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2用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2)|苏教版(2014秋)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2用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2)|苏教版(2014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8-09 09:1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94、95页例一及“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3题。
学情与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列表和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对“一一列举”的策略本身也有一些零散的认识。例1是解决一个与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初步感知一一列举的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初步掌握其基本思考方法。同时教材还在练习中设置了一些借助其它方法解决的实际问题,以帮助学生提高实际运用策略的水平。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方法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2.使学生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并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在列举过程中,学习合理分析问题与恰当策略的运用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作业纸、小闹钟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策略。
师:孩子们,你们玩过剪刀、石头、布的游戏吗?
师:如果老师出剪刀,你可以有几种出拳方式?(生:3种)你能一个一个的给大家列举出来吗?(生:剪刀、石头、布)
师:刚才孩子们将这些出拳方式一个一个列举了出来了,寻找到问题的答案,像这样,我们把结果一个一个的列举出来解决问题,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叫一一列举。(板书课题)用这种方法可以解决生活中许多问题。这不,王大叔就碰到了一件事:……(课件出示例1)
【设计意图:用孩子们都熟悉和喜欢的游戏引入新课,拉近了师生距离,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让孩子们感受到这种策略就在自己的身边。】
二、合作学习、探究例一。
1.课件出示例1:王大叔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围一个长方形花圃,怎样围面积最大?
师:题目告诉我们哪些数学信息?
生: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围一个长方形花圃。
生:要求怎样围面积最大?
师:回忆我们学过的长方形特征,由这些信息我们可以进一步推出什么结论?
生:这个长方形花圃的周长是22米。
生:长和宽都是整米数。
2.小组合作探索,尝试解决问题。
师:孩子们自己能帮助王大叔解决花圃的问题吗?我们小组合作,可以围一围、画一画、算一算等。
学生活动:操作、填表。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有的用摆小棒的方法、有的画图、还有学生用到了列表的方法,老师只做简单指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3.师生交流、得出结论并总结策略。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的方法?你得出几种围得方法?
(1)摆小棒与画图法。
预设:通过摆小棒发现周长22米的长方形有5种不同的围法,分别是:长10米、宽1米;长9米,宽2米;长8米,宽3米;长7米,宽4米;长6米,宽5米。
(可能有按序说的和不按序说的。)
师:大家觉得谁的做法比较好?为什么?(板书:有序、不遗漏)
(2)列表法。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指名汇报列表的方法、教师板书共同得出:22÷2=11
完成作业纸上表格。
师:孩子们填好了吗?请再仔细检查列举出的结果,有遗漏或重复吗?(指着“有序列举”和“不重复,不遗漏”来说)
【设计意图:摆小棒是学生最易于使用的方法,因此教师以此为切入点展开教学,交流时突出了一一列举的“有序”,让学生初步感受“一一列举”有序的好处】
4.比较面积,发现规律
师:观察长和宽,你有什么发现?
师:这么多种围法,哪一种好呢?你建议王大叔选择哪一种围法?为什么?
师: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面积却不一样。请你比一比每个长方形的长和宽,想一想长方形的周长一定时,什么时候面积最大?你有什么发现?(在表格中添加面积一行,让学生计算。)
引导学生归纳:当周长一定时,围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相差越大,长方形的面积就越小;长和宽越接近,面积就越大。
师:孩子们真棒,一一列举后还能发现其中的规律。
三、回顾反思,认识策略
师:孩子们回顾一下我们刚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以前的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今天我们学的是用怎样的办法解决的?回顾这个过程,你有哪些体会?有什么想对大家伙说的吗?
小结:列举可以帮助我们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出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列举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思考。
四、丰富体验,加深认识
师:我们已经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了例题,并且发现了其中蕴含的规律,现在回忆一下,在以前的学习中,有没有运用过这样的策略呢?想到的和大家说一说。
生:(课件)
师:这些都是我们曾经用过的一一列举的例子,今天我们通过解决问题,明确了这就是一一列举的策略,现在我们就用这种策略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回忆旧知的过程中感受到一一列举的策略其实就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
五、拓展应用。
1.有一个音乐钟,每隔一段相等的时间就发出铃声。已经知道上午9:00、9:40、10:00和11:00发出铃,那么下面哪些时刻也会发出铃声?
从题中告诉我们的条件中,你能知道什么?你打算怎么判断这几个时刻中,哪些也能发出铃声?
2.学校食堂某天中午供应的荤菜有3种,素菜有4种。小洪选1种荤菜和1种素菜,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先填表,再回答)
填表时先选定的是哪种荤菜?列举完鱼和各种素菜搭配后,接着考虑的是哪种荤菜?你能把表格填写完整吗?
如果先选定一种素菜,你还能按顺序列举出各种不同的搭配吗?
3.有A、B、C三个网站,分别是每两天、三天、四天更新一次。某月1日三个网站同时更新后,到这个月15日,哪几天没有网站更新?哪一天三个网站同时更新?(先在下表里画一画,再回答)
4.小芳有下面四枚邮票,用这些邮票能付多少种不同的邮资?(提示:每一种邮资的付法可以用一枚邮票,也可以用两枚、三枚、或者四枚邮票。)
5.两个人玩剪刀、石头、布的游戏,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出拳方法。
【设计意图:由学生身边的事物入手的练习,既巩固了对“一一列举”策略的理解,同时也检测了学生掌握知识、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六、总结全课。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
不重复
有 序
不遗漏
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知道策略就是方法。“一一列举”的策略更是存在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的,学生对它已有初步的认识和应用,知道列举要注意有序,要不重复、不遗漏地进行思考。如何让这样的思考更深入、更系统,就是本课的切入点。
在导入时,我借助“剪刀、石头、布”的游戏让孩子们初步认识“一一列举”的策略。接着出示例1,孩子们通过摆小棒基本都能把不同的几种情况写出来,只是有的是按顺序的,有的写的比较乱。我通过对比,使学生认识到在一一列举时要按顺序,这样不容易遗漏,也不容易重复。我侧重于让孩子们在小组交流、合作、探究中,加深“不重复、有序、不遗漏”这三个关键词。
练习环节突出层次性。学生虽然掌握了一一列举的策略,但其实认识还很粗浅,尤其在面对许多实际问题时策略的选择可能会有困难,所以我在设计练习时设计了一些选择策略的题目,比如列表,画图等,让学生灵活解题,增强学生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