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地图
一、选择题
1.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千米, 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
A.?1:10????????????????????????????B.?1/10????????????????????????????C.?1:10000????????????????????????????D.?1:1000000
2.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的地图是(? )
A.?等高线地形图???????????????????B.?分层设色地形图???????????????????C.?地形剖面图???????????????????D.?卫星成像图
3.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哪五种基本类型(??? )
A.?平原、山谷、盆地、鞍部、丘陵?????????????????????????B.?高原、平原、丘陵、山地、盆地C.?山谷、山脊、山顶、鞍部、陡崖?????????????????????????D.?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平原
4.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绿色一般表示( )
A.?海拔较高的山地????????????B.?深度较大的海洋????????????C.?海拔较低的平原????????????D.?深度较小的大陆架
5. 家住北京的畅畅计划暑假期间乘火车来呼伦贝尔看草原,为此畅畅准备了四幅地图,其中对畅畅这次出行没有明显帮助的是( )
A.?中国地形图???????????B.?中国铁路分布图???????????C.?呼伦贝尔市交通图???????????D.?呼伦贝尔市景点导游图
6.下列比例尺中最小的是
A.?二百万分之一????????????????B.?1:20000????????????????C.?1/200000????????????????D.?图上1厘米代表实距100km
7.下列地图中,能够最直观反映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陡缓的是(??? )
A.?等高线地形图??????????????????????B.?分层设色地形图??????????????????????C.?地形部面图??????????????????????D.?政区图
8.在下面的等高线地形图上,表示山脊的是( )
A.????????????????????B.????????????????????C.????????????????????D.?
9.下列四幅地图,图幅大小相同,则比例尺最小的是(??? )
A.?世界地图???????????????????????????B.?亚洲地图???????????????????????????C.?新疆地图???????????????????????????D.?中国地图
10.有一幅破损的地图,标注比例尺的地方被撕掉了,有一位聪明的同学选择了两个城市量了一下图上距离是2.5厘米,又从网上查出两城市实际相距约1 00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大约是( )
A.?1:400 000???????????????????B.?1:4 000 000???????????????????C.?1:40 000 000???????????????????D.?2.5:1 000
11.运用地图最早的国家是(??? )
A.?希腊?????????????????????????????????????B.?中国?????????????????????????????????????C.?法国?????????????????????????????????????D.?印度
12.云南省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势起伏大,最高梅里雪山主峰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最低在河口县南溪河与元江汇合处,海拔76.4米,两地相对高度达()
A.?6740米?????????????????????????????B.?6663.6米?????????????????????????????C.?76.4米?????????????????????????????D.?6816.4米
13.教室里贴有4幅大小一样的地图,按比例尺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①世界地图??? ②中国地图? ③山东地图??? ④济南地图.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②④③???????????????????????????D.?④③①②
14.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指(??? )
A.?南?????????????????????????????????????????B.?北?????????????????????????????????????????C.?东?????????????????????????????????????????D.?西
15.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平原的颜色一般是(??? )
A.?绿色?????????????????????????????????????B.?黄色?????????????????????????????????????C.?蓝色?????????????????????????????????????D.?红色
16.广东省云髻山是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东江发源地,主峰海拔1434米,它与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4米)的相对高度是( )
A.?7410米??????????????????????????????B.?7210米??????????????????????????????C.?7010米??????????????????????????????D.?10278米
17.甲地海拔为8848米,乙地海拔为﹣400米,则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
A.?8448米???????????????????????????????B.?8848米???????????????????????????????C.?9248米???????????????????????????????D.?400米
18.图上1cm代表实际距离30km,则该图的比例尺是(??? )
A.?1:3000000???????????????????????????B.?1:3000???????????????????????????C.?1:30???????????????????????????D.?1:30000
19.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局部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从D点可以直接看到E点??????????????????????????????????????B.?F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强降雨时居民区乙可能受到泥石流威胁C.?N处适合种植最有特色的经济作物可能是棉花??????????D.?陡崖M最上端的海拔高度不会超过400米
20.我国北方地区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决定周末到学校附近山区进行野外考察,下面为该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据所学知识完成小题:
(1)假如在图中某地宿营,一般不能选择甲处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鞍部,地形复杂???????????????????????????????????????????B.?位于山脊,风力强大C.?位于河谷,山洪威胁大???????????????????????????????????????D.?位于陡崖,山石崩塌威胁大
(2)对该地区的野外考察,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山顶的海拔在900米以上?????????????????????????????????????B.?乙处可能会发育河流C.?甲处陡崖相对高度小于100m??????????????????????????????D.?丙处位于山谷,坡度大
二、综合题
21.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如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2)A地与D地的相对高度约为________米;同一时间测得A、D两地的气温相比,________地气温更高。
(3)C地位于D地的________方向;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约2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________千米。
(4)某徒步旅行者在此山区迷路,当他发现一条小溪时,果断沿着小溪向下游前进,摆脱困境。请解释这种做法的合理性:________。
22.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比例尺改为数字式是1∶________,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________米。图中等高线的等高距是________米。
(2)假设用直尺测量一下,量得甲、乙两山峰的图上距离为5厘米,则两者之间的实地水平距离为________米。
(3)甲山峰在乙山峰的________方向。
(4)图上表示高度的数字,指的是________。
(5)若乙山峰的海拔495米,那么乙山峰与B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米。
(6)如果从A、B两地分别爬上甲、乙两山顶,则从________地爬山要容易些。
23.如图为“我国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形部位名称:①________; ②________.
(2)读图可知,度假村甲的海拔高度约为________米,甲村位于A山的________(方向).
(3)图中乙村计划从河流中引水,让河水由高到低,自己流进农田,灌溉庄稼.③、④两条引水路线中合理的是________.
(4)旅游公司准备开发新的旅游项目﹣﹣攀岩.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请你选择合适的地点:________(在A、B、C、D中选择一处),该处是________(填地形部位名称).
2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山的海拔是________米,甲山比乙山低________?米.
(2)B处与H处相比,坡度较缓的是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3)A处为________,G 处为________.
(4)图中的等高距为________.
(5)甲山在乙山的________方向.
25.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将下列地形名称的代号填在图中适当位置。A鞍部 ????B陡崖 ????C山脊????? D山谷 ????E小河
(2)图上的比例尺是1:________,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________千米。
(3)甲乙两山顶的图距为________厘米,实地距离为________千米。
(4)甲山在乙山的________方向,甲乙两山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米。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分析】10千米=1000000厘米。把文字式比例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千米,改写成数字式比例尺为:1/1000000。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比例尺的含义,理解计算即可。
2.【答案】C
【解析】【分析】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地形剖面图指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面地势起伏状况和坡度的陡缓,因此为了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得用到地形剖面图。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地图的选择及地形剖面图的应用,属于基础运用类题目,难度不大,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地图的用途加以区分。
3.【答案】B
【解析】【分析】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陆地表面的地形多种多样,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故B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陆地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名称,牢记即可。地形特征主要从海拔和相对高度(起伏大小)两方面来描述。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丘陵海拔较低,有起伏但坡度比较和缓;盆地周围高、中间低;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高原海拔较高,地面起伏小,边缘陡峻。
4.【答案】C
【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低山丘陵,棕褐色表示高山和高原,白色表示雪山.在不同的等深线之间,着上深浅不同的蓝色,可以用来表示海底的深度.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绿色越浓,表示地势越低;棕褐色越深,表示地势越高.故选:C.【点评】在等高线和等深线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白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5.【答案】A
【解析】【分析】地图的家族非常庞大,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不同的地图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家住北京的畅畅计划暑假期间乘火车来呼伦贝尔看草原,中国铁路分布图、呼伦贝尔市交通图、呼伦贝尔市景点导游图,都为他提供了很大帮助。根据题意。故选:A【点评】依据地图的种类和作用来解答此题。此题考查如何运用地图,属基础题。
6.【答案】D
【解析】【分析】比例尺是一个分式,分母越大,分数值就越小,图上1厘米代表实距100km表示的数字比例尺是1:10000000,所以D、图上1厘米代表实距100km比例尺最小。
7.【答案】C
【解析】【分析】地形剖面图能直观地表示地面沿某一方向地势起伏和坡度陡缓.地形剖面图指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面地势起伏状况和坡度的陡缓.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地形剖面图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8.【答案】A
【解析】【分析】读图可得,A图所示的是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B图所示的是盆地(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C图所示的是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D图所示的是山顶(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根据题意,结合选项.故选:A.【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
9.【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范围、内容详略的关系。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重点内容。解:图幅相同的地图,范围越大,其比例尺越小,表示内容越简略。世界地图、亚洲地图、新疆地图、中国地图所表示的范围大小不同,其中世界地图的范围最大,所以比例尺最小。故选:A。【点评】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10.【答案】C
【解析】【分析】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把实地距离换算成厘米,1000千米等于100000000厘米,比例尺= = =.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的应用.
11.【答案】B
【解析】【分析】马王堆三号汉墓的三幅彩色丝织地图是在中国的湖南长沙发现的,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彩色地图.解:马王堆帛地图是1973年在中国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三幅地图.三幅地图为地形图、驻军图和城邑图,均绘在帛上,故名.约为公元前168年以前作品,为中国发现最早的地图,也是保存至今世界上最早的地图.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简单,熟练记忆即可.
12.【答案】B
【解析】【分析】相对高度是指任意两点之间的垂直距离。最高梅里雪山主峰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最低在河口县南溪河与元江汇合处,海拔76.4米,两地相对高度达6663.6米=6740米-76.4米。【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地势: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地形: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形状的总称。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等高线之间互相平行,距离(即等高距、高差、相对高度)相等。等高距:等高线之间的距离(只能是相对高度)。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彩色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黄绿色表示丘陵或山地,黄色或褐色表示高原,蓝色表示海洋。
13.【答案】B
【解析】【分析】四幅地图的范围由大到小排列为: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山东地图>济南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所以比例尺由大到小排列为:济南地图>山东地图>中国地图>世界地图.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14.【答案】B
【解析】【分析】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指北。【点评】 本题还可以考查地图其它两种定向法:一般地图定向法和经纬网定向法。
15.【答案】A
【解析】【分析】一般在地形图上,高原和山地一般用黄色表示,海拔越高颜色则越深,高原一般是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而海拔在500以下,地势起伏较大的是丘陵;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的是平原,用绿色表示,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地图运用的有关知识.
16.【答案】A
【解析】【分析】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云髻山主峰海拔1434米,它与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4米)的相对高度是:8844米—1434米=7410米。故选:A【点评】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
17.【答案】C
【解析】【分析】据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含义,列式计算:8848﹣(﹣400)=9248米。故选:C【点评】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题目中两个高度都是海拔。此题为基础性题目,难度不大,需要了解清楚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含义。
18.【答案】A
【解析】【分析】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根据比例尺的公式:比例尺= ,计算即可.30km=3000000厘米;根据比例尺的公式:比例尺= =.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的计算.
19.【答案】B
【解析】【分析】等高线的分布可以反映地表形态。读图分析可知:A.图中D和E点之间有山脉阻挡,不能相互直接看到,故A错误;B.F处位于山谷地带,植被遭受破坏,可能引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可以影响到地势较低的乙处,故B正确;C.该地为东南丘陵地区,N地适合种植的经济作物为茶树,棉花适合种植在平原地区,故C错误;D.M处陡崖的最大高度在400-500米之间,故D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闭合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弯曲可以利用口诀“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帮助记忆山谷和山脊。凸低为山脊,为分水岭,凸高为山谷,可能发育有河流,河流流向低处;等高线相交反映的地形为陡崖;等高线密集反映坡度较大,河流流速较快。
20.【答案】(1)D(2)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1)读图可知,甲处为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陡崖处有可能出现山石崩塌,威胁大,因此宿营一般不能选择该处。故选项D符合题意。(2)读图可知,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山顶的海拔在800米~900米之间,故A错误;乙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容易形成河流, 故B正确;陡崖的高度范围是(N-1)×等高距≤H<(N+1)×等高距,因此甲处陡崖的高度范围(2-1)100米≤H<(2+1)米,即100米≤H<300米,甲处陡崖相对高度在100米~300米之间,故C错误;丙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此处等高线稀疏,坡度小。故D错误。故答案为:(1)D;(2)B。【点评】(1)本题考查山体部位的判读,熟练掌握各山体部位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学生需要有较强的读图能力。
二、综合题
21.【答案】(1)山顶;陡崖(2)570;D(3)西北;2(4)因为小溪都汇入河流,由山地流向平原,并且河流沿岸地区往往有人类居住等
【解析】【分析】(1)据图中字母的位置可得:A地是山地的海拔最高点即为山顶;B地是多条等高线的重合部位即为陡崖;(2)A地的海拔是670米,D地的海拔是100米,A地与D地的相对高度是570米,D地海拔较低,所以气温较A地高;(3)据图中的指向标可知C地位于D地的西北方向;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约2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2千米;(4)徒步旅行者在此山区迷路,当他发现一条小溪时,果断沿着小溪向下游前进,摆脱困境,此做法的理由是因为小溪都汇入河流,由山地流向平原,并且河流沿岸地区往往有人类居住等。故答案为:(1)山顶; 陡崖;(2)570;D;(3)西北;2;(4)因为小溪都汇入河流,由山地流向平原,并且河流沿岸地区往往有人类居住等。【点评】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叫等高线。根据等高线不同形状判定山体的不同部位:山地海拔最高点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的低地为鞍部;等高线向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高处凸为山谷;多条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运用所学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解答即可。
22.【答案】(1)5000;50;100(2)250(3)西南(4)海拔高度(5)295(6)B
【解析】【分析】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叫等高线。根据等高线不同形状判定山体的不同部位:山地海拔最高点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的低地为鞍部,等高线向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高处凸为山谷,多条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⑴图中线段式比例尺表示的意义是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5000厘米,其改为数字式是1:5000,如果甲、乙两山顶的图上距离是1厘米,其实地距离是50米;图中相临两条等高线之间的距离是100米,所以等高距是100米。⑵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是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是50米;可计算出,图上距离5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50米。⑶指向标的箭头指向是北方,则甲山在乙山的西南方。⑷在等高线地图上把海拔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叫等高线,所以等高线地图上的高度表示的是海拔高度。⑸读图可知,B低海拔200米,山顶乙的海拔为495米,乙山顶与B地的相对高度是295米。⑹如果要从A、B两处爬山,则选择从B处处爬山要容易些,原因是此处等高线稀疏,坡度缓和。故答案为:(1)5000、50、100;(2)250;(3)西南;(4)海拔高度;(5)295;(6)B。【点评】(1)本题考查的是比例尺的相关知识,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2)本题考查的是比例尺的相关知识,学生加强对比例尺知识的运用。(3)考查的是方向的知识,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指向北方。(4)考查的是海拔的知识,地面上某个点高处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5)考查的是相对高度的知识,学生加强理解。(6)考查的是等高线疏密与坡度陡缓的知识,学生理解即可。
23.【答案】(1)鞍部;山谷(2)500;正南(3)③(4)B;陡崖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1)图中①处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 ②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2)读图可知,度假村甲的海拔高度约为500米;根据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为北向判断,甲村位于A山的正南方向.(3)乙村计划从河流中引水,让河水由高到低,自己流进农田,灌溉庄稼.③、④图中.可以选择③处,因为③处位于河流上游,海拔高于乙村,能够进行自流灌溉.(4)图中B处为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适宜攀岩运动.故答案为:(1)鞍部;山谷;(2)500;正南;(3)③;(4)B;陡崖.【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24.【答案】(1)1150;170(2)H;H处等高线稀疏(3)鞍部;陡崖(4)200米(5)东北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1)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山的海拔是1150米,乙山的海拔为1320米.甲山比乙山低1320﹣1150=170米.(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由此可判定,B处与H处相比,H处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3)依据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的判读,图中A处为鞍部,G处为陡崖.(4)等高距是指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的等高距为200米.(5)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可判定,甲山在乙山的东北方向.故答案为:(1)1150;170;(2)H;H处等高线稀疏;(3)鞍部;陡崖;(4)200米;(5)东北.【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25.【答案】(1)略(2)50000;0.5(3)3;1.5(4)西南;5
【解析】【分析】(1)鞍部是位于两座山峰的低洼处,陡崖是多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的,山脊是处于等高线凸向低处,山谷是等高线位于向高处凹进,小河是位于山谷处。(2)由图可知,图中的比例尺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50000厘米,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0.5千米。(3)由图可知,甲乙两山顶的图上距离大约为3厘米,根据比例尺可知,实际距离应该是1.5千米。(4)图中既没有经纬网,也没有指向标,可通过“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判断,可以看出,甲山是在乙山的西南方向,甲乙两山的相对高度是273-268=5米。故答案为:(1)略;(2)50000;0.5;(3)3;1.5;(4)西南;5。【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理解答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