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世界的气候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世界的气候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8-08 09:03: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世界的气候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中,描述天气的是( )
A、山前桃花山后雪 B、塔里木盆地终年干燥少雨
C、昆明四季如春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对人类活动最为有利的是( )

3、我国的吐鲁番盆地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说法,这说明当地比较大的是( )
A、气温日较差 B、气温年较差 C、日平均气温 D、年平均气温
4、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世界气温的分布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B、海拔的高低会影响气温的变化
C、南半球的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D、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相同
5、已知北半球同纬度A、B两点(如右图),若A点为陆地,
日点为海洋,判断图中所表示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6、我们通常所说的“某地的年降水量”是指( )
A、降水最多年份的降水量 B、多年的平均降水量
C、降水最少年份的降水量 D、特定年份的降水量
7、山地的背风坡和迎风坡比较( )
A、背风坡降水少,气温低 B、迎风坡降水多,气温高
C、背风坡和迎风坡气温一样高 D、背风坡气温高
8、按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下列地区中,降水较多的是( )
A.两极地区 B.赤道地区C.中纬度地带内陆地区 D.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
9、全球干旱地区主要分布在( )
A、赤道两侧 B、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
C、南、北纬30。一40。大陆东岸 D、内陆少雨区及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阅读某地气候资料,分析回答1 0—11题。
1月平均气温(℃) 7月平均气温(℃) 6—8月降水量(毫米) 12月次年2月降水量(毫米) 年降水量(毫米)
一4.6 25.8 482 23 645
10、该地气候属于(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1 1、该地可能是( )A、悉尼 B、上海 C、北京 D、巴黎
12、在亚洲范围内,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l 3、黑龙江冬季漫长,海南岛南部终年高温,主要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1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影响气候的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海陆因素 D.洋流因素
l 5、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成分是( )
A、氮气 B、氧气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16、“未来两天内将有寒潮影响本市,气温下降6~8℃,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预防感冒”,这说明天气与什么密切相关( )
A、 农业生产 B、人们生活 C、交通 D、旅游
17、下列叙述,表述气候的是( )
A、 这里天空蓝极了,偶尔有云飘过来 B、这场大风真厉害,把马路两边的座椅都掀翻了
B、 一场寒潮过后,气温降到了零下二十多摄氏度 D、这里四季分明,夏季热,常下雨,
18、读世界某区域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图中A、B在同一纬度的陆地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区域位于北半球,A点海拔高于B点
B该区域位于南半球,A点海拔高于B点
C该区域位于北半球,A点海拔低于B点
D该区域位于南半球,A点海拔低于B点
19、关于地表气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表气温的分布用气温曲线图来表示
B海拔越高的地方年平均气温高
C夏季同一纬度地区陆上气温低于海洋
D北半球一月等温线在大陆上向低纬方向凸出
20、图中点B是____,降水______。
A、 背风坡,少 B、迎风坡,多
C、背风坡,多 D、迎风坡,少
二、综合题
21、读“陆地、海面上气温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6分)
(1)该图反映的是气温的 变化,它体现了一
天之内出现气温______值和_____值。
⑵比较图中两条曲线可知,A表示_____气温变化,B表示____气温变化。
⑶海面、陆地气温日变化的主要不同点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读下面“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问题(5分)
⑴世界年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洲.
⑵亚洲中部的________地区,年平均气温在0℃.
⑶南半球的20℃等温线大致与______(纬线)接近.
⑷由以上分析,你认为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读气温、降水图,完成下列各题 (14分)







⑴分析甲乙丙丁四地的气温和降水状况,并结合分布图回答
甲属于________气候,对应图一中的____地,乙属于_________气候,对应图一中的_____地.丁属于_________气候,对应图一中的_____地.
⑵甲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丙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图二中,冬季气温最低是___地,夏季气温最高的是____地,温差最大的是____地,降水季节变化最大的是____地。从降水的季节分配上看,甲乙两地有何不同?甲地属于________雨区,乙地属于________雨区。
24、读图,根据世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和世界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判断回答问题(6分)
⑴位于北回归线上的A、B两点,降水量较多的是点____,原因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位于中纬度地带的CD两点,降水量较多的是点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EF两点,降水量较少的是点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读下面“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5分)
⑴地球处在A位置时,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最____.
⑵地球处在B位置时,太阳直射_____.
⑶地球处在C位置时,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南极圈以内出现___________现象.
⑷地球处在D位置时,南北半球昼夜长短___________.
26、某人于7月1 5日从位于南半球的甲地出发,向北旅行,他动身时,甲地正值多雨期,7月2 0日到达位于赤道附近的乙地,7月3 1日到达位于北纬4 0℃附近太平洋西岸的丙地,此时,丙地也正值多雨期。(6分)
(1)甲、丙两地季节是否相同? 。
(2)甲地的气候类型主要是温带海洋性气候,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_____ 地区。
(3)乙地的气候类型是 ,此类气候主要分布在 附近地区。
(4)丙地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这种气候的特点是



27、填表完成影响下列各地气候的主要因素。(4分)
气候现象 主要因素
天津的年降水量比乌鲁木齐多
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降水充沛,而东侧降水稀少
赤道地区终年炎热,而南极大陆终年冰雪覆盖
28、气象观测表明,全球气候确实有逐渐变暖的趋势,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
0.4~0.8℃。(7分)
(1)根据你所学的有关知识,将下列各项内容的代表数字,按因果关系的顺序填在相应
的方框内:
①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 ②森林被大量破坏 ③沿海低地被海水淹没 ④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⑤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⑥温室效应使大气温度升高




⑵请你提出至少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按照下列程序和要求,完成探究活动。(7分)
活动材料:
百叶箱1个、温度计1个、手电筒1个、数据记录及绘图工具等1套。
实践过程:
(1)按照气温测定要求,将温度计放到百叶箱内(温度计离地面1.5米)。
(2)在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四次观测奇闻。(夜晚观测请在教师或家长指导下进行。)
(3)记录观测结果或绘成图。(注意最高温和最低温时间)
(4)计算当日的平均气温。
观测结果:
上图是一位同学的观测结果。请你分析:当天最高气温约为 ℃。
归纳分析:
一天当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陆地最高温一般出现在 (时间);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造成一天中气温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拓展延伸:
季节变化:一年当中,泰安地区的月平均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月,月平均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 月,四季分明。

原理应用:


上图是不同温度带各月气温的变化,能基本反映山东省气温变化的是 图。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 图。




一、1、D 2、B 3、A 4、D 5、B 6、B 7、D 8、B 9、D 10、D 11、C 12、D 13、A 14、B 15、D 16、B 17、D 18、C 19、D 20、B
二、
21、⑴日 最高 最低 ⑵陆地 海面 ⑶陆地气温日较差大,海洋气温日较差小
22、⑴非 ⑵青藏高原 ⑶南回归线 ⑷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低
23、⑴地中海气候 B 温带海洋性气候 A 温带大陆性气候 C
⑵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⑶丁 丙 丙 丙 冬季多雨 常年湿润
24、⑴A 南北回归线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⑵D 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⑶E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5、⑴低 ⑵赤道 ⑶昼短夜长 极夜 ⑷昼夜平分
26、⑴否 ⑵中纬度的大陆西岸 ⑶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 ⑷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27、海陆 地势 地形 纬度
28、⑴①② ⑤ ⑥ ④ ② ⑵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植树造林;寻找利用新能源等
29、观测结果:15
归纳分析:14时 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
拓展延伸:7 1 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
原理应用: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