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 第一章 地球 单元检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 选择题 ?
1. 地球的形状是( )
A.正圆球
B.圆形
C.天圆地方
D.不规则球体
?
2. 你在用乒乓球制作小地球仪时,地轴与水平面的夹角应为( )
A.
66.5
°
B.
23.5
°
C.
60
°
D.
90
°
?
3. 地球自转的中心是( )
A.太阳
B.月亮
C.地轴
D.没有中心
?
4. 表示经线的是图中的( )
A.??
B.??
C.??
D.??
?
5. 首次证明地球是球体的历史事件是( )
A.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B.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C.哥白尼的“日心说”
D.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
?
6.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相同的是( )
A.方向
B.周期
C.绕转中心
D.产生的地理现象
?
7. 下列关于地球大小的数据,正确的是( )
A.表面积5.1万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
B.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C.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
D.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约8万里
?
8. 下列能说明地球是球体形状的是( )
A.卫星照片
B.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C.水往低处流
D.魏格纳环球航行
?
9. 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颗美丽的星球,披着蓝色的面纱,载着无数的生灵,环绕着太阳在不断地转动,这颗星球是( )
A.水星
B.月球
C.地球
D.土星
?
10. 本初子午线又称“首子午线”或“零子午线”,是地球上计算经度的起算经线.据此回答:关于本初子午线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
B.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C.本初子午线是一个圆
D.是零度经线
?
11. 下列选项中,有关地球大小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B.地球赤道半径为6371千米
C.地球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D.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
12. 有关地球的形状、大小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5371千米
B.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C.赤道长约6317千米
D.0°纬线叫本初子午线
?
13. 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其转动方向正确的是( )
A.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B.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C.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D.从赤道上空看,地球仪按自东向西方向旋转
?
14. 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修成正果.这天,佛祖召见悟空,说土行孙要与他比试本领.闲来无事的悟空高高兴兴地来到了西天.请你结合材料,帮悟空解决第(1)~(2)题.
(1)悟空与土行孙商定,两人从西天出发到地球的另一面去,谁的速度最快,谁就得胜.土行孙钻入地底,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来到目的地.过了一会儿,孙悟空才气喘吁吁地赶来:“你怎么比我快?”土行孙说:“我比你距离近啊!”聪明的同学们,你能告诉悟空,土行孙遁地而行的距离是多少吗?( )
A.十万八千里
B.6?371千米
C.12?742千米
D.4万千米
?
15.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认识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①球体?②赤道略鼓两极略扁的椭球体?③天圆地方.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③①②
D.④②①
?
16. 某地往东是东半球,往西是西半球,往北是北半球,往南是南半球,该地位于( )
A.
20
°
??,
20
°
??
B.
20
°
??,
0
°
C.
160
°
??,
0
°
D.
160
°
??,
20
°
??
?
17. 下列关于地球仪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制成的
B.地轴实际上是存在的
C.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
D.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叫两极
?
18. 关于北极圈和南极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极圈和北极圈会同时出现极昼现象
B.南极圈和北极圈会同时出现极夜现象
C.当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时,北极圈会出现极夜现象
D.南极圈和北极圈都有太阳直射现象
?
19. 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经纬线都平分地球
B.纬线有180条,经线 360条
C.所有的经线都等长
D.每条经纬线都自成圆圈
?
20. 由湖南地图出版社与湖北省测绘学会共同编制的竖版《世界知识地图》是对传统横版《世界地图》的一种突破,这意味着使用了400多年的横版地图不再“一统天下”,在地图制图领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换个角度看世界,根据如图,回答(1)~(3)题.
/
(1)图中甲点的经纬度位置是( )
A.
0
°
,
105
°
??
B.
0
°
,
105
°
??
C.
0
°
,
75
°
??
D.
0
°
,
75
°
??
(2)甲点位于上海的( )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3)换个角度看世界,是哪位科学家观察世界地图之后引发了思考并提出“大陆漂移假设”的( )
A.麦哲伦
B.哥白尼
C.哥伦布
D.魏格纳
?
21. 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以下有关地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地球是一个椭球体
B.地球内部可分为地壳和地幔两层
C.火山和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
D.流水、风力、冰川等是影响地形的外力作用因素
?
22. 判读如图两幅图;有关????两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点在??点的西北方向,????都在西半球
B.??点在??点的东南方向,??在南半球,??在北半球
C.??在??的西北方向,??在西半球,??在东半球
D.??在??的西南方向,??在北半球,??在南半球
?
23. 读图,完成(1)~(3)题.
/
(1)下面四条纬线中,最长的是( )
A.0度纬线
B.北纬40度纬线
C.南纬20度纬线
D.南纬66.5度
(2)图中本初子午线是( )
A.??线
B.??线
C.??线
D.??线
(3)图中构成东西半球分界线的两条经线是( )
A.??线和??线
B.??线和??线
C.??线和??线
D.??线和??线
?
24. 读图经纬网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地经纬度为(
170
°
??,?
60
°
??)
B.甲、乙、丙、丁四地中,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寒带的是丁
C.地球自转一周时,甲、丙、丁三地中经过距离最长的是丙
D.丙地位于乙地的西南方向
?
25. 极点的纬度是( )
A.
90
°
B.
66.5
°
C.
23.5
°
D.
0
°
?
26. 下列说法中,可信的是( )
A.在野外用手表定向时,时针总是指向北方
B.从赤道向北,不改变方向,可以回到原地
C.自地球上的任何一点,向正东行都可再回到原地
D.站在澳大利亚的草原上看北极星非常美丽
?
27. 下列关于地球仪说法错误的是( )
A.地球仪有两个极点
B.地球仪上的经纬线事实就存在的
C.地球仪绕一根轴转动,这根轴是根假象的轴
D.为了了解地球的全貌,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仪
?
28. 下列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公转产生昼夜更替
B.运动周期相同
C.自转产生昼夜长短变化
D.运动方向相同
?
29. 下列地点中,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是( )
A.
20
°
??,
0
°
B.
0
°
,
26
°
??
C.
165
°
??,
17
°
??
D.
19
°
??,
15
°
??
?
30. 贝贝和明明从
31
°
??,
113
°
??的学校出发,沿东经
113
°
经线,同时分别向南向北出发,若方向不变,那么( )
A.他们可能在赤道相遇
B.他们永远不能相遇
C.他们可能在南极点相遇
D.他们可能在
31
°
??,
113
°
??相遇
二、 填空题
?
31. 热带与南温带之间的分界线叫________,是________的最南界线.
?
32. 低纬度大致在________?至________?之间,中纬度在________至________之间.
?
33. 读图,回答问题
/
(1)写出??、??两省名称:??________,??________
(2)??省(区)人民政府所在地是________;??省(区)简称是________.
(3)图中北回归线穿过的岛屿是________岛.
(4)在??、??、??、??四个省区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________,民族个数最多的是________.
(5)图中的人口地理界线的两个端点是________和________.
?
34. 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做________它指示________??方向.
?
35. 如图是表示经纬的图示,你能读懂吗?
/
(1)区域????位于东西半球的________半球,属于________气候.
(2)区域???是我国们中国的某一地区,你认为这里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经济作物是________(各填一种).
(3)区域???位于南北半球中的________半球.你推断一下??地的气候可能是________.
?
36. 地球的形状是________.赤道长________千米.
?
37.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
(1)该图所示为东西半球中的________半球.?????????????????????
(2)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它的经度是________,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它的名称是________.
(3)图中??、??、??、??、??五个位置,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所在位置
(4)图中,??点在??点的________方向
(5)写出??点的经纬度________.
?
38. 读两幅图,完成下面问题.
/
(1)??、??、??三点位于地球上五带中的热带的是________,一年中太阳直射两次的是________点.
(2)??点的纬度是________,一天中,??、??两点先看到太阳的是________点.
(3)当太阳直射??点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________处,此时北极圈内会出现________现象.
(4)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乙处时,北半球处在________季,南半球处在________季.
(5)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的丙处时,时间正值公历________月________日前后,是________(节气),太阳直射在________(纬线).
(6)地球由公转轨道的丙处向丁处运动过程中,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半球(填“南”或“北”),并向________(填“南”或“北”)?方向移动,于都县的白昼将逐渐变________(填“长”或“短”),获得的太阳光热也将逐渐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
39.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_,自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____,也就是1天.地球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_,公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____,也就是1年.
?
40.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点的经纬度是(________、________)
(2)??、??、??三点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________点,位于南半球的是________点,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_点,
(3)从低、中、高纬度看,??点在________纬度;???点在________纬度。
(4)经线指示________方向(填“东西”或“南北”),??点在??点的________方向;??点在??点的________方向。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 第一章 地球 单元检测试卷
一、 选择题
1.
【答案】
D
【解析】
通过精确测量发现,赤道半径大约是6378千米,极半径大约是6357千米,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地球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所以说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
【答案】
A
【解析】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成
66.5
°
的固定倾角.
3.
【答案】
C
【解析】
地球自转,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着一个地方太阳辐射的强度.人们在经历昼夜更替的同时,也感受着天气的变化.
4.
【答案】
D
【解析】
在地球仪表面,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经线.
5.
【答案】
B
【解析】
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6.
【答案】
A
【解析】
地球有两种重要的运动方式:自转和公转.
7.
【答案】
C
【解析】
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8.
【答案】
A
【解析】
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9.
【答案】
C
【解析】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样都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为一年,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季节的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10.
【答案】
D
【解析】
本初子午线是一条特殊的经线,其经度是
0
°
,该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该经线是一条穿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
20
°
??和
160
°
??组成的经线圈为界.
11.
【答案】
B
【解析】
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12.
【答案】
B
【解析】
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13.
【答案】
C
【解析】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在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方向,在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方向.
14.
【答案】
C
【解析】
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15.
【答案】
C
【解析】
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16.
【答案】
B
【解析】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东西半球分界线是
20
°
??和
160
°
??组成的经线圈,
20
°
??以东、
160
°
??以西为东半球,
20
°
??以西、
160
°
??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
0
°
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17.
【答案】
B
【解析】
地球仪是指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制作地球仪的目的是:更方便地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表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18.
【答案】
C
【解析】
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
23.5
°
???
23.5
°
??,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
23.5
°
???
66.5
°
??,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
66.5
°
???
90
°
??,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
23.5
°
???
66.5
°
??,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
66.5
°
???
90
°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
19.
【答案】
C
【解析】
在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经线和纬线;经线的形状是半圆,指示南北方向,纬线的形状是圆圈,指示东西方向;经线和纬线垂直相交构成经纬网。
20.
【答案】
D
D
D
【解析】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表示.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表示.
大陆漂移假说是20世纪初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大约两亿年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形成现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
21.
【答案】
B
【解析】
通过精确测量发现,赤道半径大约是6378千米,极半径大约是6357千米,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地球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所以说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2.
【答案】
A
【解析】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23.
【答案】
A
B
A
【解析】
纬线是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并与经线垂直,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也称子午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都呈半圆状且长度相等;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在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经线,为了区分各条经线,人们给它们标了度数,叫经度.经度的变化规律为:以本初子午线为界,向东向西度数逐渐增大到
180
°
.
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经度之和为
180
°
),都组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东经
180
°
和西经
180
°
,实际上重合为一条经线,即
180
°
经线.国际上习惯用
20
°
??和
160
°
??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因为这个经线圈基本上是从海洋通过,避免了以
0
°
和
180
°
经线划界,将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分隔在两个半球上.
24.
【答案】
B
【解析】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表示;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25.
【答案】
A
【解析】
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
0
°
纬线)为起始线,向北向南各分了
90
°
.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北度数越大,北极是北纬
90
°
,赤道向南度数越大,南极是南纬
90
°
.
26.
【答案】
C
【解析】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做经线,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27.
【答案】
B
【解析】
地球仪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它形象直观,能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昼夜长短变化、四季形成等自然现象.
28.
【答案】
D
【解析】
地球有两种重要的运动方式:自转和公转.
29.
【答案】
B
【解析】
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20
°
??和
160
°
??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20
°
??经线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
160
°
??经线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
0
°
?
30
°
为低纬度,
30
°
?
60
°
为中纬度,
60
°
?
90
°
为高纬度.
30.
【答案】
B
【解析】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表示。
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10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30分 )
31.
【答案】
南回归线,太阳直射
【解析】
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
32.
【答案】
0
°
,
30
°
,
30
°
,
60
°
【解析】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
0
°
?
30
°
为低纬度,
30
°
?
60
°
为中纬度,
60
°
?
90
°
为高纬度.
33.
【答案】
云南省,西藏自治区
乌鲁木齐,黑
台湾
??,??
黑河市,腾冲县
【解析】
读图可得,??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云南省,??是黑龙江省,??是西藏自治区.
34.
【答案】
纬线,东西
【解析】
纬线: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并与经线垂直,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也称子午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35.
【答案】
东,热带
水稻,油菜
北,温带大陆性气候
【解析】
图示中横坐标表示的度数是经度,纵坐标表示的度数是纬度,从交点向东经线的度数变大是东经,交点向西经线的度数变大是西经,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西经
20
°
和东经
160
°
组成的经线圈为界,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20
°
??→
0
°
→
160
°
??,西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160
°
??←
180
°
←
20
°
??;从交点向北纬线的度数变大是北纬,北纬属于北半球.五带的划分范围是:纬度小于
23.5
°
属热带,纬度在
23.5
°
?
66.5
°
之间的属于温带,纬度在
66.5
°
?
90
°
之间属于寒带.
36.
【答案】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4万
【解析】
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37.
【答案】
东
20
°
??,赤道
??
正西
20
°
??,
20
°
??
【解析】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表示.
38.
【答案】
??,??
23.5
°
??,??
甲,极昼
秋,春
12,22,冬至日,南回归线
南,北,长,增加
【解析】
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
39.
【答案】
自西向东,24小时,自西向东,365天
【解析】
地球有两种重要的运动方式: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着一个地方太阳辐射的强度.人们在经历昼夜更替的同时,也感受着天气的变化.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
66.5
°
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40.
【答案】
60
°
??,
40
°
??
??,??,??
中,低
南北,正南,东南
【解析】
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
20
°
??和
160
°
??组成的经线圈为界,东半球的经度范围为
20
°
??→
0
°
→
160
°
??,西半球的经度范围为
160
°
??←
180
°
←
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