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同步学案
第十三章 探究简单电路
13.1 从闪电谈起
要 点 讲 解
要点一 摩擦起电
1. 物体带电:摩擦过的塑料梳子或玻璃棒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有了电荷。
2. 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3. 带电体的性质: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4. 摩擦起电的原因:电子转移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不同,当两个物体(由不同物质组成)相互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在摩擦起电过程中,转移的是带负电荷的电子,且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即电荷是守恒的。
经典例题1 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干毛巾擦镜子,镜子表面上往往粘有很多“毛毛”,因为镜子表面带了________,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
解析:镜子因摩擦带上电,而毛巾上的“毛毛”是轻小物体,会被镜子吸引,天气越干燥,这种现象越容易发生。
答案:电(或电荷) 摩擦起电
要点二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1. 正负电荷的规定: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规定为正电荷,正电荷用“+”号表示。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规定为负电荷,负电荷用“-”号表示。
2.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 尖端放电:当物体带电时,其表面越尖的地方聚集的电荷越多,越容易产生放电现象,如电子打火机、避雷针就是利用了尖端放电。
经典例题2 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甲球排斥乙球,乙球吸引丙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B. 甲、乙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
C. 乙、丙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D. 乙、丙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
解析:本题考查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甲球排斥乙球,甲、乙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故A错误,B正确;带电乙球吸引丙球,则丙球可能不带电,也可能带与乙球电荷相反的电荷,故C、D错误。
答案:B
要点三 验电器
1.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2. 构造:验电器是由金属球、金属杆和金属箔组成,另外还包括底座、支架等部分。
3. 用法:在验电器不带电的情况下,把要检验的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果两金属箔片张开,说明物体带电,否则物体不带电。
4. 原理:利用接触带电的方法,使验电器两金属箔片带上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带电体所带的电越多,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就越大。
经典例题3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________电,是因为玻璃棒在摩擦过程中__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若把玻璃棒和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接触,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会张开,金属箔片张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玻璃棒之所以带正电,是因为在摩擦过程中,玻璃棒失去电子,丝绸得到电子。若把玻璃棒和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接触,验电器上的电子就会转移到玻璃棒上,验电器因缺少电子而带上正电,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因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答案:正 失去 金属箔片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要点四 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
1. 静电现象应用的主要途径:带电体基本性质的应用是给微粒带上电荷,使带电微粒在异种电荷的吸引下定向运动到指定位置。具体应用有静电喷涂、静电植绒、静电除尘、静电复印等。
2. 静电防护的主要途径:利用导体将物体带有的电荷中和或传到大地上,从而避免危险。如油罐车尾部常拖一条铁链、避雷针等。
易错易混警示 对带电体性质的认识
经典例题4 两个物体靠近时,互相吸引,这说明( )
A. 两个物体一定带同种电荷
B. 两个物体一定带异种电荷
C. 可能一个物体带电,另一个物体不带电
D. 两个物体都不带电
解析:解本题应该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和带电体的性质两个角度全面分析。两个物体互相靠近而吸引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两物体带异种电荷;另一种是一个物体带电,另一个物体为不带电的轻小物体。
答案:C
当 堂 检 测
1. 摩擦产生的带电现象,在生产和生活上给人们带来了很多麻烦。下列各种现象中,不是由于摩擦起电引起的是( )
A. 用干燥的毛刷刷毛料衣服时,毛刷上吸附有许多细微的脏物
B. 冬天用湿手去摸室外的铁棒,手会被粘在铁棒上
C. 晚上脱化纤毛衣时会有火花产生
D. 印刷厂里的纸张粘在一起不易分开
2. 甲和乙两个泡沫塑料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甲带正电,乙不带电,会出现的情形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3. 如图所示,用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属球带负电,金属箔带正电
B. 金属球和金属箔都带正电
C. 两片金属箔都带负电,由于互相排斥而张开
D. 两片金属箔都带正电,由于互相排斥而张开
第3题 第4题
4. 将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泡沫球,出现如图所示情形。若改用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这个泡沫球。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若相互吸引,则泡沫球带正电 B. 若相互吸引,则泡沫球不带电
C. 若相互排斥,则泡沫球带正电 D. 若相互排斥,则泡沫球不带电
5. 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如果带电则总是一个带 电,另一个带 电,其中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强的物体,由于 电子而带 电。
6. 摩擦产生的静电,在生产、生活中给人们造成很多麻烦,甚至造成危害。印刷厂里,纸页间的摩擦起电,会使纸页粘在一起难以分开,给印刷造成麻烦。印染厂里,棉纱、丝线、纤维上的静电,会吸引空气中的尘埃,使印染质量下降。静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会产生火花放电,造成危害,甚至发生危险事故。人在地毯上行走,会与地毯摩擦使人体带电,当人伸手去拉金属门把手时,手与金属间会产生火花放电,严重时会使人痉挛。空中飞行的飞机因与空气摩擦而带电,着陆时如果不能导走,当值勤人员接近机身时,人与飞机间会产生火花放电,严重时会击倒工作人员。运输汽油的卡车,在灌装、运输过程中,油与油罐摩擦而带电,如果没有及时导走,积累到一定程度,会产生火花放电,引起爆炸。问题:
(1)防止静电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2)防止油罐车上静电积累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当堂检测参考答案
1. B 2. B 3. C 4. B
5. 正 负 得到 负
6. 解:(1)防止静电的基本方法是尽快把静电传导走。
(2)防止油罐车上静电积累的具体措施是在油罐上拴一条长度合适,能接触到地面的铁链,把静电荷传导于地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