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化学 1.1溶液的形成 课件(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化学 1.1溶液的形成 课件(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8-12 16:08: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溶液的形成
几种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几种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现象食盐溶解泥土不溶解,液体变浑浊 食用油不溶解1、如果把烧杯密封放置一个月、一年,食盐会不会从水中分离出来?泥土与食用油呢?
说明了什么?食盐水是稳定的,黄泥水及油水混合物是不稳定的我会回答
2、食盐水它的上部、中部、下部是否一样的咸?黄泥水及油水混合物上部、中部、下部成分是否一样?说明了什么?食盐水是均一的,黄泥水及油水混合物是不均一的【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NaCl溶质H2O溶剂溶液我会总结硫酸铜溶液糖水碘酒判断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除水之外,酒精、汽油等也是常用的溶剂。我会判断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均一、稳定的液体就是溶液。( )
2、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 ( )
3、溶液都是无色的。( )
我会判断 × √×自学指导一 阅读课本第二页,回答问题,
时间为一分钟。 请以氯化钠溶液为例分析,
为什么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 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在水分子的作用下,钠离子和氯离子向水中扩散,体积与质量都很小,跟水分子一起不停的运动,所以溶液均一稳定。问题: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是如何变化的呢?
实验步骤:
(1)取3只烧杯,各注入50ml水,并测量水的温度。
(2)将约一钥匙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分别加入上述3支烧杯中,搅拌至完全溶解,测量溶液的温度。实验探究实验仪器药品:
小烧杯三只,温度计,玻璃棒,水,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温馨提示:
1、温度计要轻拿轻放,避免损坏!将测量的温度及时记录到学案的表格中
2、氢氧化钠具有强烈腐蚀性,不要洒到手上! 获得结论: 氢氧化钠溶解温度上升,硝酸铵溶解温度 下降,氯化钠溶解温度几乎不变。自学指导二为什么物质在溶解时,
常伴随着温度的变化?阅读课本第四页,回答问题,
时间为两分钟。 氯化钠溶于水时,由于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约等于水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所以溶液温度变化不大。1、硝酸铵溶于水后溶液温度会降低的原因2、氢氧化钠溶于水后溶液温度会升高的原因吸热>放热,温度降低。吸热<放热,温度升高。举一反三 溶解扩散过程:吸收热量水合过程:放出热量
溶液对于自然界中的生命活动和人类生产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你能举例说明吗?联系实际 无土栽培营养液医用药水化 学 制 剂反馈练习1、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A.牛奶 B.自来水 C.蒸馏水 D.豆浆
2、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下列调料放入足量的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无色透明的液体不一定都是溶液 B.溶液不一定是液体
C.溶剂体积加溶质体积等于溶液体积 D.氯化钠溶液中各部分的密度相等4.食盐溶于水后,水中并不见食盐存在,主要是因为( )
A.食盐已不存在于水中
B.食盐的粒子被水分解为更小的原子
C.食盐分散为极小的粒子,均匀分散在水分子之间
D.食盐和水发生化学变化消失了反馈练习6、医疗上用的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其中的溶质是 ,常温下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一段时间后,不会出现浑浊现象,这是因为 。反馈练习 5、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下列物质,能使U形管右侧红墨水的液面明显上升的是( ) 人们创造和生产物质,除了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外,还可以通过对物质进行分离、提纯、混合等手段实现。说说看,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例分别运用了上述方法。拓展延伸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谈收获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