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缙云盘溪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控
高一语文
一、语言基础知识(共32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百舸(gě) 寥廓(liáo) 惆怅(chóu)
B.给以(jǐ) 摇曳(yì) 甄别(zhēn)
C.慰藉(jí) 遒劲(yóu) 悄然(qiāo)
D.譬如(pì) 灰烬(jìn) 摭拾(zhē)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静谧 气慨 干瘪 怨天尤人
B.迁徒 跋涉 回溯 色彩班斓
C.狭隘 悲怆 烙印 自怨自艾
D.天赋 骐骥 啮筮 金壁辉煌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我国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保障公民政治 的主要形式。 (2)孔繁森同志为我们各级领导 了一面廉洁奉公、一心为民的旗帜。(3)两个企业的领导商定,要加强横向联系,经常 情况,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A.权利 树立 沟通 B.权利 竖立 勾通
C.权力 竖立 勾通 D.权力 树立 沟通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位于闹市区的这家商店服务之差是有口皆碑的,也是大家一致公认的事实。
B.当中国女排捧回冠军奖杯时,举国弹冠相庆,无不佩服陈忠和教练的坚韧和勇气。
C.金沙遗址展览大厅里陈列的一件件色泽莹润.汗牛充栋的出土玉雕,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游客的赞赏。
D.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有些作家背离了大众的欣赏习惯,弄些非驴非马的东西,却自诩是在搞探索和实验。
B.世界各地频繁发生气候异常现象,其影响范围.持续时间和危害程度比过去都严重得多。
C.加强对学生安全意识的教育,是当前非常至关重要的事。
D.经过大家几天来的教育,终于使他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并决心改正。
6、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赫尔曼·黑塞,生于德国,后入瑞士籍,获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等。
B.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与其门人著有《荀子》。
C.韩愈,字退之,宋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与柳宗元共同领导了 “古文运动”。
D.食指本名郭路生,生于1948年。文革期间开始写诗,代表作品有《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7、下列诗句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
A.粪土/当年/万户侯。
B.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C.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D.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8、将下列四句话填在下面的横线上,正确的顺序应为( )
①就像勇敢的战士一样,
②不顾一天行军的疲劳,
③马上扔下背包,
④听到大雨即将来临的广播
某校师生野营训练来到村里, ,和村民一道投入抢收战斗。
A.④②③① B.④③①② C.③④②① D.②④③①
9、仿写下列语句,字数可略有增减。(4分)
春天像一个步履轻盈的小姑娘。她携着神奇的花篮,把五彩的鲜花撒向山坡,撒向原野。
秋天
10、从下列文字中,概括“高纯度”饮用水的缺点。(不超过30个字)(4分)
人们饮用纯净水的初衷,是避免污染,但纯净水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绝不可小视。科学家指出,饮纯净水,无异于让肾脏“下岗”。据专家分析,现在市场上的各类所谓“高纯度”饮用水,在消除细菌、有机污染物及致癌物质等的制造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将大量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消除得一干二净。众所周知,“水至清则无鱼”,试想连鱼都养不活的水,于我们人类能有多大好处呢?研究表明,“高纯度”饮用水的凝聚态结构,还会把人体内原有的微量元素淋洗出去。这样一来就减弱了人体的免疫力,可以引发许多疾病。
? “高纯度”饮用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共10分)
“父与子”时常被看作是对立的两方,意味着思想的冲突,观念的差异,新与旧的不同,进步与保守的矛盾。下一代往往在下意识中受到这流行观念的影响,好像一开始便必然处在与上一代对立的地位。孩子,我希望我们不致有这么令人不愉快的关系。其实,在这“两代的矛盾”中,许多做父母的“错”,都依然是出自于爱——纵使是自以为是的爱。你也许听过.读过父母干涉儿女婚姻一类的故事,譬如反对爱女嫁给穷小子等等,无论你如何指责这一类的行为,你依然不能抹煞它根本的动机——关怀子女的幸福。 在“两代的矛盾”中,可能有一部分是源于父母的愚昧和落伍,但也有一部分是出自下一代对父母经验的无条件否定,出自年轻人的盲目反抗与追求“成熟”.“独立”的急躁。不过,一切悲剧的造成,都由于父母与子女间有时不能像朋友般地把问题摊出来谈谈,大家尽可能地过一种较随便的.不拘束的.较多接触的共同生活。东东,美国作家劳伦斯著有一本叫做《我的父亲》的书(你可以在我的书架上找到),在他的描写里,他父亲一样犯有许多惹儿女烦厌的“严父”怪癖。但是,就因为他们父子彼此多了点“友情”和理解,两代间的关系充满了和谐的快乐。孩子,我从小丧父,没有享受过父爱,也没有机会服从或反抗父亲。但是,即使对于温柔慈祥的母爱,我也曾犯过盲目反抗的错误。等到了解“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深情时,已是后悔莫及! 孩子,我可能有许多错误,你也可能有许多错误,可是,希望你踏进“反抗”的年龄时,能够避免流行的“父与子”观念的感染,避免摭拾一些概念.术语,轻率地对父母下评断。而我,当你踏进“反抗'的年龄时,能够对你们“下一代”有更深的了解与同情,在思想上不至于老旧得太追不上属于你的时代。 孩子,我真希望你们兄妹,把父母看作可以谈心的知己,让我们共享你们的喜乐,分担你们的烦恼。11.第二段中作者为什么把“成熟”.“独立”这两个词加上了引号?(3分)12.“两代的矛盾”形成的原因有哪些?(4分)13.怎样才能改变“两代的矛盾”?(3分)
三、文言阅读
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并完成后面问题:(36分)
甲???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乙???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14、解释下列加线的字词错误的一项(???? )(3分)
A.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没有用来……办法);
B.则耻师焉,惑矣(糊涂)
C.其闻道也亦固先乎吾(本来)
D.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句末语气词)
15、下列加线词语的含义与现在的用法相同的一个是(???? )(3分)
A.古之学者必有师。?????????????????? C.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B.弟子不必不如师, ??????D.圣人之所以为圣
16、从句式特征看,与“师不必贤于弟子”一句相同的一项(??? )(3分)
?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C.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17、下列加划线的词用法与“吾从而师之”的“师”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不耻相师?????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 C.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D.圣人无常师
18、(1)甲文论述了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是 、 、 。(3分)
(2)乙文指出教师的职责是 ,从师的原则是 。(2分)
19.翻译下列文言句子。(9分)
(1)蟹八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3分)
翻译: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3分)
翻译: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分)
翻译:
20.补出下列各句的上句或下句。(11分)
(1)青,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 ,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
(2)孔子曰:三人行,??????? ??????? ?????? 。是故 ,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 ,?????? ??? ??????????? ,如是而已。
四.诗歌鉴赏(11分)
阅读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完成题目。(6分)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23、下面是对词的上阕中有关词语的分析,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万山红遍”的“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写出了红之广。
B.“层林尽染”的“染”字活画出岳麓山一带枫林仿佛人工染成一样的壮美景色。
C.“漫江碧透”的“透”字表现出江水的透明度很好,像天空那样明亮。
D.“百舸争流”的“争”字写活了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
24、下面对这首词的有关句子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这两句是诗人从上阕的独自旧地重游,很自然地联想到过去的战友,引起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B.“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七句写出了同学们少年得志,目空一切,蔑视权贵的精神风貌。
C.“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三句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要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风浪中,急流勇进,担负起国家命运前途的大任。
D.回忆青年时代的战斗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无所谓惧的斗争精神。上下阕各以问句作结,前后呼应,发人深省。
25、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5分)
山中①?? 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注〕①原题《思归》。是作者被废斥后客居巴蜀期间所写的。
(1)这首诗描写的是?? ???? (季节)的景色,主要可以从? ?? 、? ? ? 这两个意象中读出来。(3分)
(2)综观全诗,寄予了诗人???? ????????? ?? 之情。(2分)
五、写作题(60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是七色板,其中蕴含着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喜悦,挫折的苦痛,孤独的寂寞……此时,你需要看看周围甜蜜的微笑,听听身旁温馨的话语。?? 请以“生活需要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和要求:?? ⑴在题目横线上可填上适当的词语(如互助、欢乐、掌声、阳光、理智、感动……)使题目完整,并将题目抄写在正文第一行。
语文参考答案
语言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