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单元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单元测试(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8-08 16:59: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一、选择题
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关于图中所示季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②地正值炎热干燥 B.④地盛行东南风
C.⑤地高温多雨 D.⑥地高温多雨
芬兰(见图)位于欧洲北部,约三分之一的国土在北极圈以北。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和中部以丘陵为主,南部沿海以平原为主。芬兰的森林覆盖率高达86%,乳畜产品世界闻名。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芬兰位于五带中的( )
A.热带和北温带 B.热带和南温带 C.北温带和北寒带 D.南温带和南寒带
4.芬兰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南部,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气候较温暖 B.河湖众多 C.降水较丰富 D.交通便利
5.森林工业是芬兰的支柱产业之一,其建立的基础是( )
A.森林资源丰富 B.技术先进 C.劳动力素质高 D.海运发达
如图所示区域中,E水电站是我国承建的西非最大水电站,目前已投产发电。结合该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小题。
6.图中E水电站所在地的年降水量(  )
A.小于500毫米 B.小于1000毫米 C.小于2000毫米 D.大于2000毫米
7.该水电站投产发电,对当地产生的作用是(  )
A.控制人口增长 B.增加水旱灾害 C.改善能源结构 D.改变宗教信仰
“回南天”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气温回暖、湿度回升,形成连日的小雨或大雾。下图是 2019 年某次“回南天”形成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由图可知,本次“ 回南天”现象发生在( )
A.长江流域 B.四川盆地
C.闽赣地区 D.粤桂地区
9.“ 回南天”发生时,当地的天气一般是( )
A. B.
C. D.
10.本次“ 回南天”现象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有( )
A.多雾,影响交通出行 B.多暴雨,发生水灾
C.天气干燥,适合晾晒衣物 D.气温回升,大量积雪融化
如图为世界某区域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单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对该区域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B.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
C.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 D.位于南半球热带地区
12.若a处海拔为800米,则b处海拔约是(  )
A.1300米 B.300米 C.1800米 D.500米
在建筑保温材料还没有普遍应用的时代,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欧洲传统民居的墙壁在厚度上有一定的变化规律。读欧洲墙壁厚度的变化示意图。
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3.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欧洲传统民居墙壁厚度的变化规律是(  )
A.越来越厚 B.厚薄交替变化
C.越来越薄 D.没有变化
14.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墙壁厚度变化的主要气候原因是(  )
A.降水逐渐增多 B.气温逐渐降低
C.降水逐渐减少 D.气温逐渐升高
15.“幽谷春风起,巅峰雪未消。一山藏四季,谈笑有渔樵。”该诗句主要体现了(  )
A.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B.由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C.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D.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二、解答题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亚洲示意图,图2为南极洲示意图。
材料二:高脚屋(图3)是东南亚原住居民的房屋,多为竹木材料,双层结构,上层住人,下层存放杂物,屋顶坡面长且陡。泰山站主楼(图4)我国在南极建立的第四个科学考察站的墙板采用“夹心”式,中间为保温材料,窗户小且为双层玻璃;房屋地基很深,下面为立柱,下面为立柱,房屋通常高出地面1-2米,房屋朝不同方向开门,还设有天窗。
(1)图1中,河流呈   状注入周边海洋,反映出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
(2)图1中①地被称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的原因是   。
(3)由于全球变暖,图1中亚洲岛国马尔代夫被列入“十大末日游景点”,南极地区的企鹅栖息地减少,觅食变得困难。试分析全球变暖对上述地区的影响。
(4)图3和图4中的建筑,任选一种,分析建筑特点与气候的关系。
17.根据下表中我国某地的气候资料,完成要求。
(1)该地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月。该地气温年较差是______℃。
(2)该地区属于哪个半球----- (_______) A南半球 B 北半球
(3)请参照已有的图示继续绘出该地的6、9月份降水量分配柱状图。
(4)根据降水各月的分配状况,可知该地的降水量较多的两个月是______、______月,两个月的降水量大约是______毫米。
(5)试描述该地气候的基本特征:_____________。
18.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的地区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纬线)附近。
(2)在大陆东岸,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逐渐___________(减少、增多)。
(3)在中纬度的大陆,东西距离海洋越远,其降水量越_____(多、少)。
(4)A地的主要景观为_________,这是因为该地气候特征是终年_________。
(5)B地气候类型是_______,气候特征是冬季最冷月均温在_____℃以上,夏季_______,四季分明。
19.读甲图和乙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A、B两地气温年较差大的是_____地,导致两地气温年较差差异大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因素。
(2)甲图中B、C两地降水较多的是________地,导致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因素。
(3)乙图中,A、B两地降水较少的是_______地,导致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因素。
答案
1.D 2.D 3.C 4.A 5.A
6.D 7.C 8.D 9.A 10.A
11.B 12.B 13.A 14.B 15.C
16.(1)放射 中部高,四周低
(2)受夏季风的影响,形成了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
(3)全球变暖,气温升高,冰川融化,企鹅栖息地减少,觅食变得困难,生命受到威胁,而且海平面的升高,海水将会淹没岛国,威胁人类的生存。
(4)高脚屋多为竹木材料,是因为便于就地取材;双层结构,既可以通风透气,适宜于湿热的气候条件,还可以防野兽;屋顶坡面长且陡,易于排水,不会造成积水的情况出现。
房屋的墙板采用“夹心”式,中间是保温材料,窗户较小,且多为双层玻璃,玻璃夹层间几乎为真空,这样做的目的是防寒保温;房屋地基很深,下面为立柱,房屋通常高出地面1-2米,这是为防风、防止被积雪掩埋;房屋朝不同方向开门,还设有天窗是利于逃生。
17.7 31 B 图略 7 8 400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18.赤道 减少 少 沙漠 高温少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 0 高温多雨
19.B 纬度 C 海陆 B 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