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练习:5《杜甫诗四首》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秋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练习:5《杜甫诗四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8-08 22:03: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 杜甫诗四首
课后篇巩固提升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辚辚/嶙峋  荆杞/坍圮  靠拢/禾生陇亩[来源:Z|xx|k.Com]
B.啾啾/泥鳅  乾坤/绅士  金柝/东南坼[来源:Z|xx|k.Com]
C.涕泗/驷马  渚清/赭黄  干涉/干云霄
D.危樯/稼穑  戎马/戍边  崤山/淆乱视听
解析A项,lín,qǐ/pǐ,lǒng;B项,jiū/qiū,kūn/shēn,tuò/chè;C项,sì,zhǔ/zhě,gān;D项,qiáng/sè,róng/shù,xiáo。
答案B
2.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哭声直上干云霄     干:冲。
B.行人但云点行频 但:只。
C.艰难苦恨繁霜鬓 苦:痛苦。
D.危樯独夜舟 危:高高的。
解析C项,苦:甚,极。
答案C
3.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B.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C.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D.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解析A项,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B项,行人:古义,当兵出征的人;今义,在路上行走的人。C项,县官:古义,这里指官府;今义,县一级的官员。D项,文章:古今同义。
答案D
4.下列选项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登高》是杜甫登高有感而作,抒写其到处漂泊、老病孤愁之感。
B.《登岳阳楼》是作者大历三年(768)冬十二月由湖北漂泊到湖南岳州,登岳阳楼时所作。
C.《旅夜书怀》写于作者颠沛流离的途中,并且是夜里,心情可想而知是孤独伤感的。[来源:Zxxk.Com]
D.“行”是乐府诗歌的一种体裁。杜甫的《兵车行》沿用古题,缘事而发,即事成篇,运用乐府民歌的形式,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难生活。
解析D项,杜甫的《兵车行》没有沿用古题,而是自创新题。
答案D
5.下列对诗句意思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意思:边疆战士的鲜血汇成了大海,可皇上哪管他们的死活,扩充领土的意图还没完没了。
B.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意思:亲朋故旧竟无一字寄给漂泊江湖的我,衰老多病的我,只有生活在一只小小的舟船上。
C.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意思:身在万里作客悲秋,我常到处漂泊,年已百岁疾病缠身,今日独登高台。
D.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意思: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但官职的确是因老且多病而不得不永远休止了。
解析C项,“百年”,一生,此处专指晚年。“百年多病独登台”意为“晚年疾病缠身,今日独登高台”。
答案C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边庭流血成海水,       。?
(杜甫《兵车行》)
(2)信知生男恶,       。      ,生男埋没随百草。?
(杜甫《兵车行》)
(3)吴楚东南坼,       。亲朋无一字,      。?
(杜甫《登岳阳楼》)
(4)无边落木萧萧下,       。?
(杜甫《登高》)
(5)星垂平野阔,      。      ,官应老病休。?[来源:学科网ZXXK]
(杜甫《旅夜书怀》)
答案(1)武皇开边意未已 (2)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 (3)乾坤日夜浮 老病有孤舟 (4)不尽长江滚滚来 (5)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7~8题。
画  鹰①
[唐]杜甫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侧目似愁胡②。
绦镟③光堪摘,轩楹④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注①这首题画诗大概作于开元末年(741),是杜甫早期的作品。②愁胡:一种说法指胡人(西域人)碧眼,其深而大,似一副发愁的模样。③绦:丝绳,指系鹰的绳子。镟:转轴,系鹰用的金属的圆轴。④轩楹:悬挂画鹰的堂前廊柱。[来源:学科网ZXXK]
7.作为一首题画诗,本诗既描绘了诗人眼中所见之鹰,又写到了诗人心中所想之鹰。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这种写法的妙处。
解析本诗起笔点出画中之鹰的矫健不凡,仿佛挟风带霜而起,这是实写。最后一联“何当”一词,是推想鹰与凡鸟搏斗的情景,是虚写。虚实结合,使鹰的形象更加丰满。
参考答案诗人运用了虚实(实写与想象)结合的手法。实写如“,侧目似愁胡”,展现了画中鹰威猛敏锐、气势不凡的特点;虚写(想象)如“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通过想象雄鹰与凡鸟搏击的激烈景象,展现了鹰傲视群鸟、英勇不屈的特点。这样的写法使鹰的形象更加生动、丰满。
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解析解答本题要结合诗歌的题目、注释及诗歌的内容。诗人通过对画鹰的描绘,借物抒怀,抒发了自己疾恶如仇的激情和凌云的壮志,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画家高超技艺的赞美。分析时必须扣住具体诗句,有理有据,有概括,有分析。
参考答案(1)通过对画鹰神采飞动、气势非凡、呼之欲出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画家高超技法的赞美之情;(2)通过对画鹰欲取猎物的描绘,展翅搏击的想象,表现了诗人青年时代昂扬奋发的心志;(3)“凡鸟”喻指误国的庸人,通过对画鹰搏击凡鸟,将凡鸟的毛血洒落原野的想象描写,表现出诗人鄙视平庸或愤世嫉俗的情感。
(二)(2018全国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9~10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陆 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C.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
D.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D项,“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错。诗的第五句中,“端溪石池”指端砚,五、六句的意思是在砚台中研好了浓墨,在烛光映射中挥毫。这是诗人以书中疾笔喻战中拼杀。本诗体现了诗人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无奈失落。诗人以贴切生动的比喻,奇特丰富的想象,把万里胡尘的战斗场面与纯熟精湛的草书艺术高度完美地结合起来。
答案D
10.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两个“酒”字,在诗中的位置不同,“复把”时情感已经发生了变化。第一个“酒”如同进军的旗鼓,勇士气吞万里的声势在这里重现;第二个“酒”展现了凯旋庆功的场面,复饮反映了战争胜利、狼烟尽扫后的自豪。
参考答案①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②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
三、语言运用
11.请你展开合理想象,将《兵车行》第一节改写成一篇记叙性短文。150字以内。
解析(1)选好叙述角度(从某一特定人物的视角来记叙),这是构思中重要一环。(2)根据原诗的描写和情节,在场景、细节、动作、表情等方面给予适当的补充,使文章更加合情合理、紧凑生动。(3)对原诗提供的几个人物(如行人、耶娘妻子、道旁过者)和自己另外虚构的人物的言行予以详略得当、生动具体的描摹。
答案示例兵车轧地,响声隆隆,战马奔腾,昂首嘶鸣。披挂着弓箭的士卒,夹杂在车马中,一列列地开赴边地战场。漫长的队伍旁,是众多的亲人,耶娘妻子,男女老少,在纷乱地哭喊、拽拉,捶胸、顿足,跑着为士卒悲恸地送行。车马行人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淹没了横跨渭水的咸阳大桥。千万人的哭声汇成震天的巨响在云际回荡。
1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字。
中国文化符号的调查显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外国公民有着比较统一的认识,即长城和龙;而对于中国当代文化符号,①                 ,比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令人震惊的新式建筑等。诚然文化符号有助于中国②                 ,被外国民众所认识,但是它也限制了外国民众对中国文化的全面认识。应该让外国民众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的不同侧面,以便③                 。?
解析根据陈述对象一致的原则,①处应填“他们的认知普遍比较分散”,②根据前后内容一致的原则,应填“在世界传播自己的文化”,③处是总结全文,应填“全面了解中国文化”。
参考答案①他们的认知普遍比较分散 ②在世界传播自己的文化 ③全面了解中国文化
13.下列材料是对“湖北菜”的介绍,请筛选信息,用四个短语概括湖北菜的特点。要求:每个短语不超过6个字。
湖北自古被誉为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盛产各种淡水鱼类。许多鱼是湖北所独有的,如生长在长江的鱼,生长在长江支流的清江鱼,肉多刺少,肉质鲜嫩,皆为上品。红烧、清蒸、粉蒸、涮食均很适宜。湖北菜的做工也有特色。如沔阳三蒸、荆沙鱼糕、江陵千张肉、黄陂三合这几款湖北风味的代表菜,选料无非鱼肉之类,但由于做工精细考究,鱼中有肉,肉中有鱼,肉蔬结合,故很受食客欢迎。湖北人做菜极少用有色调味品,讲究原形、原色、原味、原汁,力求突出禽畜的肥美、鱼虾的鲜嫩和蔬菜的清香。湖北菜还特别重视刀工。名师授徒,多要求徒弟在细布上切肉丝,做到肉断布不破,以此练就一手漂亮的刀工。
解析根据内容可将材料分为四个层次,一、二、三句叙述的是鱼菜,四、五两句叙述的是做工,六句叙述的是菜味,七、八两句叙述的是刀工。然后在每个层次中找出关键词组织语言即可。
参考答案(1)鱼菜很多;(2)做工精细考究;(3)注重原汁原味;(4)重视刀工。
14.把下面五个句子改写为一个长的单句。可以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①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
②文学是艺术的基本样式之一。
③文学通过审美的方式发挥其多方面的社会作用。
④文学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和手段,塑造艺术形象。
⑤文学反映现实生活,表现人们的精神世界。
解析短句变长句最关键的一步是确定主干句。此题第一句和第二句都可以作为主干句,可以把一、二两句中的任意一句作为定语,留下另一句作为主干句;再抽取三至五句中的必要信息按一定的逻辑顺序作为定语填充到主干句中即可,注意语言的连贯,不改变句子原意。
答案示例(1)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和手段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表现人们的精神世界,通过审美的方式发挥其多方面的社会作用的艺术的基本样式之一。
(2)作为艺术的基本样式之一的文学是一种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和手段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表现人们的精神世界,通过审美的方式发挥其多方面的社会作用的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