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树下的小学》培优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五花山
春天的山是绿色的,那绿色淡淡的,许多树叶刚冒出芽来,还带着嫩嫩的黄色呢。
夏天的山也是绿色的,那绿色浓浓的,一片片树叶,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都像被绿油彩涂过,连雨点落上去,都给染绿了。
秋天的山不再是一种颜色了。下过一场秋霜,有的树林变成了金黄色,好像所有的阳光都集中到那儿去了;有的树林变成了杏黄色,远远望去,就像枝头挂满了熟透的杏和梨;有的树林变成了火红色,风一吹,树林跳起舞来,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还有的树林变处紫红紫红,跟剧场里的紫绒幕布的颜色一样。只有松柏秋霜,针一样的叶子还是那么翠绿。
秋天的山一片金黄,一片火红,一片翠绿……人们给这五颜六色的山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五花山”。
1.这篇短文共写了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季节时候的山,重点写了______季的山的景色。 ( )
A、春、夏、秋;夏 B、春、夏、秋;春 C、春、夏、秋;秋
2.秋天的山有______、______、______等颜色。 ( )
A、金黄、杏黄、火红色 B、金黄、土黄、火红色 C、粉色、杏黄、大红
3.第四自然段中的比喻句是_______,把_______比作_______。( )
A、“有的树林变成了火红色,风一吹,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跳跃的火苗、火红色的树木
B、“还有的树林变处紫红紫红,跟剧场里的紫绒幕布的颜色一样。”;紫红的树林、紫红幕布
C、“有的树林变成了火红色,风一吹,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火红色的树林、跳跃的火苗
4.第四自然段划线的句子运用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秋天的树林的不同的_______。( )
A、排比;色彩美 B、排比;样子美 C、列举;样子美
参考答案
C
A
C
【解析】“还有的树林变处紫红紫红,跟剧场里的紫绒幕布的颜色一样。”这句不是比喻句。另外注意区分“有的树林变成了火红色,风一吹,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这个比喻句中的是把什么比作什么的,按叙述时物体出现的先后顺序来理解就不会弄错了。
A
【解析】这句中用了“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这样的排比句式,写出了秋天的山中的缤纷,正如这一自然段开头第一句话说的那样“秋天的山不再是一种颜色了。”。作者正是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具体而生动地写出了树木的各种色彩美。
《大青树下的小学》基础练习
看拼音,写词语。
róng qiú fú zhuāng zǎo chen
( ) ( ) ( )
dǎ bɑn diàn yǐng lǎng dú
( ) ( ) ( )
填写合适的词语。
A、可爱的 B、粉墙 C、铜钟 D、敬爱的 E、枝干 F、国旗 G、欢唱的
( )小鸟 ( )老师
( )小学 古老的( )
粗壮的( ) 洁白的( )
选字填空:
(1)A、盼 B、扮 C、纷 D、粉
( )望 米( ) 打( ) 缤( )
(2)A、静 B、净 C、情 D、睁
干( ) 安( ) 感( ) ( )开
选词填空。
装扮 B、打扮
(1)这一切变化把小兴安岭________得更加美丽。( )
(2)巫婆________成神仙欺骗这里的百姓。( )
A、好奇 B、奇怪
(3)他对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充满了________。( )
(4)无缝的钢管上竟然开出一小簇白花,真________。( )
课文写了下面三个场景,请按顺序排列,加上序号。
( )下课了,大家一起开展活动。
( )早晨,小学生来到学校。
( )上课了,大家一起读课文。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指我国________的一所小学。( )
A、西部边疆 B、北部边疆 C、西南边疆
7. 选择用“静”字组成的不同的词语填进句子中。
A、平静 B、镇静 C、宁静
(1)参观了抗日纪念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________。( )
(2)清晨,我在________的小树林里散步。( )
(3)走上讲台给大家表演,他很________,没有丝毫的慌张。( )
8. 根据课文内容,先选择,再判断:
(1)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________。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________,连________、________也赶来看热闹。( )
A、猴子、松鼠、小鸟、山狸 B、猴子、小鸟、松鼠、山狸 C、猴子、山狸、小鸟、松鼠
(2)这里写小动物的作用是:
A、为了说明它们很顽皮,干扰了学校的秩序。( )
B、为了突出孩子们学得专心,玩得愉快。( )
9. 根据课文内容选择:
(1)上课了,不同________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________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同学们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________敬礼。( )
A、民族、穿戴、国旗 B、穿戴、民族、国旗 C、国旗、民族、穿戴
(2)以上句子说明( )
A、不同民族的孩子来到学校学习的是不同的内容。
B、不同民族的少年儿童都有爱国之心,他们紧紧团结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
C、不同民族的孩子的所享有的是不一样的。
10. 下面对课文的理解正确的是( ) (多选)
A、课文第一段的第一唏写了四个民族的学生一起上学的情景。
B、课文第三自然段写的是同学样课上认真读书和课下尽情玩耍的场景。
C、读完课文我知道这是一所美丽、团结、和睦的学校。
D、本文描写的这所学校特别的地方只是在于不同民族的孩子们在同一所学校共同学习。
参考答案
绒球 服装 早晨 打扮 电影 朗读
G D A C E B
(1)A D B C (2)B A C D
(1)B (2)A (3)A (4)B
3 1 2
C
(1)A (2) C (3) B
(1)B (2)× √
(1)A (2)B
A B C
《大青树下的小学》提高练习
一、课内阅读。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这一自然段先写了不同民族的学生在一间教室里________的情景,再写________的热门场景。
A、下课、上课 B、上课学习、下课游戏 C、玩耍、学习
2.文中架线的词语“朋友”指的是( )
A、鸟儿、蝴蝶、猴子三种动物 B、树枝、鸟儿、蝴蝶 C、两只猴子
3.文中划“_____”的句子中表示动作的词语有( )
A、摇、叫、听 B、叫、停、听 C、摇、叫、停
4.下面选项中对语段中第三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明鸟儿和蝴蝶也喜欢读书。
B、作者这样写更能突出我们民族小学很美。
C、作者把鸟儿、蝴蝶当人来写,十分生动,突出了同学们读得认真、动听。
二、课外阅读。
爱我中华
五十六个星座,
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
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
健儿奋起步伐。
爱我中华,
建设我们的国家。
爱我中华,
中华雄姿英发。
爱我中华,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
5.这首歌词运用了丰富多彩的比喻。请根据歌词中的比喻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入下面的三个句子。( )
(1)五十六个民族是中华民族灿烂星空中的________。
(2)五十六个民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百花园中的________。
(3)五十六个民族是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的________。
A、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五十六个星座
B、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
C、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族兄弟姐妹、五十六枝花
6.这首歌表达了( )
A、对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自豪之情。
B、对中华民族的民族多的赞美之情。
C、全国各族人民"爱我中华"的思想感情及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建设伟大祖国的豪情。
7. 文中的“爱我中华”共出现________次,这是诗歌中经常出现的修辞手法,叫_______,是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一个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来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 ( )
A、6;重复 B、7;反复 C、8;反复
参考答案
一、课内阅读。
B
A
C
C
二、课外阅读。
B
C
C
【解析】反复,是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一个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修辞方法,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