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中国的主要产业 单元检测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中国的主要产业 单元检测试卷(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8-08 11:1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4章 中国的主要产业 单元评估检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 选择题
?1. 央视以“推行生态增产,打造绿色粮仓”为主题,报道了山东省农科院培育瓢虫吞食蚜虫,使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大幅减少,该报道体现了我国农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 ) ①推广生态农业?②走科学兴农的道路?③成功经验可照搬推广?④加大化肥、农药的使用量?⑤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
2. 我国江浙一带人们( )
A.善于生产丝绸
B.饮食有浓烈的“海的味道”
C.有独特的“鱼文化”
D.会产生渠首酒
?
3. 新疆的天然气供应上海适宜采用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海运
B.公路
C.管道
D.铁路
?
4.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读我国油菜、冬小麦、棉花、水稻四种农作物集中产区(阴影区)示意图,回答(1)~(2)题.

(1)四幅分布图与作物集中产区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油菜②冬小麦③水稻④棉花
B.①水稻②冬小麦③茶叶④油菜
C.①棉花②油菜③水稻④冬小麦
D.①棉花②冬小麦③水稻④油菜

(2)我国外向型农业区主要有( )
A.山东半岛和珠江三角洲
B.太湖平原和东北三江平原
C.闽南地区和新疆吐鲁番盆地
D.珠江三角洲和黄土高原
?
5. 我国下述汽车与其产地的搭配,错误的是( )
A.夏利–天津
B.别克–上海
C.红旗–辽宁
D.东风–湖北
?
6. 宋代范仲淹对昔日“八百里洞庭”壮观景象有生动的描绘:“予观夫巴陵胜壮,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阳,气象万千.”回答(1)~(4)题。
将新疆塔里木盆地丰富的能源通过管道输送到东部地区的重点工程是( )
A.西气东输
B.青藏铁路
C.西电东送
D.南水北调
?
7. 下列备选答案中,我国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有( )
A.小麦
B.水稻
C.棉花
D.玉米
?
8. 长江三角洲城市圈的核心是( )
A.南京
B.上海
C.广州
D.杭州
?
9. “同城效应”使李江南父母每天往返于上海的家和苏州的工作地,他们最可能乘坐( )
A.民用航空
B.高速铁路
C.内河航运
D.管道运输
?
10.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一个独特的地区.高原的河谷海拔较低,四季温暖.回答下列三小题.
(3)青藏高原上有一些著名的畜种,其中被称为“高原之舟”的是( )
A.细毛羊
B.牦牛
C.三河马
D.滩羊
?
11. 读“我国三大经济区域”图,回答(1)~(4)题.

(1)三大经济区中位置最北和有“南大门”之称的分别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丙、甲

(2)在自然资源方面,甲、乙、丙三个经济区相比,乙地不占优势的是( )
A.平原广阔
B.河网密布
C.铁煤丰富
D.沿江靠海

(3)城市②、③分别是( )
A.南京、杭州
B.杭州、南京
C.上海、宁波
D.上海、南京

(4)矿产地A及铁路线B分别是( )
A.华北油田、京广线
B.胜利油田、京九线
C.南阳油田、京九线
D.中原油田、京广线
?
12.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途径.结合我国某市居民不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原因的调查统计表,完成(1)~(2)题
原因
换乘不便
等待过长
过于拥挤
不安全
不自由
其它
比重(%)
22.8
27.9
31.2
5.6
10.3
2.2

(1)下列属于公共交通方式的是( )
A.电瓶车
B.自行车
C.步行
D.地铁

(2)为鼓励居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下列措施积极有效的是( ) ①鼓励私家车出行???????????????????②增加公共交通种类 ③公共交通优先通行?????????????????④分散商业网点.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13. 下列商品粮基地,位于湖南省的是( )
A.成都平原
B.江汉平原
C.洞庭湖平原
D.鄱阳湖平原
?
14. 珠江三角洲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地区,依靠独特的地理优势,外向型经济得到迅猛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2)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相比较,二者发展经济都具备的有利条件是( )
A.水资源丰富
B.发达、便利的交通
C.矿产资源丰富
D.国家的优惠政策
?
15. 历史上,九江、芜湖、无锡、长沙成为我国四大“米市”的主要原因( )
A.盛产稻米
B.水运便利
C.经济发达
D.人口稠密
?
16. 青藏和西北地区主要农业生产类型,最主要是( )
A.种植业
B.牧业
C.林业
D.渔业
?
17.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城市是( )
A.广州和深圳
B.东莞和珠海
C.香港和澳门
D.中山和江门
?
18. 东营市迄今为止单位里程造价最高的城市道路,也是设计施工难度最大的城市道路–南一路快速路(华山路至西一路)即将通车。路线全长7.29km,东西纵贯东营中心城。以往,东西中心城区间的日常通勤或商务交通主要依靠北一路、黄河路,按平均时速40km/h计算,交通费时约40分钟左右。南一路快速通道设计后,路段平均车速能够达到60~80km/h,通行时间能够缩短约40%~50%.有关南一路修建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缓解黄河路等道路的交通压力?②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效率 ③加强东西城功能组团的联系?④促进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
19. 西北地区成为我国最大的天然牧场和畜牧业基地的原因是( )
A.牧草质量好,载畜量高
B.牧畜种类多;畜种优良
C.有广阔的温带草原和山地牧场
D.位于季风区范围内,降水均匀
?
20. 读我国主要工业基地分布图,完成(1)~(2)题.

(1)我国四大工业基地按纬度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辽中南、长江三角洲、京津唐、珠江三角洲
B.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辽中南
C.辽中南、京津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D.京津唐、辽中南、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2)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特点是( )
A.都靠近原料、燃料生产基地
B.都集中在广大的内陆地区
C.沿海和内陆均衡分布
D.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
21. 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青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口稀疏
B.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标志着我国不再实行计划生育
C.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满族
D.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西南和西北地区
?
22. 下列四幅图,表示我国森林资源分布图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
23. 下列工业基地中,位于最北端的是( )
A.沪宁杭工业基地
B.辽中南工业基地
C.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D.京津唐工业基地
?
24. 如图中序号与铁路干线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宝成线、②京广线、③京九线、④京沪线
B.①宝成线、②焦柳线、③京九线、④京沪线
C.①陇海线、②京广线、③京九线、④京沪线
D.①陇海线、②京九线、③京九线、④京沪线
?
25. 有关我国畜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的高原地区
B.内蒙古牧区的代表畜种是骆驼和细毛羊
C.西藏牧区的代表畜种是藏羚羊、野驴、牦牛等
D.我国的牧区多分布在季风区
?
26. 下列不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带的是( )
A.环渤海
B.江汉平原
C.长江三角洲
D.珠江三角洲
?
27. 我国东北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A.棉花
B.小麦
C.大豆
D.甘蔗
?
28. 被称为现代工业的“血液“,在我国是第二大能源的是( )
A.煤
B.石油
C.核
D.水
?
29. 以下地区中,不属于高新技术密集区的是( )
A.环渤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
C.西部地区
D.珠江三角洲
?
30. 旅游业属于一项综合性的( )
A.商业
B.服务行业
C.流通行业
D.加工行业
二、 填空题
?31. 受自然条件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农业生产以________业为主,西部地区以________业为主.
?
32. 人们把利用________、________等生物生长发育规律,通过________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
?
33. 林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部,其中________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草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部和________部.
?
34. 读“我国南水北调部分路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南水北调的中线是从长江干流上的三峡水利枢纽引水经过长江的支流________,再北上到达北京.它沿途跨过黄河,沿________山麓,经过________平原.

(2)南水北调的东线是将________运河作为长江水北上到达京津的输水通道.

(3)我国建设南水北调工程的目的是解决________和________地区的缺水问题.

(4)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规律是________.解决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措施是________.
?
35. 黄河流域是我国________开发的重要工业带,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分布在沿________地区.
?
36. 人们把________形象的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其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
?
37. 将下列工业基地与其所在省区配对组合. A、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B、平顶山煤炭工业基地 C、鸡西煤炭工业基地????????D、克拉玛依油田 ①黑龙江省????②河南省???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④四川省 答:A配________?????B配________????C配________????D配________.
?
38. 读图,回答问题.

(1)H所在省的邻国是________.K所在省的主要地貌特征是________. D所在省的温度带是________. E处表示的特色旅游区是________.

(2)图中数码代表的铁矿产地名称是:②________.

(3)河流B下游出现“地上河”的原因是________.

(4)山脉M是________.它的北侧是________盆地.

(5)铁路线F是________线,沿此铁路线从北往南旅行,沿途能见到的景观变化是________. A.一望无际的平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深秋时节,沿途树木变化:树叶常绿→树叶枯黄→树叶全部脱落 C.旱地麦浪如金,苹果、梨子初上枝头→河湖众多,鱼池、荷塘、稻田随处可见 D.阳春三月,沿途见到车站中人群的服装在变多变厚,沿途的传统建筑的屋顶坡度逐渐变小.
?
39. “一带一路”分别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屹立于世界的领导地位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读图回答下列问答。
(1)2月1日某中国商船沿“海上丝绸之路”开始了商贸之旅:在途经甲地补给物资时,遇到了很多中国游客,该地吸引中国游客的优势条件是:________。

(2)船队行至乙地补给时,看到当地居民多穿白色长袍,他们大多信仰________(宗教),当地及东邻的波斯湾沿岸地区“水比油贵”的原因是:________。

(3)由连云港通往鹿特丹的鄂“新亚欧大陆桥”这一陆上通道,从连云港到西安的铁路干线是________线,在开往鹿特丹的途中经过的A和B两地气候差异显著,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

(4)“陆上丝绸之路”的“中欧班列”从国内出发了:满载藏毯、枸杞、青稞酒的集装箱整装待发,这批货物最有可能从哈尔滨、苏州、西宁三个城市中的________(城市)出发的。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4章 中国的主要产业 单元评估检测试卷
一、 选择题
1.
【答案】
A
【解析】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约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1/3.因此,“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2.
【答案】
A
【解析】
“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人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状况.我国江浙一带气候温暖湿润,有栽桑养蚕的历史,丝绸业闻名世界.
3.
【答案】
C
【解析】
交通运输业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促使客、货沿特定路线实现空间位移的物质生产部门.交通运输业的运输方式有公路、铁路、海洋、航空和管道等.
4.
【答案】
A
A
【解析】
中国经济作物种类繁多,有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饮料作物、药用作物等.有些经济作物只能生长在热带地区,通常被称为热带作物.经济作物通常具有经济价值高、种植技术要求高、商品率高等特点.
“外向型农业”是指以出口创汇为主体的农业,所生产的农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这就要求具有与国际农产品市场需求变化相适应的生产基地、技术支持、运作机制和服务体系.
5.
【答案】
C
【解析】
长春素有我国的汽车城,是我国汽车工业的摇篮.
6.
【答案】
A
【解析】
“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管道,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至上海.全线采用自动化控制,供气范围覆盖中原、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
7.
【答案】
B
【解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业生产发展较快.目前,中国的谷物、肉类、籽棉、油菜籽、茶叶、水果等农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1位;谷物人均占有量接近世界平均水平,棉花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8.
【答案】
B
【解析】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也是科技、教育、商业和金融贸易中心之一,上海港是世界著名大港之一,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9.
【答案】
B
【解析】
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中国铁路运输的地位尤为突出.纵横交错的铁路分布全国各地,并与公路、河道、航空港相连,构成了全国交通运输网的骨架.
10.
【答案】
B
【解析】
中国西部、北部草原辽阔,牧场宽广.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是中国的四大牧区,这里的许多地方水草肥美,适宜放牧,具有悠久的畜牧业生产历史.
11.
【答案】
B
C
D
B
【解析】
甲是环渤海经济区,乙是长江三角洲,丙是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沪宁杭(长江三角洲)是上海、南京、杭州的通称.其中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城市,主要有机械、钢铁、纺织、电子等综合性工业部门.沪宁杭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工业基础和科技力量雄厚,消费市场广阔,水陆交通便利等,不利条件是煤铁资源缺乏.
沪宁杭(长江三角洲)是上海、南京、杭州的通称.其中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城市,主要有机械、钢铁、纺织、电子等综合性工业部门.
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的名称及特点是:沪宁杭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京津唐是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辽中南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是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都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12.
【答案】
D
B
【解析】
公共交通泛指所有收费提供交通服务的运输方式,也有极少数免费服务.公共交通系统由道路、交通工具、站点设施等物理要素构成,在一些场合中,公共交通同义于公共运输.
“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13.
【答案】
C
【解析】
我国的九大商品粮生产基地是:松嫩平原、成都平原、江汉平原、太湖平原、三江平原、珠江三角洲、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淮地区.
14.
【答案】
B
【解析】
依据我国主要工业基地的优越条件来解答此题.
15.
【答案】
B
【解析】
“米市”的形成要有两大因素:一是地处出产大米的中心位置,有广泛的大米来源,便于集中;二是运输便利,水陆交通发达,古时候尤其着重于水路运输.
16.
【答案】
B
【解析】
中国西部、北部草原辽阔,牧场宽广.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是中国的四大牧区,这里的许多地方水草肥美,适宜放牧,具有悠久的畜牧业生产历史.
17.
【答案】
A
【解析】
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很多地方是侨乡,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该地区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政策的优惠及人文因素的优势,重点发展了外向型经济.
18.
【答案】
C
【解析】
依据材料解答即可。
19.
【答案】
C
【解析】
西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牧场和畜牧业基地,其原因是牧畜种类多,畜种优良;牧草质量好,载畜量高;有广阔的温带草原及山地牧场,其中西北地区的内蒙古牧区是我国最大的牧场,该牧区经过多年的建设,目前90%以上的牧户实现了定居轮牧,90%以上的牲畜实现了棚圈化.
20.
【答案】
C
D
【解析】
辽中南工业基地位于渤海湾北环和黄海的西北岸,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其发展重工业的优势条件是:工业开发早,基础好,煤、铁、石油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等;不利条件是:水资源不足、污染严重等.本区的主要工业有:鞍山–本溪的钢铁工业、沈阳的机械工业、大连的造船工业和石油加工工业、抚顺的石油化工等.
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其共同特点有:位于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人口密集;农业基础较好;信息技术先进,科学技术水平高等.
21.
【答案】
A
【解析】
(1)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本区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 (2)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2.
【答案】
A
【解析】
我国的三大林区是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和东南林区,其中最大的天然林区是东北林区,第二大天然林区是西南林区,东南林区是人工林区.
23.
【答案】
B
【解析】
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是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其中沪宁杭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京津唐是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辽中南是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是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24.
【答案】
C
【解析】
我国现已形成一个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铁路网.南北向干线有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等;东西向干线有滨洲-滨绥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昆线等.
25.
【答案】
A
【解析】
我国有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属于温带草原牧场,主要的牲畜是三河牛、三河马;新疆牧区,属于山地牧场,主要的牲畜是细毛羊;青海和西藏牧区,属于高寒牧场,主要的牲畜是牦牛和藏绵羊.
26.
【答案】
B
【解析】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这三个地区工业基础好,科技水平、人才、交通等条件比较优越,特别是有适合发展高技术产业的相对集中的大中城市,所以已初步形成高技术产业带.
27.
【答案】
B
【解析】
小麦是我国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主要分布于秦岭淮河的以北区域,一般以长城为界,以北大体为春小麦,以南则为冬小麦.主要产区为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等地.
28.
【答案】
B
【解析】
能源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既是世界能源资源大国,也是世界能源生产大国.加速发展能源工业,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
29.
【答案】
C
【解析】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初步形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等各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带.
30.
【答案】
B
【解析】
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服务行业.旅游业务要有三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他们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二、 填空题
31.
【答案】
种植,畜牧
【解析】
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水、热、光等气候条件,再配合各地不同的地形、土壤、水源等条件,使各地形成了不同的自然环境.而各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对各地农业生产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32.
【答案】
动物,植物,人工培育
【解析】
农业是指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产业部门,是以土地资源为生产对象的部门.它是通过培育动植物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
33.
【答案】
东北,西南,东南,东北,内蒙古的东,青藏高原的东部与南
【解析】
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然而,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
34.
【答案】
汉江,太行山,华北
京杭
华北,西北
夏季多,冬春少,修建水库
【解析】
兴修水利工程,能在相当程度上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的推进、工农业的发展,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仍然十分严重.我国有半数以上的城市缺水,而水资源污染会使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南方湿润地区的一些城市,由于水资源污染也成为缺水城市.
35.
【答案】
煤炭,黄河中游
【解析】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分布极不均衡.我国煤炭资源在地理分布上的总格局是北富南贫,而且主要集中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贵州、宁夏等6省(自治区),内蒙古的东胜、山西的大同、陕西的神府等都是我国大型的煤炭工业基地.
36.
【答案】
交通运输业,铁路运输
【解析】
现代交通运输指的是使用飞机、火车、汽车等工具的运输,交通运输形象地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37.
【答案】
④,②,①,③
【解析】
我国的工业部门有煤炭工业、石油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纺织工业等.
38.
【答案】
朝鲜,千沟万壑,地表破碎,亚热带,西双版纳
攀枝花铁矿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带着大量的泥沙进入下游,下游游荡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河床高出两岸地面,形成地上河
昆仑山,塔里木
京九,C
【解析】
认真读图,据图中字母的位置解答即可.
39.
【答案】
距离中国最近、具体方便;有丰富的热带自然景观;华人华侨多,语言沟通方便
伊斯兰教,石油资源丰富,水资源匮乏
陇海,海陆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