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三节金属的化学性质(三)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课件(15张ppt)+教案+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三节金属的化学性质(三)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课件(15张ppt)+教案+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8-06 15:47:07

文档简介


第九单元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第三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1.将洁净的铁丝伸入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一段时间后,铁丝表面覆盖了一层固体物质,这层物质是下列:( )
A. Zn B. Ag C. Ag和Zn D. Zn和Fe
2.将一定质量铁粉和银粉的混合物加入Cu(NO3)2溶液中,反应结束后,过滤。下列对滤渣成分的说明中,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单质铁 B.滤渣中一定有单质铁和单质铜
C.滤渣中一定有单质铜和单质银 D.滤渣中一定有单质铁和单质银
3.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加入到AgNO3溶液中,反应结束后过滤,分别向滤液和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均无明显现象,下列对滤渣和滤液的说明中,不正确的是 ( )
A.滤渣中一定含有银 B.滤液中一定含有Fe2+
C.滤渣中可能含有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Cu2+
4.向一定质量的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M和滤渣N向滤渣N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滤液M中一定存在 B. 滤液M的颜色呈蓝色
C. 滤渣N中一定含有和 D.?滤渣N的质量小于加入锌粉的质量
5.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至H2SO4. Mg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M和滤渣N。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滤液M中一定存在Fe2+ B.滤渣N的质量一定小于加入铁粉的质量
C.滤渣N中一定没有单质镁 D.滤液M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阳离子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教学目标】
认识常见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
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置换反应。
通过我国古代湿法冶金技术介绍,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难点: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置换反应
判断滤渣、溶液中溶质以及溶液与滤渣质量的变化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习目标、学考地位展示
教师: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学考地位
学生:观看学习目标,聆听学考地位,体会这部分知识的重要性
引起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重视
从生活导入新课
教师:湿法冶金
你知道原理吗?
了解湿法冶金技术
教师组织交流评价
教师: 讲解该原理的重要性
学生:熟记反应原理
学生进行知识的回顾和再认识
探究其他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总结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规律
教师: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与盐溶液发生反应呢?请大家组内完成分组实验,观察现象,总结结论,并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师:金属与盐溶液反应遵循什么规律?应注意什么?
学生:四人为一组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学生:依据反应对比回答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规律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学生对比归纳总结实验规律
巩固练习
教师:展示2个巩固练习题
学生:利用规律,解答题目
巩固解题规律。
探究一种金属与多种盐溶液、多种金属与一种盐溶液的反应规律
教师:引领学生通过分组实验,总结规律并得出解答此类题目的解题锦囊
学生:四人为一组进行分组实验,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学生通过实验总结实验规律
巩固练习
教师:展示3个巩固练习题
学生:巩固利用解题锦囊
体会解题锦囊解题的便利性
探讨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或滤渣的成分
教师:引领学生通过题目分析讨论,总结规律并得出解答此类题目的题眼寻找方法
学生:四人为一组进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学生通过实验总结实验规律
巩固练习
教师:展示2个巩固练习题
学生:巩固题眼的寻找方法进行解题
体会题眼利用解题的便利性
谈收获
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内同学相互谈本节课的收获
学生:小组内同学相互谈本节课的收获
学生通过总结整体把握本节知识
对本节课进行小结
教师通过询问学生的收获,对本节课做一下结小结


学生交流自己的收获
初步了解学情
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梳理
课堂检测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给出相应练习题,了解本节课学 生的掌握情况
完成检测题
了解本节课学情。
板书设计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一.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规律
二.一种金属与多种盐溶液、多种金属与一种盐溶液的反应规律
三.一种金属与多种盐溶液、多种金属与一种盐溶液反应后滤渣、滤液成分的判定

课件15张PPT。金属的化学性质(三)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1.认识常见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
2.利用金属活动性判断置换反应
3.通过我国古代湿法冶金技术介绍,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教育学习目标分组实验红色固体表面出现一层银白色物质Cu可以置换出硝酸银溶液中的Ag无明显现象Cu不可以置换出氯化锌溶液中的Zn银白色固体表面出现一层红色物质Fe可以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Cu对比发现前换后,盐必溶
注意:金属的位置与H无关,只与两种金属的相对位置有关
金属应选择除K、Ca、Na之外的金属Cu+ZnCl2不反应探究提升Al先参加反应,Cu再参加反应Fe先置换出Ag再置换Cu多种金属
与一种盐
溶液相遇铁丝表面仍然显银白色铝片、铜片表面均无明显现象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相隔最远的两种金属优先发生反应
对比发现Fe+2AgNO3 =Fe(NO3)2+2Ag
Fe+Cu(NO3)2=Fe(NO3)2+Cu
Al+3AgNO3=Al (NO3)3+3Ag
Cu+ 2AgNO3=Cu(NO3)2+2Ag
1
21
2? 1.将洁净的铁丝伸入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一段时间后,铁丝表面覆盖了一层固体物质,这层物质是下列:( )
A. Zn B. Ag
C. Ag和Zn D. Zn和Fe在线测试B2.将一定质量铁粉和银粉的混合物加入
Cu(NO3)2溶液中,反应结束后,过滤。下列对滤渣成分的说明中,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单质铁
B.滤渣中一定有单质铁和单质铜
C.滤渣中一定有单质铜和单质银
D.滤渣中一定有单质铁和单质银在线测试C重点点拨2.一定量: ⑴与部分反应的量
⑵恰好完全反应的量
⑶过量1.选择单一物质种类的量为标准来分析3.反应混合物过滤后,滤渣中一定有最不活泼的金属单质,滤液中一定有最活泼的金属离子
滤渣与滤液中的物质不能发生反应
滤渣学找题眼加入稀盐酸或稀硫酸无明显现象,说明滤渣中无氢前金属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有氢前金属滤液加入稀盐酸或盐酸盐无明显现象,说明滤液中无AgNO3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滤液中有AgNO3学找题眼反应后溶液的颜色也是很重要的信息哦!例如:反应后溶液显蓝色,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u2+
反应后溶液显浅绿色,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3.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加入到AgNO3溶液中,反应结束后过滤,分别向滤液和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均无明显现象下列对滤渣和滤液的说明中,不正确的是 ( )
A.滤渣中一定含有银
B.滤液中一定含有Fe2+
C.滤渣中可能含有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Cu2+在线测试D 4.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至H2SO4、 Mg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M和滤渣N。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滤液M中一定存在Fe2+
B.滤渣N中一定有单质镁和铜
C.滤渣N中一定没有单质镁
D.滤液M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阳离子
在线测试B2.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规律1.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条件话收获3.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滤渣、滤液成分的判定方法------善于发现规律并利用规律的人,才是会学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