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开国大典 第一课时 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课 开国大典 第一课时 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8-08 09:47:5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 开国大典 第一课时 同步习题
一、用“\”画去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
首都(dōu dū) 飘拂(fú fó) 差不多(chā chà)
直奔(bēn bèn) 电钮(liǔ niǔ) 乘车(chén chéng)
二、看拼音,写词语。
jiǎn yuè jù lí qí zhì zhèng wěi bào zhà
( ) ( ) ( ) ( ) ( )
tǎn kè huì jí dàn shēnɡ lán gān diǎn lǐ
( ) ( ) ( ) ( ) ( )
三、选词填空。
宣告 宣布 宣传 宣读
1.毛主席庄严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2.毛主席在群众—阵又一阵的掌声中( )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3.这庄严的( ),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欢呼起来。
四、写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 )
2.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 )
3.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传播,传到了白山黑水,传到了长城内外,传到了大江南北,传到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 )
参考答案
一、 画去:dōu fó chā bēn liǔ chén
二、检阅 距离 旗帜 政委 爆炸 坦克 汇集 诞生 栏杆 典礼
三、宣布 宣读 宣告
四、1.夸张 2.比喻 3.排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5张PPT)
7、开国大典
部编版 六上 第一课时
歌词导入
在歌曲《绣红旗》里有一段这样的歌词:“线儿长针儿密,含着热泪绣红旗绣呀绣红旗。热泪随着针线走,与其说是悲不如说是喜。多少年多少代,今天终于盼到你,盼到你。”
“今天”终于盼来了什么?
1949年的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开:建立、成立的意思。
典:是指盛大、隆重的仪式。
开国:建立新的国家。
大典:隆重的规模宏大的仪式。
创建国家的重大典礼。
多少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终于迎来了开国大典的那一天,请你们说一说,看到这四个字你的心情如何?
激动、自豪、欣慰、高兴、兴奋
相信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到“开国大典”的那一天了。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按照我们平时的要求预习课文。
预习检查
zhǎn
lán
huì
bào


xuān
yuè
zhì
tǎn

lóng
灯盏、爆发、检阅
制服、坦克、距离、汇集
整体感知
参加开国大典的人员多,场面大,怎样才能把当时那种宏大的场面写出来呢?下面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么盛大的典礼写清楚的。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文中写了开国大典哪几个激动人心的场面?给每个场面拟一个小标题,并说明哪几个自然段是描写这一场面的。读后小组讨论。
开国大典
入场
(1-4)
典礼
(5-10)
阅兵
(11-13)
游行
(14、15)
感悟“盛大”
1.请同学们读第1-4自然段,思考:从哪些方面能看出典礼的盛大?结合每个自然段分别说一说。
A.第一自然段:人数众多——总数达三十万人;到场人物地位重要。
B.第二自然段:会场大——天安门广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
C.第三自然段:会场布置热闹喜庆。
D.第四自然段:群众急切、激动的心情。
课文中还写了大典之前的哪些内容?
参加开国大典的有领导,有代表,有……
在参加开国大典的人群中,最多的要数到工人和农民。
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你能感受到人们的心情怎样?
激动、沸腾、难以平静……
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大家这样的心情的?(在文中找关键词)
“直奔”“赶”......
想一想怎样读才能更好地表现出人们的激动心情呢?
总结升华
下午三点整,毛主席走上主席台。现在,请同学们从屏幕上见证这一伟大的时刻。
1、听着毛主席庄严的宣告、看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你肯定有很多的感触、很多话想说,请写下来。
作业布置
课堂练习
一、读拼音写词语。
lán ɡān huì jí bào zhà
dēng zhǎn yuè bīnɡ zhì fú jù lí
栏杆
汇集
爆炸
灯盏
阅兵
制服
距离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开国大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开国大典 单元 二 学科 语文 年级 六上
学习目标 1.正确读写“盏、栏”等12个生字。2.正确理解并读写“爆发、旗帜、检阅、制服、坦克、距离、汇集”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4.感受大典的盛大场面,学习课文的记叙方法。
重点 学习生字词,理清文章的脉络。
难点 感受大典的盛大场面。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歌词导入,揭示课题。 1在歌曲《绣红旗》里有一段这样的歌词:“线儿长针儿密,含着热泪绣红旗绣呀绣红旗。热泪随着针线走,与其说是悲不如说是喜。多少年多少代,今天终于盼到你,盼到你。”“今天”终于盼来了什么?2.请知道的同学说一说,并说说你是怎样知道的。3.江姐和战友们在敌人的监狱里,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心情万分激动,于是就绣起了五星红旗。他们盼的就是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那一天,就是1949年的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的。开国大典(板书:开国大典)4.学生齐读课题,教师释题:“大典”是什么意思?——盛大而隆重的典礼。那么开国大典就是为了庆祝国家的建立而举行的盛大而隆重的典礼。5.多少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终于迎来了开国大典的那一天,请你们说一说,看到这四个字你的心情如何?(激动、自豪、欣慰、高兴、兴奋)6.过渡:相信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到“开国大典”的那一天了。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按照我们平时的要求预习课文。 播放歌曲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尽快进入到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讲授新课 二、自读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2.学习生字词。 A.出示生字词。生字:盏 栏 汇 爆 宣 阅 制 坦 距 隆 射词语:灯盏、爆发、检阅、制服、坦克、距离、汇集B.分别指名读生字和词语,相机正音。 C.小组内互相介绍疑难字词,并分享识记方法。 D.理解疑难字词。(学生互助解词) E.开火车轮读生词。 三、感知整体,梳理脉络。 1.过渡:参加开国大典的人员多,场面大,怎样才能把当时那种宏大的场面写出来呢?下面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么盛大的典礼写清楚的。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文中写了开国大典哪几个激动人心的场面?读后小组讨论。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文中写了开国大典哪几个激动人心的场面,给每个场面拟一个小标题,并说明哪几个自然段是描写这一场面的。2、检查各小组完成情况,点拨指导。出示:入场(1-4)——典礼(5-10)——阅兵(11-13)——游行(14、15) 3.指名完成情况较好的小组介绍经验:说说自己的小组是怎样划分着这些场面的。(抓段首的中心句) 四、进入会场,感悟“盛大”。1.请同学们读第1-4自然段,思考:从哪些方面能看出典礼的盛大?结合每个自然段分别说一说。 2.全班交流,明确: A.第一自然段:人数众多——总数达三十万人;到场人物地位重要。 B.第二自然段:会场大——天安门广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 C.第三自然段:会场布置热闹喜庆。 D.第四自然段:群众急切、激动的心情。 3.课文中还写了大典之前的哪些内容?生自由读课文,指名交流。(时间、地点和出席的人员。会场的布置。) (1)通过读,了解有哪些人参加了开国大典?(参加开国大典的有领导,有代表,有……) (2)在参加开国大典的人群中,最多的要数到工人和农民,在课文第4自然段中写到他们都来自哪里?(学生读相关的语句)(板书:群众进场) (3)通过这一段的学习,你能感受到人们的心情怎样?(激动、沸腾、难以平静……) (4)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师指导朗读:要读好关键词“直奔”“赶”等。) (5)想一想怎样读才能更好地表现出人们的激动心情呢?谁来读一读?(6)教师评价,小结:读得很好,我听出了人们的心情是那样激动,久久不能平静啊! 4.过渡:群众队伍中,许多人都是很早就往这儿赶。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上已经……(学生接读) 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梳理文章脉络。学会对文章进行分层。明确第一部分每一个自然段所写内容。 学生根据提示自学生字词,相互交流识记方法,互助解词,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字词的能力。梳理文章脉络,可以培养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能力,学习作者的记叙方法,今后写较长的记叙文时也能写得脉络清晰分明。学生找出文中表现典礼盛大的方面,感受场面的壮观,了解作者多方面描写的方法,学习借鉴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课堂小结 五、巧设情境,总结升华。 1.下午三点整,毛主席走上主席台。现在,请同学们从屏幕上见证这一伟大的时刻。2.听着毛主席庄严的宣告、看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你肯定有很多的感触、很多话想说,请写下来。(影视资料自行下载) 学生观看影片,并且写读后感。 播放电影片段使学生将课文中的描述与生动的声像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学习作者的描写方法。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