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信息技术高一必修 3.2 我是程序猿--信息的编程加工课件(共16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信息技术高一必修 3.2 我是程序猿--信息的编程加工课件(共16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9-08-07 20:35:38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 信息的编程加工

大家一起找规律 在软件明文文本框中分别输入数字、英文和中文(每次只能输入一个字符或文字),然后点击加密按钮对字符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前后的字符分别记录在下表,并分析变化规律。
完成学案任务一 加 密 方 法 密文就是明文的( )数值( )之后对应的字符。 UniCode编码增加3大家一起想一想小组讨论:按照加密方法,分析把明文转换为密文,显示在密文文本框,需要经过哪几个环节?(学案任务二.1)
提示:
VB指令 AscW--作用是把字符转换为相应的
UniCode编 码数值。
ChrW--作用是把UniCode编码数值
转换为相应的字符。第一步,将输入的明文字符(编程时 text1.text 表示明文文本框中的字符)转化为相应的UniCode编码数值
Ascw(text1.text)
第二步,将编码数值加三,得到密文UniCode编码数值
Ascw(text1.text)+3
第三步,将密文的UniCode编码数值转化为相应的字符
Chrw(Ascw(text1.text)+3)
第四步,将字符显示在密文文本框中(编程时 Text2.text 表示密文文本框中的字符)
Text2.text = Chrw(Ascw(text1.text)+3)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算法大家一起想一想
已知加密算法为明文字符UniCode编码数值加三,解密算法是什么?
试编写解密程序。
(提示:参考加密程序)第一步,将输入的明文字符(text1.text表示明文文本框中的字符)转化为相应的UniCode编码数值
Ascw(text1.text)
第二步,将编码数值加三,得到密文UniCode编码数值
Ascw(text1.text)+3
第三步,将密文的UniCode编码数值转化为相应的字符
Chrw(Ascw(text1.text)+3)
第四步,将字符显示在密文文本框中(Text2.text表示密文文本框中的字符)
Text2.text = Chrw(Ascw(text1.text)+3)加 密 算 法大家一起打补丁
程序中有一个bug(漏洞),什么时候一按加密按钮就会弹出下面的错误提示?自 主 学 习VB代码: <> 为不等于号
"" 为空(没有输入字符)
VB语句:
Text1.Text = "" 表示明文文本框内容为空
Text1.Text <> "" 表示明文文本框内容不为空 自 主 学 习--条件分支结构 指令代码:
if? 条件 then
语句1
Else
? 语句2
End?if如果满足条件,执行then之后的语句1部分,然后结束。
否则,执行else之后的语句2部分,然后结束。条件分支结构流程图解决bug,哪个可行? 方案一:
If Text1.Text = "" then
Else
Text2.Text = ChrW(AscW(Text1.Text) + 3)
End if
方案二:
If Text1.Text = "" then
Text2.Text = ChrW(AscW(Text1.Text) + 3)
Else
End if大家一起想一想
If Text1.Text = "" then
Else
Text2.Text = ChrW(AscW(Text1.Text) + 3)
End if
如果把条件改为Text1.Text <> “” ,
该如何修改程序代码?

完成软件升级版请仿照加密程序,编写解密程序,并将两段程序代码分别复制到VB代码窗口相应位置,使没有输入字符时,运行加密、解密命令,程序均不出现问题。
提示:
加密程序代码应粘贴在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和“End Sub”之间;
解密程序代码应粘贴在
“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和“End Sub”之间
编程加工的一般过程
编写程序
调试运行
分析问题
设计算法分析问题调试运行编写程序设计算法知 识 回 顾信息的编程加工
针对具体问题编写专门的程序,由计算机自动化加工完成
计算机编程加工的魅力(特点)
速度快 效率和准确率高
算 法
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是程序设计的灵魂。《我是程序猿——信息的编程加工》导学案
操作提示:请同学们双击打开“加密软件”文件夹中的的“加密2015.3.27.frm”文件。 然后点击界面右上角“工程窗口”中“窗体”左侧“+”,再双击“form1”,即可显示软件窗体。


VB界面上方黑色三角按钮(图一)是“启动”按钮,点击之后程序开始运行。正方形按钮(图二)是“结束”按钮,点击之后停止运行程序,进入编辑状态。
注意:只有编辑状态才能修改程序,程序运行时无法修改。 图一 图二
任务一:大家一起找规律
点击“运行命令”,在明文框中分别输入数字、英文和中文(每次只能输入一个字符或文字),然后点击加密按钮对字符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前后的字符分别记录在下表(可复制粘贴到表格),并尝试讨论分析变化规律。
 
明文
密文
变化规律
数字
 
 
 
 
 
字母
 
 
 
 
 
汉字
 
 
 
 
 
提示:总结规律时,可点击帮助栏的“显示UniCode编码”按钮或参照下方对照表。
资料:Unicode(统一码、万国码、单一码)是一种在计算机上使用的字符编码。它为
每种语言中的每个字符设定了统一并且唯一的编码(每个字符编码占两字节)。
UniCode编码对照表(部分)
编码
字符
编码
字符
编码
字符
编码
字符
编码
字符
编码
字符
编码
字符
48
0
58
:
68
D
78
N
88
X
98
b
108
l
49
1
59
;
69
E
79
O
89
Y
99
c
109
m
50
2
60
<
70
F
80
P
90
Z
100
d
110
n
51
3
61
=
71
G
81
Q
91
[
101
e
111
o
52
4
62
>
72
H
82
R
92

102
f
112
p
53
5
63
?
73
I
83
S
93
]
103
g
113
q
54
6
64
@
74
J
84
T
94
^
104
h
114
r
55
7
65
A
75
K
85
U
95
_
105
i
115
s
56
8
66
B
76
L
86
V
96
'
106
j
116
t
57
9
67
C
77
M
87
W
97
a
107
k
117
u
加密方法:密文就是明文的( )数值( )之后对应的字符。
任务二:大家一起想一想
小组讨论:按照加密方法,把明文转化为密文,然后在密文文本框显示出来,需要经过哪几个步骤 ?
提示:VB指令 AscW 作用是把字符转换为相应的UniCode编码数值
ChrW 作用是把UniCode编码数值转换为相应的字符
2. 操作提示:点击“结束”按钮,停止软件运行。双击“加密”按钮,弹出“代码窗口”。
请同学们阅读加密程序代码,同时思考如果加密后a( f , b( g ,如何修改加密程序?
原加密语句代码: Text2.text = Chrw(Ascw(Text1.text)+3)

3.小组讨论:
已知加密算法为明文字符UniCode编码数值加三,解密算法是什么?
尝试编写解密的程序代码,可参考加密程序:Text2.text = Chrw(Ascw(Text1.text)+3)

4.编写完成后,将程序复制到“解密”按钮的程序栏(操作提示:双击“解密”按钮,在弹出的“代码窗口”,复制粘贴编写好的程序。注意粘贴的程序代码应该在“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和“End Sub”之间,每个程序语句占一行。)调试运行,并破解密文。
密 文: 戔 仯 會 棕 明 文:
提示:可将密文复制到密文文本框,这几个字估计你打不出来哦 (
任务三:大家一起打补丁
1.程序中有一个bug(漏洞), 的时 候,点击“加密”或“解密”按钮,运行加密语句就会弹出右图。(运行程序,试试看)

小组讨论:阅读完自主学习部分后,尝试用条件分支结构编写程序解决上述问题。
自主学习
1. VB代码: <> 为不等于号 "" 为空(没有输入字符)
VB语句: Text1.Text = "" 表示明文文本框内容为空
VB语句: Text1.Text <> "" 表示明文文本框内容不为空
2.条件分支结构程序代码: 注释
if? 条件 then
程序一
? Else
? 程序二
?End?if

3. 条件分支结构流程图:
方案一:If Text1.Text = "" then

Else
Text2.Text = ChrW(AscW(Text1.Text) + 3)
End if
方案二:If Text1.Text = "" then
Text2.Text = ChrW(AscW(Text1.Text) + 3)

End if
(以加密程序为例)以上两个方案,方案 能够解决bug。如果把条件语句换成Text1.Text <> "",程序该如何修改?

3. 将程序代码分别复制到VB代码窗口相应位置,使没有输入字符时,运行加密、解密命令,程序均不出现问题。
提示:加密程序代码应粘贴在“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和“End Sub”之间;
解密程序代码应粘贴在“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和“End Sub”之间。
课后练习
大胆设想,你能自己创造一个别人不容易发现规律的加密方法吗? 尝试设计算法,并编写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