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地图的运用 同步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 地图的运用 同步测试(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8-08 16:59: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第二节地图的运用同步测试卷
一、 选择题
1. 下列关于地图上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总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C.有指向标的地图,按指向标定向
D.无法判定
2. 关于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层设色地形图就是等高线地形图
B.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同一种颜色上各点的海拔完全相同
C.分层设色地形图可以表示地形、河流、道路等地理事物
D.分层设色地形图只能表示地形
3. 有一外国朋友到深圳旅游,下列地图哪一幅最适合(??)
A.深圳市交通图 B.深圳市建设规划图 C.广东省地图 D.深圳市地形图
4. 某班同学分甲、乙两组来到上海世博园C片区参观,甲组同学在美国馆,乙组同学在委内瑞拉馆。关于美国馆相对于委内瑞拉馆方向和水平距离的说法,正确的是(??)
A.西南方 3 250米 B.西北方 3 250米
C.东方 4 000米 D.东南方 4 000米
5.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山峰②位于山峰①的东北方向 B.山峰②的海拔大约是350米
C.④处可能发育河流 D.⑥处有利于攀岩运动
6. 下列四幅地图,图幅大小相同,则比例尺最小的是( )
A.世界地图 B.亚洲地图 C.新疆地图 D.中国地图
7. 下列关于电子地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制作所有地图都需要电子地图作底图
B.外出学习或旅行,可以先在电子地图上查找出行路线
C.电子地图可以完全代替纸质地图 D.电子地图就是分层设色地形图
8. 在下列几种比例尺中,量算距离最精确的是( ?)
A.1:10000 B.1:1000 C.千万分之一 D.
9. 村庄b在村庄c的什么方向 (?? ) A西南? B.东北? C.东南??D.正北
10.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 ?)
A.山地 B.丘陵 C.平原 D.高原
11. 在比例尺为1:5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离是4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
A.20千米 B.2千米 C.4千米 D.0.2千米
12. 在比例尺为1: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点间的距离为1.5厘米,则A、B间的实地距离为(??) A.45千米  B.30千米   C.60千米  D.15千米
13. 如图所示,按运河、时令河、水库、沼泽等地理事物在地图上的符号,自上而下排列正确的是:
14. 在中国交通图上量得沈阳到西安的直线距离为2cm,两地的实地距离为600km,该图的比例尺是( ??)
A.1:300 B.1:30000000 C.1:3000  D.1:300000
15. 如图所示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海拔:米),沿线可能有河流且流速较快的是(  )
A.虚线甲处 B.虚线乙处 C.虚线丙处 D.虚线丁处
二、 综合题
16.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1)下列地形部位对应的字母是: 鞍部 ? , 陡崖 ? ,山谷 ? , 山脊 ? ,山峰 。 (2)图中较高山顶的海拔最高不超过 ? 米。 (3)如果在图中陡崖的顶部固定一根绳索,直达陡崖的底部进行攀岩活动,那么这条绳索的长度至少要超过 ?? 米。
17. 这是一个村庄的地形图,请回答:(11分) ⑴填出A.B.C.三处的地形。 A. ? B. ? C. ? ⑵图中P点的海拔高度是 ? 米, P点与山峰的相对高度大约是 米; 若要上山,走哪一条路线省力 (A.P还是A.N);理由是 ? 2分 ⑶河流的主干河道的流向应该是自 ?? 向 流。 ⑷从X点到O点图上直线距离大约3.5厘米,那么两地的实际距离大约是 ? 米。
18.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共10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 (2)A地与D地的相对高度约为____________米;同一时间测得A、D两地的气温,____________地气温更高。 (3)C地位于D地的_____方向;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约2厘米,则两地实际距离是_____千米。 (4)某开发商计划在该地开发旅游项目,其项目之一是攀岩体验,你认为ABCD四地中最符合需求的地点是_________。 (5)某徒步旅行者在此山区迷路,当他发现一条小溪时,果断地沿着小溪向下游前进以走出困境,你认为这种做法合理吗?____________。图中河流流向为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2、C3、A4、A5、D6、A7、B8、B9、D10、C11、 D12、 A13、 B14、 B15、B
二、综合题
16、 (1) A、B、D、C、EF (2)440米 (3)80米
17、 (1)A.山峰? B.山谷? C.陡崖? (2)100米, 80米 ,A.P,因为A.P等高线较稀疏,坡度较缓,登山比较省力?(3)西南向东北??(4)140米 18、 1)A山顶 B陡崖 C山谷 (2)570 D ?? (3)西北 2 (4)B ?? (5)合理 自西北向东南(自西北向南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