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件(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件(4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8-07 13:0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2张PPT。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城的新成就。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念奴娇·赤壁怀古新课导入读诗说故事思考:东汉末年的社会状况如何?农民起义,军阀割据一、三分天下结合材料,军阀割据对当时社会造成什么影响?经济凋敝,人口减少,百姓生活困苦。材料一:经“光武中兴”到105年,全国人口达5300万,可东汉末年,只剩下760万。
材料二:铠甲生虮(ji)虱,百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 材料一:曹操多谋善断,很有眼光。在人们都为汉朝的命运担忧时,曹操迎合人心,于196年去洛阳,迎献帝到许,用皇帝的名义向其他军阀发号施令.
材料二:三次发布求贤令,选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他们辅佐曹操成就大业。
材料三:曹操在北方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荒,组织兵士耕田,既保证了军粮又赢得了民心,实力不断增强。思考:曹操的势力何以发展壮大?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优势招揽人才,重用人才实行屯田,重视农业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2年,孙权称王,229年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1、三国鼎立(222-263年)三 国 鼎 立 天 下 分赤壁
之战曹操惨败---无力南下孙权---巩固江南刘备---巩固与发展三方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原因2、西晋的建立东 汉魏西 晋蜀吴263年266年280年 三国后期,魏国实力增强,吴、蜀两国日益衰落。263年,魏灭蜀。 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西晋版图范围3、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鲜卑匈奴羌(qiāng)氐(dī)羯(jié) 鲜卑晋西阅读教材,简述北方民族内迁的基本史实:时间、主要的民族、内迁的方向和大体过程。4、八王之乱八王分布图问题思考:分析八王之乱的背景 西晋年间,为了巩固司马家族的统治,采取了大封同姓诸王的政策,后来又让封王移封就镇,导致宗室诸王势力强大。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魏晋以来积蓄,扫地无遗。
——《资治通鉴》八王之乱结果316年,西晋被匈奴贵族所灭,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比较长的分裂时期。(1)原因:西晋末年人口大迁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总的来说,是社会动乱的结果。
(2)影响:虽然西晋末年的人口大迁徙是社会动乱的结果,但它却客观上将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技术带入迁入地区,并使这些先进的科技、文化得到迅速传播,从而有利于迁入地区的经济开发和社会进步,也促进了各民族的交融,对后世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合作探究:
北方人口南迁的原因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一些少数民族首领乘机起兵反晋。西晋灭亡后,北方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的15个政权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北方民族迁往中原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想一想,这一时期民族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1、东晋的兴亡二、东晋与南朝问题思考:
东晋时期,出现“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局面,你能说说这是怎么回事吗?这种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在东晋初年,王导主政在内,王敦领兵在外,权倾朝野,故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 南朝的建立2、南朝的政治西 晋十六国东晋南朝宋 齐 梁 陈北朝420年
刘裕两晋、南朝简表洛阳建康东晋南
朝司马炎司马睿刘裕266年—316年317年—420年420年4、江南地区的开发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放火烧荒,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史记》(西汉)
材料二:江南是全国最繁荣昌盛的地方。民户越来越多,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江南土地肥沃,百姓勤奋,丰收的年头,一年的收获能满足几个郡人口的需要,生产的丝绵布帛能供天下人穿用。 ——《宋书》(南朝)
材料三:《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史料分析合作探究(1)上述三则材料是对哪个地区的描述?
(2)汉朝与南朝时的江南经济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出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江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江南地区为什么能得到开发?第一,江南地区有发展经济的优越的自然条件;
第二,大量的北方人口迁往江南,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
第三,江南地区的战乱比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第四,经过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农 业 发 展施 肥 图
冶炼业
三、十六国与北朝东晋十六国淝水之战 强大后的前秦,疆域辽阔。东濒大海,南抵汉水,西至龟兹,北达沙漠,与南方的东晋形成对峙的局面。看图说典故 苻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 从前秦方面看,前秦军队的民族成分复杂,其他民族不满于前秦的统治,希望秦军失败,以摆脱氐族贵族的控制,秦军中的汉人更是希望东晋军队能够打胜仗。此外,前秦军队指挥不当,战线过长也是失败的原因。
从东晋方面看,广大将士在保卫江南、恢复中原思想的激励下,士气高昂;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北魏孝文帝改革 原名拓拔宏,改姓氏后为元宏,他五岁继皇位,是北魏王朝的第6个皇帝,继位19年时,祖母冯太后去世,开始真正掌握政权。孝文帝自幼在冯太后的教养下,深受汉文化的影响。背景: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原因:北方内迁的各族在生产、生活和习俗上,与汉族已无明显的区别。而鲜卑拓跋部因内迁较晚,仍保持鲜卑族的习俗,要治理好广大的北方地区不免困难重重。迁都洛阳加强了与汉族的交往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
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改鲜卑姓为汉姓;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采用汉族政治制度、法律减少了民族隔阂;
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
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和意义北朝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