,还可以利用长长的脖颈伸到海底寻觅各种贝壳类、软体类动物。新知讲解3.恐龙化石第一块恐龙化石是在1822年被发现的。古生物学家对从岩石中发现的那些颌骨和牙齿的化石进行了研究,最终得出一个令人难以置信但又不得不接受的认识:这是一种以往从未发现过的巨大的爬行动物,一位科学家将它命名为“恐龙”。随着对恐龙化石的不断发掘和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才有了我们今天对恐龙更全面的认识。新知讲解4.恐龙体型最长的恐龙是27米长的梁龙,是在1907年发现于美国怀俄明州,现展示于宾州匹兹堡的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整体而言恐龙体型很大,大部分体重在100到1,000公斤之间 最高和最重的恐龙是长颈巨龙,其化石在1907年至1912年间发现于坦桑尼亚新知讲解5.恐龙生活习性恐龙以食草或食肉为主。筑巢、产卵及照顾下一代是恐龙的生活内容之一。恐龙的巢一般是泥巢或沙上的凹坑。有些雌恐龙产完蛋后便一走了之,让卵自己孵化;而有些雌恐龙会留在巢边,以保护卵和刚孵出的小恐龙。易碎双腔龙新知讲解6.恐龙生活环境生存于中生代(爬行类时代),最早出现在2亿3千万年前的三叠纪,灭亡于约6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所发生的白垩纪末恐龙灭绝事件。恐龙生活的环境中,气候较现代温暖、均一,最重要的是,大气层氧气含量是现今的100%以上,如此高浓度的含氧量才足以支持恐龙这种庞然大物生存。新知讲解7.恐龙家族史一般认为,恐龙最早出现于中生代晚三叠世早期(距今约2亿年),在侏罗纪和白垩纪最为繁盛,到距今6500万年的白垩纪末期全部灭绝。然而,实际上只是大部分恐龙灭绝了,而小型兽脚类恐龙演化成为了原始鸟类。恐龙家族不但是中生代地球大陆上的“统治者”,而且是地球历史上曾经生存过的最大型的动物。因此,中生代被称为“恐龙时代”。耀龙新知讲解恐龙家族在地球上生存了1.4 亿年。这比迄今为止的人类生存历史长久得多。从猿人出现时算起,直到现在的人类生存历史,也不过60万年。恐龙家族不同的族系和分支,其生存的地质年代是不同的。兽脚类、蜥脚类和鸟脚类恐龙生存的地质年代,均为晚三叠世到白垩纪;剑龙类恐龙生存的地质年代,为侏罗纪到早白垩世,主要是侏罗纪;甲龙类和角龙类恐龙生存的地质年代,均为白垩纪,但角龙类恐龙在晚白垩世最为繁盛。新知讲解其实,作为恐龙家族的一大旁系血亲,生活在海洋中的鱼龙类爬行动物,早在早三叠世就已出现。早三叠世的巢湖龙、中三叠世的混鱼龙和晚三叠世的西藏喜玛拉雅鱼龙,都是鱼龙类爬行动物的代表。混鱼龙新知讲解8.恐龙生存期间地球环境的大变动中生代末发生了白垩纪灭绝事件,50%的生物灭绝,包括所有的恐龙。大多学者认为有一颗彗星撞击地球,引起特大气候变化,气温大幅下降,造成大气含氧量下降,很多动物,尤其是冷血动物,无法适应低温而灭绝。可是为何当时鳄鱼一类的冷血动物却存活,还是无可解答。新知讲解9.恐龙灭绝原因大陆漂移说地质学研究证明,在恐龙生存的年代,地球的大陆只有唯一一块,即“泛古陆”。由于地壳变化,这块大陆在侏罗纪时代发生了较大的分裂和漂移现象,最终导致环境和气候的变化,恐龙因此而灭绝。 新知讲解火山爆发说因为火山的爆发,二氧化碳大量喷出,造成地球产生急剧的温室效应,使得植物死亡。而且,火山喷发释放出大量盐素,使臭氧层破裂,有害的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造成生物灭亡。 新知讲解海洋退潮说海洋退潮,陆地之间相接壤时,生物彼此相接触或影响,因而造成某种类的生物绝种。例如袋鼠,袋鼠能在大洋洲这种岛屿大陆上生存,但在南美大陆上遇见别种动物就宣告灭亡。除了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以外,还有疾病与寄生虫等的传染与传播问题,恐龙有可能因此灭绝 。新知讲解陨石撞击说距今六千五百万年前,一颗巨大的陨石曾撞击地球,使得在地球长达一亿数千万年的恐龙绝种。这一颗巨大的陨石,直径大约十公里。因撞击而造成的火山口,直径达两百公里。因撞击而产生的能量,若换算成黄色炸药,则相当于一百万亿吨。粉尘经由大气层扩散至成层圈。导致地球持续了数个月的黑暗状态。新知讲解三、上传资料将筛选、分类后的有价值的资料上传到网页的资料提交区。与此同时,在网页的资料交流区下载同学们分享的资料。四、提交报告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意见,进行小组内的讨论交流,形成统一的专题研究报告。为了使报告更容易让同学们看懂,可采用表格、文字、图片、动画等多种
形式编排。上传研究报告到网页“报告提交区” 小学科学网网址:http://www.xiaoxuekexue.com/新知讲解五、分享交流与研究小组成员和其他同学通过网络继续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对别人的报告要认真研究和思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交流和讨论中完善自己对恐龙灭绝原因的认识,形成自己的结论。新知讲解恐龙的灭绝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恐龙年代末期,最初的小型哺乳类动物出现了,这些动物属啮齿类食肉动物,可能以恐龙蛋为食。由于这种小型动物缺乏天敌,越来越多,最终吃光了恐龙蛋,导致恐龙绝种。我的结论课堂练习判断下列说法正误1.恐龙生存的时间比目前人类在地球上生存的时间要长得多。( )
2.恐龙体型庞大,种类繁多,被称为地球“霸主”。( )
3.恐龙在7000万年前突然消失。( )
4.对于恐龙的灭绝至今仍然是个谜。( )
5.探索恐龙灭绝原因需要合作完成。( )
6.网络课堂可以下载资料,分享成果,完善观点。( )√√√√√?拓展提高恐龙之最最高的恐龙:极龙,抬起头高达17米
最重的恐龙:极龙,重达100吨
最长的恐龙:地震龙,应超过40米
体形最大的恐龙:易碎双腔龙(体长58到62米,重约150-180吨)
体形最小的恐龙:近鸟龙(体长30厘米,重350克)
牙齿最长的恐龙:霸王龙,牙齿超过30厘米
课堂总结 这节网络课堂的学习,我们确立了若干专题研究主题,通过网上查阅资料,对资料进行有效的筛选,恰当的分类,对神奇的的恐龙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能够形成专题报告,分享交流,并对恐龙灭绝的原因能结合资料提出自己独到的结论。在合作交流中,激发我们探索生命奥秘、揭开自然神秘面纱的兴趣。板书设计网络课堂:探索恐龙灭绝的原因选定主题搜集信息上传资料提交报告交流分享作业布置课后把网络课堂搜集、筛选、分类、分享的资料制成科技小报,选出优秀的稿件张贴在学校橱窗处。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2.16《网络课堂:探索恐龙灭绝的原因》习题
一、填空题
1、恐龙在地球上生存________年之久。
2、距今约_______年前,恐龙仍然是地球“霸主”。
3、我们要利用_______进行合作,通各种途径收集资料、对恐龙灭绝的原因进行探究。
4、专题报告可采用______、文字、图片、______等多种形式编排。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恐龙生存的时间比目前人类在地球上生存的时间要长得多。( )
2.恐龙体型庞大,种类繁多,被称为地球“霸主”。( )
3.恐龙在7000万年前突然消失。( )
4.对于恐龙的灭绝至今仍然是个谜。( )
5.探索恐龙灭绝原因需要合作完成。( )
6.网络课堂可以下载资料,分享成果,完善观点。( )
三、问答题
经过网络课堂的交流分享,你认为恐龙灭绝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1亿5000万年
2、7000万
3、网络课堂
4、表格 动画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三、问答题
①大陆漂移说 ②火山爆发说 ③陨石撞击说 ④海洋退潮说 ⑤物种斗争说等等。
粤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16《网络课堂:探索恐龙灭绝的原因》教学设计
课题
网络课堂:
探索恐龙灭绝的原因
单元
2
学科
科学
年级
6
学习
目标
科学知识
(1)了解恐龙在地球的生存状况
(2)了解恐龙的身体结构、种类、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等
(3)了解恐龙灭绝的原因
科学探索
(1)确定专题研究主体,利用网络课堂,下载、筛选、分类资料,组内交流,形成专题报告,上传网站
(2)在网络上交流恐龙灭绝的原因,提出自己的见解,完善自己的观点
科学态度
(1)培养揭开自然神秘面纱的兴趣
(2)培养合作完成专题探究品质
重点
(1)了解恐龙在地球的生存状况
(2)了解恐龙的身体结构、种类、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等
(3)了解恐龙灭绝的原因
难点
(1)确定专题研究主体,利用网络课堂,下载、筛选、分类资料,组内交流,形成专题报告,上传网站
(2)在网络上交流恐龙灭绝的原因,提出自己的见解,完善自己的观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创设问题情境:
琪琪、妍妍、波波和彬彬等四人在观看恐龙骨骼。波波一见到恐龙骨骼就发出感慨:“太神奇了,这种恐龙这么巨大!”彬彬听了之后。马上问道:“为什么它们会灭绝呢?”同学们,你知道吗?
学生思考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讲授新课
一、导入:
地球上曾居住着一群奇特、巨大的生物——恐龙,它们在地球上生存了1亿5000万年之久。距今约7000万年前,恐龙仍然是地球上的“霸主”。然而,在6500万年前,它们奇迹般地全部灭绝了。整个灭绝过程很可能是在仅仅数月内发生的。
恐龙为什么会一下子就消失得如此“干干净净”?这是一个科学之谜。多年来一直想找出一个合理的答案。
二、提出探究方法
恐龙灭绝之谜的研究涉及很多方面,仅凭一个人的力量开展研究会比较困难。我们可以像科学家一样,利用网络课堂进行合作,通各种途径收集资料、对恐龙灭绝的原因进行探究。
三、具体探究流程
(一)选定主题
在研究之前,先选定研究的主题,确定一个研究的方向。
教师提供参考意见:
主题1:各类恐龙的体型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主题2:恐龙生存期间地球环境的大变动 主题3:恐龙家族的历史 主题4:各种各样的恐龙化石
……
(二)搜集信息
搜集资料,将资料筛选、分类。
教师点拨:
1、陆地恐龙的结构
2、恐龙的种类
按照食物类型分:草食性恐龙和肉食性恐龙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地跑的、天上飞的、水里游的
(1)草食性恐龙
①三角龙是草食性动物。因为牠们的头部低矮,所以牠们可能主要以低高度植被为食,但它们也可能使用头角、喙状嘴、以身体来撞倒较高的植被来食用。
②雷龙是巨型长脖食草恐龙之一。喜欢群体活动,当一大群雷龙从远处走来时,一定是尘土蔽日响声如雷,这就是它名称的由来。
(2)陆地肉食恐龙
①棘龙背上有明显的长棘,长度可达2公尺,长棘之间形成一个帆状物。平常偏好捕食鱼类,但也寻找许多小型到中型的猎物为食。
②异特龙是一种凶猛可怕的食肉恐龙,它的一张大嘴可以一下子吞下一头小猪。它的牙齿全都向里弯曲,猎物被它咬住就休想逃出来。它们可能以其它大型草食性恐龙为食。
(3)天空中飞的恐龙
翼龙是第一种飞行的脊椎动物。较早的物种有长而布满牙齿的颚部,以及长尾巴;较晚的物种有大幅缩短的尾巴,而且缺乏牙齿。翼龙的体型有非常大的差距,从小如鸟类的森林翼龙,到地球上曾出现的最大型生物,例如风神翼龙与哈特兹哥翼龙。
(4)海中游的恐龙
①鱼龙,是一种类似鱼和海豚的大型海栖爬行动物,主要是以乌贼类为食。鱼龙的游泳速度快得惊人,依靠它那相互成直角的叶轮片状的尾巴,时速可达40千米。
②蛇颈龙是海中爬虫类的一种,外形像一条蛇穿过一个乌龟壳:头小,颈长,躯干像乌龟,尾巴短。主要以鱼、鱿鱼和其他游水动物作为食物,还可以利用长长的脖颈伸到海底寻觅各种贝壳类、软体类动物。
3、恐龙化石
第一块恐龙化石是在1822年被发现的。古生物学家对从岩石中发现的那些颌骨和牙齿的化石进行了研究,最终得出一个令人难以置信但又不得不接受的认识:这是一种以往从未发现过的巨大的爬行动物,一位科学家将它命名为“恐龙”。随着对恐龙化石的不断发掘和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才有了我们今天对恐龙更全面的认识。
4、恐龙体型
整体而言恐龙体型很大,大部分体重在100到1,000公斤之间。最高和最重的恐龙是长颈巨龙,其化石在1907年至1912年间发现于坦桑尼亚。最长的恐龙是27米长的梁龙,是在1907年发现于美国怀俄明州,现展示于宾州匹兹堡的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
5、恐龙生活习性
恐龙以食草或食肉为主。筑巢、产卵及照顾下一代是恐龙的生活内容之一。恐龙的巢一般是泥巢或沙上的凹坑。有些雌恐龙产完蛋后便一走了之,让卵自己孵化;而有些雌恐龙会留在巢边,以保护卵和刚孵出的小恐龙。
6、恐龙生活环境
生存于中生代(爬行类时代),最早出现在2亿3千万年前的三叠纪,灭亡于约6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所发生的白垩纪末恐龙灭绝事件。恐龙生活的环境中,气候较现代温暖、均一,最重要的是,大气层氧气含量是现今的100%以上,如此高浓度的含氧量才足以支持恐龙这种庞然大物生存。
7、恐龙家族史
一般认为,恐龙最早出现于中生代晚三叠世早期(距今约2亿年),在侏罗纪和白垩纪最为繁盛,到距今6500万年的白垩纪末期全部灭绝。然而,实际上只是大部分恐龙灭绝了,而小型兽脚类恐龙演化成为了原始鸟类。恐龙家族不但是中生代地球大陆上的“统治者”,而且是地球历史上曾经生存过的最大型的动物。因此,中生代被称为“恐龙时代”。
恐龙家族在地球上生存了1.4 亿年。这比迄今为止的人类生存历史长久得多。从猿人出现时算起,直到现在的人类生存历史,也不过60万年。
恐龙家族不同的族系和分支,其生存的地质年代是不同的。兽脚类、蜥脚类和鸟脚类恐龙生存的地质年代,均为晚三叠世到白垩纪;剑龙类恐龙生存的地质年代,为侏罗纪到早白垩世,主要是侏罗纪;甲龙类和角龙类恐龙生存的地质年代,均为白垩纪,但角龙类恐龙在晚白垩世最为繁盛。
其实,作为恐龙家族的一大旁系血亲,生活在海洋中的鱼龙类爬行动物,早在早三叠世就已出现。早三叠世的巢湖龙、中三叠世的混鱼龙和晚三叠世的西藏喜玛拉雅鱼龙,都是鱼龙类爬行动物的代表。
8、恐龙生存期间地球环境的大变动
中生代末发生了白垩纪灭绝事件,50%的生物灭绝,包括所有的恐龙。大多学者认为有一颗彗星撞击地球,引起特大气候变化,气温大幅下降,造成大气含氧量下降,很多动物,尤其是冷血动物,无法适应低温而灭绝。可是为何当时鳄鱼一类的冷血动物却存活,还是无可解答。
9、恐龙灭绝原因
(1)大陆漂移说
地质学研究证明,在恐龙生存的年代,地球的大陆只有唯一一块,即“泛古陆”。由于地壳变化,这块大陆在侏罗纪时代发生了较大的分裂和漂移现象,最终导致环境和气候的变化,恐龙因此而灭绝。
(2)火山爆发说
因为火山的爆发,二氧化碳大量喷出,造成地球产生急剧的温室效应,使得植物死亡。而且,火山喷发释放出大量盐素,使臭氧层破裂,有害的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造成生物灭亡。
(3)海洋退潮说
海洋退潮,陆地之间相接壤时,生物彼此相接触或影响,因而造成某种类的生物绝种。例如袋鼠,袋鼠能在大洋洲这种岛屿大陆上生存,但在南美大陆上遇见别种动物就宣告灭亡。除了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以外,还有疾病与寄生虫等的传染与传播问题,恐龙有可能因此灭绝 。
(4)陨石撞击说
距今六千五百万年前,一颗巨大的陨石曾撞击地球,使得在地球长达一亿数千万年的恐龙绝种。这一颗巨大的陨石,直径大约十公里。因撞击而造成的火山口,直径达两百公里。因撞击而产生的能量,若换算成黄色炸药,则相当于一百万亿吨。粉尘经由大气层扩散至成层圈。导致地球持续了数个月的黑暗状态。
(三)上传资料
将筛选、分类后的有价值的资料上传到网页的资料提交区。与此同时,在网页的资料交流区下载同学们分享的资料。
(四)提交报告
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意见,进行小组内的讨论交流,形成统一的专题研究报告。为了使报告更容易让同学们看懂,可采用表格、文字、图片、动画等多种
形式编排。
上传研究报告到网页“报告提交区” 小学科学网网址:http://www.xiaoxuekexue.com/
(五)分享交流
与研究小组成员和其他同学通过网络继续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对别人的报告要认真研究和思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交流和讨论中完善自己对恐龙灭绝原因的认识,形成自己的结论。
教师点拨:
我的结论
恐龙的灭绝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恐龙年代末期,最初的小型哺乳类动物出现了,这些动物属啮齿类食肉动物,可能以恐龙蛋为食。由于这种小型动物缺乏天敌,越来越多,最终吃光了恐龙蛋,导致恐龙绝种。
四、课堂练习:判断下列说法正误
1.恐龙生存的时间比目前人类在地球上生存的时间要长得多。( )
2.恐龙体型庞大,种类繁多,被称为地球“霸主”。( )
3.恐龙在7000万年前突然消失。( )
4.对于恐龙的灭绝至今仍然是个谜。( )
5.探索恐龙灭绝原因需要合作完成。( )
6.网络课堂可以下载资料,分享成果,完善观点。( )
五、拓展提高:恐龙之最
最高的恐龙:极龙,抬起头高达17米
最重的恐龙:极龙,重达100吨
最长的恐龙:地震龙,应超过40米
体形最大的恐龙:易碎双腔龙(体长58到62米,重约150-180吨)
体形最小的恐龙:近鸟龙(体长30厘米,重350克)
牙齿最长的恐龙:霸王龙,牙齿超过30厘米
六、作业布置
课后把网络课堂搜集、筛选、分类、分享的资料制成科技小报,选出优秀的稿件张贴在学校橱窗处。
学生认真听
学生明确任务和方法
学生在组内确定研究主题,交流展示
学生利用网络课堂搜集资料、将资料进行筛选与分类

学生上传资料、下载资料、分享资料
学生先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意见,进行组内交流。然后利用表格、文字、图片或动画等形式编排版面,提交报告
学生分享交流
完善自己的观点,形成结论。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认真听
学生课后完成
激发探究兴趣
交给学生探究的方法
确定专题研究主体
搜集、筛选、分类资料,了解恐龙的结构、生活习性、生活环境、灭绝的原因等

培养合作共享精神
在网络分享交流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
检测基本知识掌握情况
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巩固课堂知识
课堂小结
这节网络课堂的学习,我们确立了若干专题研究主题,通过网上查阅资料,对资料进行有效的筛选,恰当的分类,对神奇的的恐龙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能够形成专题报告,分享交流,并对恐龙灭绝的原因能结合资料提出自己独到的结论。在合作交流中,激发我们探索生命奥秘、揭开自然神秘面纱的兴趣。
总结课堂
板书
选定主题
网络课堂:探索 搜集信息
恐龙灭绝的原因 上传资料
提交报告
交流分享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