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世说新语》两则之《咏雪》常考知识盘点及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8《世说新语》两则之《咏雪》常考知识盘点及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8-08 08:49: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世说新语》两则之《咏雪》
常考知识盘点



1.资料链接
(1)刘义庆
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南朝宋人。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集《幽明录》。《世说新语》主要记录汉末至东晋名士的逸闻趣事和玄言清谈,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
《世说新语》在众多志人小说中以语言简练,辞意隽永著称,对后代笔记体作品的影响颇大。全书共8卷,按内容分为36门。《咏雪》被编入书中“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被编入书中“方正”一门。“方正”,即正直不阿,为人正派,是一种好的品格。
(2)志人小说
志人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样式。志人,记录人物奇闻异事。志人小说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与当时社会品评人物的清淡风尚有密切关系,志人小说按其内容主要分为笑话、野史、逸闻轶事三大类。著名的志人小说有《笑林》《世说新语》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艺术特点:①真人真事为描述对象;②篇幅短小,多按照传闻直接加以直录;③善于运用典型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的手法,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④语言简练朴素,生动优美,言约旨丰。
2.文章中心概括
《咏雪》言简意赅地勾勒了谢家子女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展示了古代士大夫家庭文化生活轻松和谐的画面。文章通过神态描写和身份补叙,赞赏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
《陈太丘与友期行》叙述了汉末名士陈元方七岁时,与父亲的朋友的一段对话,表现了陈元方的守信识礼、聪明机灵。
3.写作特点
(1)叙事平实,语言精练。文章只是将谢家女儿咏雪一事的始末客观叙述出来,不做任何夸饰,语言十分精练。如文章收据短短十五个字,却包含了环境、人物、事件、,内容十分丰富。
(2)意蕴含蓄,耐人寻味。文中谢安对胡儿、谢道韫的咏雪句未做任何评价,只是“大笑乐”,而作者在文中也并没有直接表明态度,而是在最后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这就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作者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4.文言文基础知识和理解运用
(1)古今异义
①与儿女讲论文义
(儿女)古义:子女,文中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今义:儿子和女儿

(文义)古义:诗文 今义:文章意思
②未若柳絮因风起
古义:趁、乘 今义:因为
(2)一词多义
而:俄而雪骤(与“俄”连用,不久,一会儿)
相委而去(连词,表示顺城关系)
(4)词类活用
名词作状语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奔:原意为里面,文中指在家里。
(5)重要句子翻译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举行家庭聚会,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②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译文: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③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译文:他哥哥的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④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译文: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6)问题探究
①《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你对此有何感受?
答:营造了一种温暖、和谐、愉快的家庭气氛。和谐、平等、宽松的家庭气氛有利于开发孩子智力。
②为什么“公大笑乐”?对于两个比喻,作者更欣赏哪一个?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答:“公大笑乐”是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他为孩子们的聪明智慧感到欣慰、快乐。作者并没有直接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③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古诗中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
答:(示例一)“撒盐”一喻好,很好地做到了形似,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据此可知,用前一喻好,后一喻不好。
(示例二)“柳絮”一喻好,重在神似,有深刻的意蕴,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而“撒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撒盐空中”,干什么呢?谁也不知道。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撒盐”一喻仅有物象而无意蕴,所以说不好。




典型题精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与儿女讲论文义?
(3)公欣然曰?
(4)撒盐空中差可拟?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白雪纷纷何所似?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咏雪》的“公大笑乐”有下面三种不同的解释: ①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②有人认为“笑”前喻,“乐”后喻; ③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说明原因。




模拟测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王著教帝学书
太宗朝,有王著学右军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帝听政之余,留心笔札,数遣内侍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七) 1.下面句中的“其”,与“其后,帝笔法精绝”的“其”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百姓多闻其贤
B.其如土石何
C.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D.其一犬坐于前
2.依据括号内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写出一个成语。
(1)太宗(益)刻意临学。?
(2)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书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


(2)又以问著,对如初。


4.你认为王著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






参考答案



典型题精选
1.(1)聚集 (2)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3)高兴的样子 (4)大体。
2.(1)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2)未若柳絮因风起。【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中重点词语有何:什么;似:像;句意为: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2)中重点词语有未若:倒不如。因:凭借;句意为:未若柳絮因风起。
3.示例:我认为第一种解释较为合理。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且都出于自己的细心观察与体会,所以谢太傅的“大笑乐”其实是为孩子们的聪明智慧而感到欣慰、快乐。【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的。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设想合理即可。老人看到孩子们的回答如此好,所以很高兴,因此我认为第一个解释合理。
模拟测试
1.C 【解析】例句句意为:从那以后,太宗的书法精妙绝伦;其:那。 A项:句意为:老百姓大都听说他很贤明。其:他。 B项:句意为: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其: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C项:句意为:那个人的眼光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声音似的。其:那。 D项:句意为: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其:另一只。 故选:C。
2.(1)(更加)精益求精 (2)(益于、得益)受益匪浅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及其含义的理解能力。太宗就更加专心临摹书法。益:更加。根据“益”的意思可以写出:精益求精: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世人都说这得益于王著的劝戒。益:益处。受益匪浅:匪:通“非“,指收获不小,有很大的收获,一般指意识形态方面。
3.(1)(皇上的)书法外形固然是好,但匆忙的说好,恐怕皇上并不明白书法的深意。 (2)又让人拿着(新写的字)去问王著,王著的回答还是像原来一样。【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1)句中重点词语有:固:本来;书:动词书写;若:如果;遽:立刻,马上;恐:恐怕;用意:用心。句子翻译为:(他的)字本来写得不错了,如果立刻称赞他的字写得好,(我)担心皇帝不再用心练习了。(2)句中重点词语有:以:拿;对:回答。句子翻译为:又让人拿着(新写的字)去问王著,王著的回答还是像原来一样。
4.要求严格,循循善教,深谙引导之方的人。从这里可以看出:又以问著,对如初。【解析】本题考查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根据文章内容分析。“有王著学右军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精通书法;“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不阿谀奉承;“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教书法有方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