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江市实验学校2019届返校考试
高三年级 化学学科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 C:12 H:1 N:14 Na:23 Mg:24 S:32 Ba:137
一、单选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应用中利用了物质氧化性的是( )
A.明矾净化水
B.纯碱去油污
C.食醋除水垢
D.漂白粉漂白织物
2.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 L 0.1 mol·L-1NH4Cl溶液中,NH4+的数量为0.1NA
B. 2.4 g Mg与H2SO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C. 标准状况下,2.24 L 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 2NA
D. 0.1 mol H2和0.1 mol 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NA
3.下列装置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①用pH试纸测某溶液的酸碱性
B.②吸收氨气制氨水
C.③探究氧化性:KMnO4>Cl2>I2
D.④中和滴定实验
4.W、X、Y、Z、M、N六种主族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图所示,下列不正确的是 ( )
原子半径:Y>Z>W
B.单质的还原性:X>Y
C.溴与元素M同主族,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
物的酸性比M的强
D.元素N位于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
可以推断N元素的单质可作半导体材料。
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在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稀硝酸:3Fe2++4H++NO3-===3Fe3++NO↑+2H2O
B. 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取Cl2:MnO2+4HCl(浓)Mn2++2Cl-+Cl2↑+2H2O
C. 过量的KH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Ba2++OH-+H++SO42-===BaSO4↓+H2O
D. 向稀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OH-+CO2===HCO3-
6.下列关于离子共存或离子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H+、Cl-、MnO4-
B.pH=2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NH4+、SiO32-
C.Fe2+与H2O2在酸性溶液中的反应:2Fe2++H2O2+2H+===2Fe3++2H2O
D.稀硫酸和Ba(OH)2溶液的反应:H++SO42-+Ba2++OH-===BaSO4↓+H2O
7.SO2气体与足量Fe2(SO4)3溶液完全反应后,再加入K2Cr2O7溶液,发生如下两个化学反应:①SO2+2Fe3++2H2O===SO42-+2Fe2++4H+;
②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SO2发生氧化反应 B.氧化性:Cr2O72->Fe3+> SO42-
C.每1 mol K2Cr2O7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6NA
D.若有6.72 L SO2(标准状况)参加反应,则最终消耗0.2 mol K2Cr2O7
二、填空题(共4小题,共58分)
8.(14分)某学生用如图装置进行CO和CO2混合气体的分离和干燥。其中a为弹簧夹(控制气体通过),b为分液漏斗的活塞(该活塞作用是用于控制分液漏斗内液体的流出与否)。
(1)从氢氧化钠、稀硫酸、浓硫酸几种物质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填入下列空格中,便可达到实验目的,甲瓶内盛__________溶液,乙瓶内盛____________溶液,分液漏斗内盛____________溶液。
(2)实验时先分离出CO,方法是先关闭________(填a或b,下同),打开____________,写出此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离完CO后,再收集CO2,方法是先关闭________,再打开________,写出此时产生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4分)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以分离KCl和BaCl2两种固体混合物,试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操作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2)试剂a是______________,试剂b是______________,固体B是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加入试剂a所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入试剂b所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5分)消毒剂在生产生活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开发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的杀菌剂和消毒剂是今后发展的趋势。
(1)Cl2、H2O2、ClO2(还原产物为Cl-)、O3(1 mol O3转化为1 mol O2和1 mol H2O)等物质常被用作消毒剂。等物质的量的上述物质消毒效率最高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Cl2 B.H2O2
C.ClO2 D.O3
(2)H2O2有时可作为矿业废液消毒剂,有“绿色氧化剂”的美称。如消除采矿业胶液中的氰化物(如KCN),经以下反应实现:KCN+H2O+H2O2===A+NH3↑,则生成物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H2O2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漂白剂亚氯酸钠(NaClO2)在常温与黑暗处可保存一年。亚氯酸不稳定可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lO2―→ClO2↑+H++Cl-+H2O(未配平)。在该反应中,当有1 mol ClO2生成时转移的电子个数约为_________________。
“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和洁厕剂(主要成分是浓盐酸)不能混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利用氯碱工业的产物可以生产“84”消毒液,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5分)某混合物的水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
K+、Mg2+、Fe3+、NH、Cl-、CO和SO。现每次取10.00 mL进行实验:
①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②第二份加入足量NaOH后加热,收集到气体0.672 L (标准状况下);
③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63 g,沉淀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剩4.66 g。
请回答:
(1) c(CO)=_____________ mol·L-1。
(2) K+是否存在? ________;若存在,浓度范围是 _______________ (若不存在,则不必回答)。
(3) 根据以上实验:
①不能判断哪些离子是否存在 __ ________________ ____;
②若存在这些离子,如何进行检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廉江市实验学校返校考试 化学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A项,明矾净水是利用Al3+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能力,错误;B项,纯碱去油污是利用碳酸钠水解溶液呈碱性,错误;C项,食醋除水垢是利用醋酸的酸性,能与碳酸钙反应而除去,错误;D项,因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而用于漂白织物,正确。
【答案】D
【解析】A项,因铵根离子水解,其数量小于0.1NA,错误;B项,2.4 g Mg为0.1 mol,与硫酸完全反应后转移的电子为0.2NA,错误;C项,标准状况下,2.24 L任何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数都为0.1NA,错误;D项,H2(g)+I2(g)?2HI(g),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正确。
【答案】C
【解析】用pH试纸测某溶液的酸碱性,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不能放在桌子上,A错误;吸收溶解度较大的气体时,漏斗应刚好接触液面,不应伸入到液体内,B错误;锥形瓶中发生反应: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氧化性KMnO4>Cl2,烧杯中发生反应:Cl2+2KI===2KCl+I2,氧化性Cl2>I2,C正确;滴定过程中,需要控制活塞和振荡锥形瓶,即左手控制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摇动锥形瓶,D错误。
4.【答案】C 【解析】
5.【答案】A
【解析】在FeSO4溶液中加入稀硝酸,Fe2+与H+、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项正确;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取Cl2的反应中,浓盐酸要拆写为离子形式,B项错误;过量的KH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时,OH-完全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2H++SO42-+Ba2++2OH-===BaSO4↓+2H2O,C项错误;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生成Na2CO3,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2OH-+CO2===CO32-+H2O,D项错误。
6.【答案】C 【解析】 A项,酸性条件下MnO4-将Cl-氧化为Cl2,不能大量共存且MnO4-显紫色;B项,酸性条件下,H+与SiO32-生成H2SiO3沉淀,不能大量共存;C项,酸性条件下H2O2将Fe2+氧化为Fe3+,正确;D项,不符合定组成规律,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H++ SO42-+Ba2++ 2OH-===BaSO4↓+ 2H2O,错误。
7.【答案】D
【解析】若有6.72 L SO2(标准状况)参加反应,则最终消耗0.1 mol K2Cr2O7,D错误。
8.【答案】(1)氢氧化钠 浓硫酸 稀硫酸
(2)b a 2OH-+CO2===CO32-+H2O (3)a b CO32-+2H+===CO2↑+H2O
【解析】用如图装置进行CO和CO2混合气体的分离和干燥,甲是用以吸收CO2的,因此甲、乙应分别装NaOH溶液和浓H2SO4,实验时先分离出CO,可先打开a,关闭b,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浓硫酸干燥气体,分离完CO后,关闭a打开b,b分液漏斗中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用乙中浓硫酸干燥,可得到纯净的二氧化碳,以此解答该题。
9.【答案】(1)溶解 过滤 (2)K2CO3 HCl BaCl2
(3)Ba2++CO32-===BaCO3↓ BaCO3+2H+===Ba2++CO2↑+H2O
【解析】(1)操作①后得到溶液,因而该操作是溶解,操作②得到固体与滤液,因而该操作为过滤。(2)加入试剂a的目的是将Ba2+沉淀,然后再加试剂b制备固体B:BaCl2,所以a应该为K2CO3,b应该为HCl。
10.【答案】(1)C (2)KHCO3 H2O2是氧化剂,其产物是H2O,没有污染
(3)6.02×1023 ; ClO-+Cl-+2H+===Cl2↑+H2O Cl2+2NaOH===NaClO+NaCl+H2O
【解析】(1)1 mol Cl2(发生的反应为Cl2+H2O ? HCl+HClO)、H2O2、ClO2、O3分别消毒时,转移电子依次为1 mol、1 mol、5 mol、2 mol,等物质的量的上述物质反应,ClO2转移的电子数最多,消毒效率最高。(2)根据元素守恒原理,可知反应KCN+H2O2+H2O===A+NH3↑中的A为KHCO3。在反应中,H2O2是氧化剂,其产物H2O没有污染性。(3)该反应是歧化反应,HClO2中+3价的氯元素一部分升高到ClO2中的+4价,一部分降低到-1价。当有1 mol ClO2生成时,反应中转移1 mol电子,即转移的电子数约为6.02×1023。(4)ClO-与浓盐酸中的Cl-会发生反应生成有毒的Cl2。氯碱工业的产物是NaOH、H2和Cl2,NaOH溶液和Cl2反应可以得到含有NaClO的溶液。
11.【答案】(1)1 ; (2)存在 ; c(K+)≥3 mol·L-1
(3)①不能判断Cl-是否存在。②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Ba(NO3)2溶液后,取上层清液,再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证明有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