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论语》十二章 导学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论语》十二章 导学案(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8-08 09:21: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 《论语》十二章
学习目标:
1、了解孔子及《论语》的有关知识。
2、进一步学习文言文,掌握一些句式和重点词语,翻译文言文。
3、结合孔子生平及其思想的介绍,理解《论语》十二章的内容,体味古代先贤的个人修养及“为学之道”。
学习重难点:
重点: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义。2、结合孔子生平及其思想的介绍,理解《论语》十二章的内容,体味古代先贤的个人修养及“为学之道”。
难点:结合孔子生平及其思想的介绍,体味古代先贤的个人修养及“为学之道”。
学法指导:
文言文不好理解,同学们要结合课文注释理解文章大意,再通过反复朗读加强对文章的理解。
学习过程中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状态和个人修养,认真思考《论语》中,哪些学习方法、哪些道德修养是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孔子及《论语》的有关知识。2、进一步学习文言文,掌握一些句式和重点词语,翻译文言文。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半部《论语》治天下”,它形象地概括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孔子,随着这位“万世师表”一起去探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二、自主学习
目标导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及《论语》的有关知识,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
作品简介。
A、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 ,字 ,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 学派创始人。
B、《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与《诗》《书》《礼》《易》《春秋》等“五经”,总称“四书五经”。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语录体”。是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2、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注意读音和节奏。
明确: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A、通假字
(1)不亦说乎(“说”同“悦”,愉快)
(2)吾十有五(“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B、一词多义
乐
如
知
而
为
C、重点句子翻译: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明确: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
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明确: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明确: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④、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明确: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⑤、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明确:广泛学习且能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3、学生独立翻译文言文,将不懂的句子划出来,小组讨论完成。
4、小组开展竞赛,看哪组译得快又准。
三、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收获。
附:板书设计:
理解内容——掌握方法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结合孔子生平及其思想的介绍,理解《论语》十二章的内容,体味古代先贤的个人修养及“为学之道”。
一、导入新课
由上节课内容导入。
二、合作探究
目标导学:结合孔子生平及其思想的介绍,理解《论语》十二章的内容,体味古代先贤的个人修养及“为学之道”。
1、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概括每一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第一章:第一句讲学习方法,第二、三句讲修身做人。
第二章:讨论思想品德修养和温习老师传授的知识。
第三章:讲的是不同年龄阶段修身做人的一些做法。
第四章:讨论学习方法,说明了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
第五章: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
第六章:讨论思想道德修养,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第七章:讲正确的学习态度。要虚心求教,取长补短,弥补不足。
第八章:讲的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应乐在其中,不羡慕、不贪图不义之财。
文章分别讲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品德修养三个方面的内容?请分别找出相应的句子。
明确:(1)学习态度: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学习方法: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传不习乎? ③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品德修养: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③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④子曰:“贤哉,回也……” ⑤饭疏食,饮水…… 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孔子及其弟子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观点值得我们学习,请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
明确:新知与旧知——孔子认为“温故”可以“知新”。也只有“温故”“知新”的人才能当老师。这里,孔子强调的是“新知”,是那种开拓、创新的精神。
知识与实践——孔子认为“学而时习之”。学了知识要按时去复习,把所学的东西运用到行动上,在实践中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学与思——孔子认为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二者缺一不可。只读书而不通过自己的头脑加以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地空想而不读书,就会感到疑惑。
学与问——孔子主张既学又问,不仅问才能比自己高的人,即使是才能比自己低的人,只要他们在某一方面有一技之长、一得之见,就应该虚心向他们求教,不以为羞耻。
三、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收获。
作业设计
《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海人不倦”“后生可畏”“当仁不让等。你还知道哪些?课外搜集一些,制作成资料卡,与同学分享。
附:板书设计
《论语》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