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水资源与水循环 导学设计(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5 水资源与水循环 导学设计(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8-06 18:21: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4.5 水循环与水资源
教材解读
 前几节介绍了六种物态变化,而本节教材让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云和雨等自然现象的成因,认识地球上水循环的过程,既是对前面知识的综合,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本节的编写思路是:首先通过图片让学生感知自然界中的水在进行着周而复始的循环,再综合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分析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的具体过程和成因;然后从水循环拓展开去,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引发学生认识水资源,了解水的珍贵;最后通过图例说明:人们不合理地利用水资源,将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所以要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2.知道水在生活、生产技术中的应用,了解水对人类生存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图片,阅读资料,了解地球上水循环的过程和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自然界中水循环的了解,感受自然现象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操。2.通过调查当地水资源的利用等活动,增强关心环境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重难点处理
 
 重点:增强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节水意识。建议教师借助多媒体,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引发学生认识水资源,了解水的珍贵。
难点:正确区分并合理解释云、雨、雹、雪、雾、露、霜等自然现象的成因。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小实验,帮助学生了解不很复杂的自然现象的成因;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自然现象的成因。
(续表)
实验拓展
 
 
 人造雾和雨
图4-5-1
如图4-5-1所示,向锥形瓶内注入少量的温水,然后取一干燥的蒸发皿盖在瓶口,在蒸发皿中放置一些冰块。请学生观察并思考:
 (1)瓶内出现了什么现象?是怎么产生的呢?(瓶内出现了朦胧的“白雾”,这是温水蒸发形成的水蒸气又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2)蒸发皿的底部出现了什么现象?是怎么形成的?(蒸发皿的底部出现了水珠,这也是温水蒸发形成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
 (3)蒸发皿中的冰块发生了什么现象?(冰块逐渐熔化) (4)与实验现象相类似的自然现象有哪些?(雾、雨、露)
教学建议
 由于本节课没有新的概念,教师可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等方式,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最后通过图例说明人们不合理地利用水资源,将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培养学生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学方法
 讨论法、自学阅读指导法。
学点1 水循环
阅读教材P103~P104“自然界中的水循环”中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问题:地球上的水处于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通过__蒸发__进入大气,大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后__液化__成水珠或__凝华__成冰晶通过降水(雪等)又回到陆地和海洋。阅读教材P104~P106“云、雨、雹、雪、雾、露、霜的形成”中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问题1:云的形成:水蒸气在高空遇冷__液化__成小水珠或__凝华__成小冰晶,飘在空中,形成云。
问题2:雨的形成:云中的小水珠相互凝聚形成;或由云中小冰晶__熔化__形成。
问题3:冰雹的形成:当云中的雨点遇到上升的气流,被带到0 ℃以下的高空时,便__凝固__成小冰晶,随着气流减弱下降,气流增大上升;如此上下翻腾,小冰晶就可能逐渐成为冰雹,最后落到地面。
问题4:雪的形成: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温度急剧下降到0 ℃以下)__直接凝华__成的六角形小冰晶,形成雪花。
问题5:雾的形成: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液化__成的小水珠,附着在低空中的尘埃上,形成了雾。
问题6:露的形成: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液化__成的小水珠,附着在草、木、石上形成露。
问题7:霜的形成: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温度急剧下降到0 ℃以下)__直接凝华__成的小冰晶附着在草、木、石上形成霜。
学点2 水资源
阅读教材P106~P108“水是珍贵的资源”中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导致水资源出现严重危机的主要原因是__水资源受到污染__和__人类过量使用水__。
问题2:水资源受到污染的原因有:
(1)工业方面:__污水排放__、__酸雨的污染__、__热污染__等;
(2)农业方面: 使用__化肥__、__杀虫剂__、__除草剂__引起的污染,以及灌溉中的__盐污染__;
(3)生活用水污染,如__含磷洗涤剂的污染__等。
问题3:怎样才能有效、合理利用水资源呢?
答:(1)减少水污染,采用先进技术处理污水,__循环使用水资源__。
(2)提高水的使用效率、__节约用水__。
(3)加强水资源的有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