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散步》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散步》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8-08 09:42: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七年级语文上册
6课、散步

第二单元

新知导入

初读感知
亲情是甘泉,给我们枯干的心
灵以滋润;家庭是港湾,为我们遮蔽一生的风雨。家因为有了深深的爱而温馨,家庭生活因为有了浓浓的亲情而美好。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莫怀戚先生的家。陪同他们一家三代去散步,分享他们之间那浓浓的亲情。
新知导入

文学体裁
散文:是与诗歌 小说 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我国古代把与韵文,骈文相对的散文文章称为“散文”。及除诗 词 曲 赋之外,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都一概称为“散文”。
现代散文用凝练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叙事 记人 状物 写景 说理的文艺性文体。范围广形式多样兼有记叙 描写 议论和抒情等。
特点是“形散神聚”。如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某种抽象的概念,寄寓某种思想感情和生活哲理.
分类:叙事性,抒情性,议论性等。
散步

题目含义:以“散步”为题,交代了本文的主要内容。通过这一事件,叙述了一家四口的故事。


解释题目


“散步“:指为了锻炼或娱乐而随便走走,漫步徘徊,有时也指缓慢步行。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记准字音
霎时

nèn

粼粼
lín
shà
分歧


嫩芽
熬过

拆散


chāi
散步


sàn
散漫
sǎn
áo

词语解释
新知讲解
信服:
熬:

粼粼:
霎时:
分歧:
各得其所:
相信并佩服。
忍受,艰苦支持。文中指母亲又挺过了一个冬天。
形容水石等明净。
极短时间。
(意见、思想)不一致,有差别。
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新知讲解
莫怀戚,作家。1951年生于重庆,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文学系,现任重庆师范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从事文学创作二十余年。
主要作品 : 《透支时代》、《陪都旧事》、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其中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散文《散步》和《家园落日》选在了中学语文课文之中。

作者作品
新知讲解
此文写于1985年,发表于《中国青年报》上。当时莫怀戚父亲去世不久,照料了莫怀戚多年的母亲似乎一下子给抽调了了生活的目标,身体情况变得很复杂。莫怀戚有个弟弟是医生,私下说,莫怀戚母亲处在丧偶综合症中,这是一个微妙的阶段,必须谨慎度过,最不能缺的就是子女的陪伴。同时,作者在和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交流时候发现国外对"孝"也是倍加推崇,因此在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的散步的时候产生了写下这篇文章的念头。

创造背景

整体感知
1、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新知讲解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在田野上散步。
2、有什么不同?有何作用?
写作技巧一:
开门见山,直接叙事。

整体感知
新知讲解

3、通过研读语句,想一想“我”为什么要母亲出来散步?散步时发生了什么矛盾?

母亲:走大路(平顺)
儿子:走小路(有意思)
4、思考“我”是如何对待这个矛盾的?“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决定?
①“我”选择走大路,“我决定委屈儿子”
②考虑到自己陪伴儿子的时间还很长,即使这一次委屈了他,还有长久的日子可以补偿,但“我”能为母亲做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分歧:

研读课文
新知讲解
5、事情的结局是?
温馨和谐、幸福美满
6、通过这件事,你认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
7、说说在“我”、妻子、母亲、儿子四个人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可以各抒己见,主要说明理由。
一家人在田野里温馨地散步

研读课文
新知讲解
“我”
孝敬、稳重、有家庭责任感、讲原则、不宠爱孩子,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文中的“我”是上有老,下有小,要照顾两头的中年男人。在处理家庭矛盾时候,有时可以兼顾两头,但有时无无法兼顾两头。
如文中是走大路还是走小路,无法“两全”,只能顾一头的时候,那么顾那一头呢?
“决定委屈儿子”就是要顾老一头。因为陪伴儿子的时间还长,但父母风烛残年,尽孝心的时间不多。所以这里有个家庭伦理道德准则:上有老,下有下,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一头。

研读课文
新知讲解
A:“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为母亲的身体着想,不把母亲当累赘,硬要母亲出来,在初春的好天气里运动运动,对老年人有好处。
B:“这样,我们在阳光下……背起了儿子。”
“我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中的“慢慢地、稳稳地、仔细这几个词语把我的小心翼翼描写得非常逼真,足以看出我对母亲的体贴关心,惟恐母亲有闪失。
C:四段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珍爱生命,七段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热爱生活。

研读课文
新知讲解
“妻子”
贤良、孝顺、家庭责任感
“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贤良
当“我决定委屈儿子”,妻子没有丝毫的执着;“我蹲下,背起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还 是即使自己行动多不方便,也宠爱孙子;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信赖儿子,尊重儿子;
“但是母亲摸摸孙子的小脑袋,变了主意:走小路吧!”
“母亲”
谦让、疼爱孙子、善解人意

研读课文
新知讲解
“孙子”
调皮、活泼可爱、聪明、听话
“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当“我决定委屈儿子”时,儿子并没有哭闹,对此非常地听话和理解;
家,是一个幸福的摇篮,老人孩子都怡然自乐;
“例如”
8、 请同学根据学习体会和自己的生活体验,以“家”为主题进行仿写句子

研读课文
新知讲解
家,是
一副沉重的担子,需要我们每个人用责任来担当;
家,是
一根生命的链条,老年、中年、幼年,生命就像永远也达不到终点的接力棒,代代相传,繁衍不息。
9、这一家人散步的那一条路,充满了美丽的景色,那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一、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二、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三、展示人物性格;四、推动情节的发展

研读课文
新知讲解
母亲给我们以生命,而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这血脉相连的三代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我”和妻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所以作者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
10、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课堂小结
新知讲解
散步是人们生活中极其平常的休闲方式,可是作者却从中体会到了一股浓浓的亲情,而且这种亲情交织在母子、父子、祖孙三代之间。细腻的笔触,浓浓的情感,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温馨美好的"合家欢乐"图。这不仅是一个视角,也是一个美丽的世界。

课堂小结
新知讲解
文章主旨:
作者通过______这一事件,展开了一家四口祖孙三代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_________的传统美德渗透着肩负重任的中年人对于生活高度的________。

散步
互敬互爱、和睦相处
尊老爱幼
责任感

散 步

母亲:
儿子:

我 、妻子:
整个世界
和睦幸福
板书设计

行文思路


要走大路
尊老爱幼
要走小路

研读课文
课堂作业
1、家庭出现分歧时,文中说:“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其原因是:
⑴ 母亲听我的;⑵ 儿子听我的;⑶ 妻子在外也听我的。
后来“我”决定委屈儿子的原因是:
⑴ 母亲年迈难走小路;⑵ 不愿意一家人分开。
2、“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的意思是:
生活的担子已经从母亲肩上转到了我的肩上,母亲依赖我,就像小时侯我依赖她一样。

研读课文
课堂作业
3、文末一句“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有什么言外之意?请简单说一说。
暗示了人到中年,肩负着赡养父母,抚养孩子的重任,在家庭、社会里都充满了使命感。4、选文反映了一家人之间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家人互敬互爱、相互体谅,家庭氛围和谐、美满。
5、解释句中“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熬”的含义。
忍受,耐苦支持。

研读课文
课堂作业
6、下列句子那些是比喻句,是的在后括号内打“√”,不是的打“×”
(1)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好像我小时侯很听她的话一样。(  )
(2)山这边,梯田里的庄稼,像绿海里卷来的一道道浪头。(  )
(3)像这样的事情还很多。(  )
(4)好像我背上的同他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

×
×
×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