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司马光》(基础+培优+提高)练习(3份,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4《司马光》(基础+培优+提高)练习(3份,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8-06 16:01:53

文档简介


《司马光》培优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山羊和狼
狼干了坏事,被狗咬伤,倒在地上,自己不能找吃的。它真想到前面的河里去喝水,可是,怎么也爬不动。 这时,从远处走来了一只山羊。狼有气无力地叫着:“山羊大哥,我渴极了!请您快给我到小河里弄点水来!” 山羊望了望狼,摇了摇头说:“我不能替你去拿水。”
狼(1)想发火,忽然伤口一阵剧痛,便忍住了,“我受伤了,伤势很重,一点也不能动了!(2)你一点不同情我吗?”
山羊还是摇了摇头。
狼简直要哭出来了,又苦苦地(3)到:“行行好吧!山羊大哥。只要你给我一点儿水,我就可以自己去找食物了,要不我会饿死、渴死的!”
“要是我给你水喝,你能够站起来了,那么,你会(4)不客气地把我当食物吃了!”山羊说完,头也不回就走了。
给文中括号选择正确的字或词。
(1)A、纲 B、刚 ( ) (2)A、难道 B、难到 ( )
(3)A、请求 B、哀求 ( ) (4)A、毫 B、豪 ( )
2. 画线的句子是 句,下列句子与原句意思不变的是( )
A、反问;你一点不同情我。 B、反问;你肯定同情我的。 C、反问;你一点同情我。
3. 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词语互为近义词的是( )
A、剧痛—刺痛 B、哀求—苦求 C、发火—点火
4. 短文三次山羊头部动作的描写,表现了山羊 。 ( )
A、对狼的凶恶本性是认识的,坚决不同情这只受伤的狼。
B、对狼的狠心和不善良。
C、对帮不帮助狼心中仍存着犹豫。
5. 这则寓言说明坏人的凶恶本性是 的,我们绝不能 。 ( )
A、有可能改变的;一直当他们是坏人
B、不会改变的;伤害他们
C、不会改变;同情坏人
参考答案
(1)B (2)A (3)B (4)A
B
C
【解析】文中“发火”是生气、愤怒的意思。
A
C

《司马光》基础练习
看拼音,写生字。
sī mǎ guāng tíng yuàn qì xià diē luò zhòng rén chí zhe
( ) ( ) ( ) ( ) ( ) ( )
2. 《司马光》讲述了_______用_______砸破_______,救出掉在_______里同伴的故事。这个故事出自于_______。 ( )
A、司马光;大石头;水缸;大水缸;《宋史·司马迁传》
B、司马光;大石头;水缸;大水缸;《宋史·司马光传》
C、司马光;大铁棒;水缸;大水缸;《宋史·司马光传》
3. 对“群儿戏于庭” 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群儿:一群孩子。 B、戏:玩水 C、庭:庭院
4. 对“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理解正确的是( )
A、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
B、一个儿子登到大缸上,把脚伸到水中。
C、一个小孩子爬到大缸里,被水淹没。
5. 选词填空
A、关心 B、热心 C、耐心 D、专心
(1)老师布置的事情,陈华总是十分( )地去做。
(2)张小军把班级当成了自己的家,被评为( )集体的“好少年”。
(3)他对同学很( ),谁有了困难,他都尽力去帮助。
(4)同学有不懂的问题向他请教,他总是( )地讲解。
6. 对“众皆弃去”理解有误的是( )
众:指许多人。 B、皆:全,都 C、去:离开
对“光持石击瓮破之”理解正确的是( )
司马光搬起一块大石头,把缸砸破。 B、司马光拿着石子敲击水缸。
C、光拿石头想砸破它。
给下列各句排序。
( )我和小朋友站在枣树下,抬头望着那些大红枣真叫人喜爱。
( )春天,枣树上开满了浅黄色的小花。
( )到了秋天,小青枣慢慢地变红了,变成了大红枣,树上好像挂满了很多小灯笼似的。
( )夏天,枣上结满了小青枣。
( )我们院里有一棵枣树,那是一棵古老而又高大的枣树。
( )到了秋末冬初,我们吃着又红又甜的大枣,心里十分感激种枣的人。
这篇文言文中,事情的起因是“_______”,经过是“_______”,结果是“_______”。 ( )
A、一儿登瓮、众皆去之,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
B、足跌没水中、光持石击瓮破之、儿得活
C、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去之,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0. 文中当危险发生时,在场的人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即“_______”和“_______”形成对比,突出了司马光_______、_______的品质。 ( )
A、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临危不惧、机智勇敢
B、众皆弃去、光持石、临危不惧、机智勇敢
C、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沉着冷静、胆大妄为
参考答案
司马光、庭院、弃下、跌落、众人、持着
B
B
A
(1)C (2)A (3)B (4)D
6. A
7. A
8. 5-2-4-3-1-6
9. C
10. A

《司马光》提高练习
一、课内阅读。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是( )
A、群儿/戏于庭 B、一儿/登瓮 C、光持/石/击瓮/破之 D、足跌/没水中
2. 根据课文内容,给下列句子排序。
( )大家都扔下他离开了。
( )有个孩子登上水瓮,一不小心掉在里面了。
( )司马光搬起石头击破水瓮,水流出来,小孩得救了。
( )一群孩子在庭院里玩耍。
3. “光持石击瓮破之”中的“之”是( )
A、代词,指群儿 B、代词,指瓮 C、代词,指石头
4. “群儿戏于庭”的现代汉语翻译是_______,由此,其正确的语序应为_______。 ( )
A、一群小孩在庭院里玩耍;群儿于庭戏 B、一群小孩在庭院里玩耍;群儿庭于戏
C、一群小孩在庭院里玩耍;群儿庭戏于
二、课外阅读。
道旁苦李
王戎①七岁,尝②与诸③小儿游④。看道旁李树多子⑤折枝⑥,诸儿竞⑦走⑧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⑨。
注释:①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 ②尝:曾经。 ③诸:众人。 ④游:玩。 ⑤子:果实。 ⑥折枝:压弯了树枝。 ⑦竞:争着。 ⑧走:跑。 ⑨信然:果真这样。
5. 文中形容路边李子树上李子多的一个词是( )
A、折枝 B、竞 C、多子
6. 王戎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的原因是( )
A、道旁而多子 B、此必苦李 C、取之信然
7. 读了故事,我知道王戎是一个( )的孩子。 (多选)
A、仔细观察 B、爱动脑筋 C、故弄玄虚
参考答案
一、课内阅读。
C
【解析】C项中正确的划分应是:光/持石/击瓮/破之
3-2-4-1
B
A
课外阅读。
A
B
7.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