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课时同步训练
第十三章 探究简单电路
13.1 从闪电谈起
自主预习 要点感知
要点1 摩擦起电
1.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带电体能 轻小物体。
2. 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当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就越容易失去电子,使跟它相摩擦的物体得到电子。
要点2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1. 两种电荷:
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与负电荷。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失去电子带 电荷;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得到电子带 电荷。
2. 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 ;异种电荷互相 。
3. 尖端放电:物体带电时,它的尖端容易产生放电现象(电荷的相互作用),这种现象叫做尖端放电。自然界中的 属于尖端放电。
要点3 验电器
1. 用途:检验物体是否 。
2. 原理:同种电荷互相 。
要点4 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
1. 应用:静电喷涂、静电除尘、静电复印等。
2. 防护:在建筑物的高处安装避雷针等。
课后集训 巩固提升
1.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是( )
A. 在干燥的天气中脱毛衣时,会听到啪啪声
B. 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越梳越蓬松
C. 吸尘器能够把地上的碎纸屑吸起来
D. 用干燥的毛刷刷毛料衣服时,毛刷上吸附许多脏物
2. 在研究电荷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中,发现两个轻小物体相互吸引,则下列判断中最合理的是( )
A. 两个物体一定带有异种的电荷
B. 肯定一个物体带电,另一个物体不带电
C. 两个物体一定带有同种的电荷
D. 可能一个物体带电,另一个物体不带电
3. 下面所述的情况和装置中,不属于利用静电现象有益方面的是( )
A. 静电喷漆设备
B. 印染车间内空气保持适当的湿度
C. 以煤为燃料的热电站使用静电除尘设备
D. 静电分选农作物种子
4. 下列事例中,不可以用静电知识解释的是( )
A. 干燥的季节,夜晚脱毛衣时会冒“火花” B. 油罐车尾部有一条拖到地面的铁链
C. 电视机屏幕上经常吸附许多灰尘 D. 电工用的钢丝钳柄上套有绝缘套
5. 用一根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一个金属箔已经张开一个小角度的验电器,接触时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角变大,由此判断( )
A. 验电器原来带正电,接触后带负电 B. 验电器原来带正电,接触后带正电
C. 验电器原来带负电,接触后带负电 D. 验电器原来带负电,接触后带正电
6. 将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泡沫球,出现如图所示情形。若改用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这个泡沫球。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若相互吸引,则泡沫球带正电 B. 若相互吸引,则泡沫球不带电
C. 若相互排斥,则泡沫球带正电 D. 若相互排斥,则泡沫球不带电
第6题 第7题
7. 如图所示,小杜同学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看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在这个过程中( )
A. 玻璃棒和验电器都带负电荷 B. 玻璃棒带正电荷,验电器带负电荷
C.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产生了电荷 D. 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8. 如图所示,通草球甲、乙相互排斥,甲、丙相互吸引,如果已知甲带正电,那么乙、丙的带电情况是( )
A. 乙带负电、丙带正电 B. 乙带正电、丙带正电
C. 乙带负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 D. 乙带正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
9. 干燥的冬天,化纤衣服很容易吸附灰尘,这是衣服因为摩擦带了 ,从而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10. 用丝绸与玻璃棒摩擦,由于 (选填“玻璃”或“丝绸”)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强,所以电子的转移情况是从 。
11. 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如果带电则总是一个带 电,另一个带 电,其中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强的物体,由于 电子而带 电。
12. 以煤为燃料的工厂、电站,每天排出的浓烟携带大量的煤灰,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松松同学设想:让烟囱带静电,煤灰不带电,就能将煤灰吸附到烟囱内壁上,这样排出的烟就清洁了。他设想的依据是 。这个设想如果实现的好处是 (写出一种即可)。
13. 如图所示,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是因为 种电荷互相排斥,用手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后金属箔片闭合,这说明人体是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第13题 第14题
14. 如图所示,将一带电体接触带正电的验电器。
(1)金属箔张角变小,说明带电体是带 电的;
(2)金属箔张角变大,说明带电体是带 电的;
(3)金属箔闭合后又张开,说明带电体是带 电的,且所带电量比验电器所带电量 (选填“多”或“少”)。
15. 如图所示,将一束扯成线状的塑料捆扎绳,用清洁干燥的手自上而下地捋,塑料绳就会向四周散开,而且捋的次数越多,下端散开得越大,这是为什么?
16. 穿化纤衣服的人在晚上脱衣服时,常会看到闪光并有轻微的“啪啪”声,人摸衣服时手有麻的感觉,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17. 在生活、生产中,常常因为摩擦等原因产生静电,静电既能为我们所利用又会给我们造成危害。
(1)请举例说明静电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请举例说明防止静电带来不利影响的具体措施。
18. 演绎式探究——研究带电小球间的作用力:
经科学研究发现,两个带电小球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1、q2,当它们之间的距离为r(远大于小球的直径)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F=k,其中常量k=9×109N·m2/C2。
图① 图②
(1)如图①所示,将甲、乙两个带电小球放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若甲球带正电荷,乙球带负电荷,则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为 (选填“引”或“斥”)力,此时两球将相互 (选填“靠近”或“远离”)。
(2)如图②所示,为了使这两个小球在原来的位置静止,沿着甲、乙两球的球心连线方向,在乙球的右边某位置放上一个电荷量为q3的小球丙,此时恰好使得三球均保持静止。则丙球应该带 (选填“正”或“负”)电荷。请你证明,此时有关系=+成立。
参考答案
自主预习 要点感知
要点1 1. 吸引
要点2 1. 正 负 2. 排斥 吸引 3. 闪电
要点3 1. 带电 2. 排斥
课后集训 巩固提升
1. C 2. D 3. B 4. D 5. B 6. B 7. D 8. D
9. 电
10. 丝绸 玻璃棒转移到丝绸
11. 正 负 得到 负
12. 带电体具有吸引较小物体的性质 可以净化空气
13. 同 导体
14. (1)负 (2)正 (3)负 多
15. 解:用清洁干燥的手自上而下地捋绳丝时,手与绳丝摩擦,绳丝带电,每根绳丝带有同种电荷,所以绳丝会因同种电荷相斥而散开,捋得次数越多,带有的电荷越多,斥力越大,下端散开得也就越大。
16. 解:化纤衣服由于摩擦而带了电,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产生放电现象,即会看到闪光并有轻微的“啪啪”声,因积累的电荷电压较高,人摸衣服时对人体放电会使人产生麻的感觉。
17. 解:(1)静电复印、静电除尘等。
(2)不用塑料桶装运汽油、高大建筑物上安装避雷针等。
18. (1)引 靠近
(2)正
甲:F乙甲=F丙甲,得k=k,得=即=1+ ①
乙:F甲乙=F丙乙,得k=k,得=,即= ②
将式②代入式①得:=1+,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