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练习:8《箱子岩》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秋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练习:8《箱子岩》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8-08 22:0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 箱子岩
课后篇巩固提升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烘炙/针灸  巢居/窠臼  罅隙/滹沱
B.膘壮/镖局 硬弩/努力 嘈杂/漕运
C.停泊/湖泊 火燎/燎原 跛脚/劫波
D.痈疽/狙击 澧州/醴陵 熠熠/煜煜
解析A项,zhì/jiǔ,cháo/kē,xià/hū;B项,biāo,nǔ,cáo;C项,bó/pō,liǎo/liáo,bǒ/bō;D项,jū,lǐ,yì/yù。
答案B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南怀瑾大师成名后,随着其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各种名利陷阱也越来越多,但他淡泊名利,言传身教,如光风霁月,必将影响一代又一代人。
②这个地方虽然气候条件恶劣,但富硒土地较多,在省科技指导员的帮助下,大家克服各种困难,大力发展科技型园艺,方寸之地开辟出了独具特色的致富道路。
③沈从文先生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作品充分展现出湘西的民族风情,其文学成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④叙利亚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展开激战,由于所处地势不利,政府军一度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在这危急时刻,政府军利用短程导弹反戈一击,最终大获全胜。
⑤这两家汽车制造厂建厂历史、规模大小、生产车型都很相似,在整个西南地区汽车市场所占份额也差不多,可以说是鼎足而立,被广大用户所认可。
⑥解决“黑出租”“野出租”问题,光靠群众投诉是不行的,需要采用釜底抽薪的办法,完善制度,严格执法,坚决取缔,将“黑的”“野的”直接没收甚至变成“废车”,不给“黑的”“野的”主人留后路。
A.①②④        B.①③⑥[来源:Z|xx|k.Com]
C.②④⑤ D.③⑤⑥
解析①光风霁月:形容雨过天晴时风清月明的景象,也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坦白的心地,也比喻太平清明的政治局面。②方寸之地:原本指很小的地方,只能用寸来衡量面积,后用来指人心胸狭隘。与句中“富硒土地较多”的语境不符。不合语境。③著作等身:写的书摞起来,和身子一般高,形容著作极多。④反戈一击:比喻掉转头来反对自己原来所属的或拥护的一方。望文生义。⑤鼎足而立:像鼎的三只脚一样,三者各立一方。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句中只有两方。使用对象有误。⑥釜底抽薪:抽去锅底下的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答案C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专家认为,如果全国实行统一的药品编码,就可以建立药品信息系统及用计算机对种类繁多的药品进行科学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B.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氢化植物油中的反式脂肪酸对于人体没有任何积极作用,反而会增多心血管等疾病的风险。
C.世界各地的人都把当地的河流称为母亲河,这是因为这些河流不仅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而且是区域文化的摇篮。
D.本田汽车社长认为欧洲是汽车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对品质要求最为严格的市场,品质能否得到欧洲顾客的认可是出口事业的保障。
解析A项,结构混乱,在“建立”前加“为”或删去“打下坚实基础”。B项,搭配不当,“增多”改为“增加”。D项,两面对一面,将“否”删去。
答案C
二、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题。

沈从文[来源:学_科_网]
①有个小小的城镇,有一条寂寞的长街。
②那里住着许多人家,却没有一个成年的男子。因为那里出了一个土匪,所有男子便都被人带到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永远不再回来了。他们是五个十个用绳子编成一连,背后一个人用白木梃子敲打他们的腿,赶到别处去作军队上搬运军火的伕子的。他们为了“国家”,应当忘了“妻子”。
③大清早,各个人家从梦里醒转来了,各个人家开了门,各个人家的门里,皆飞出一群鸡,跑出一些小猪。随后男女小孩子出来站在门槛上撒尿,或蹲到门前撒尿。随后便是一个妇人,提了小小的木桶,到街市尽头去提水。有狗的人家,狗皆跟着主人身前身后摇着尾巴,也时时刻刻照规矩在人家墙基上跷起一只腿撒尿,又赶忙追到主人前面去。这长街的早上并不寂寞。
④当白日照到这长街时,这一条街静静的像在午睡,头发干枯脸儿瘦弱的孩子们,皆蹲在土地上或伏在母亲身边睡着了。做母亲的全按照一个地方的风气,当街坐下,织男子们束腰用的板带过日子。用小小的木制手织机,固定在房角一柱上,伸出憔悴的手来,一面便捷地退着粗粗的棉线,一面用一个棕叶刷子为孩子们拂着蚊蚋。带子成了,便用剪子修理那些边沿,等候每五天来一次的行贩,照行贩所定的价钱,把已成的带子收去。
⑤许多人家门对着门,白日里,日头的影子正正地照到街心不动时,街上半天还无一个人过身。每一个低低的屋檐下人家里的妇人,各低下头来赶着自己的工作,做倦了,抬起头来,用疲倦忧愁的眼睛,张望到对街的一个铺子,或见到一条悬挂到屋檐下的带样,换了新的一条,便仿佛奇异的神气,轻轻地叹着气,用兽骨板击打自己的下颌,A因为她一定想起一些事情,记忆到由另一个大城里来的收货人的买卖了。她一定还想到另外一些事情。
⑥街上也常常有穿了红绸子大裤过身的女人,脸上抹胭脂擦粉,小小的髻子,光光的头发,都说明这是一个新娘子。到这时,小孩子便大声喊着看新娘子,大家完全把工作放下,站到门前望着,望到看不见新娘子的背影时才重重地换了一次呼吸,回到自己的工作凳子上去。长街在日里也仍然不寂寞。
⑦街上到黄昏时节,常常有妇人手中拿了小小的笸箩,放了一些米,一个蛋,低低地喊出了一个人的名字,慢慢地从街这端走到另一端去。这是为了不让小孩子夜哭发热,使他在家中安静的一种方法。长街上这时节也不寂寞的。
⑧黄昏里,街上各处飞着小小的蝙蝠,望到天上的云,同归巢还家的老鸹,背了小孩子们到门前站定了的女人们,一面摇动背上的孩子,一面总轻轻地唱着忧郁凄凉的歌,娱悦到心上的寂寞。
⑨“爸爸晚上回来了,回来了,因为老鸹一到晚上也回来了!”
⑩远处山上全紫了,土城擂鼓起更了,低低的屋里,有小小油灯的光,可以画出屋中的一切轮廓,听到筷子的声音,听到碗盏磕碰的声音……但忽然间小孩子又哇地哭了。[来源:Z,xx,k.Com]
爸爸没有回来,有些爸爸早已不在这世界上了,但并没有信来。有些临死时还忘不了家中的一切,便托人带了信回来,得到信息哭了一整夜的妇人,到晚上,便把纸钱放在门前焚烧,红红的火光照到街上人家的屋檐,照到各个人家的大门。B见到这火光的孩子们,也照例十分欢喜。长街这时节也并不寂寞的。
阴雨天的夜里,天上漆黑,街头无一个灯,狼在土城外山嘴上嗥着,用鼻子贴近地面,如一个人的哭泣,地面仿佛浮动在这奇怪的声音里。什么人家的孩子,在梦里醒来,吓哭了,母亲便说:“莫哭,狼来了,谁哭谁就被狼吃掉。”
卧在土城上高处木棚里老而残废的人,打着梆子。这里的人不需明白一个夜里有多少更次,且不必明白半夜里醒来是什么时候。那梆子声音,只是告给长街上的人家,狼已爬进土城到长街,要他们小心一点儿门户。
一到了阴雨的夜里,这长街更不寂寞,因为狼的争斗,使全街热闹了许多。冬天若夜里落了雪,则早早起身的人,开了门,便可看到狼的脚印,同糍粑一样印在雪里。
(选自《沈从文全集》,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②段紧承首段,进一步写出湘西小城镇的寂寞,点明了长街寂寞的社会原因,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哀戚氛围。
B.第⑤段A处画线的议论,反复写“一定想起……事情”,起强调作用,说明了妇女们对男人的思念牵挂之切。[来源:学#科#网Z#X#X#K]
C.第段B处画线句以哀写乐,这里写不谙世事、无知孩童的欢天喜地、无忧无虑,反衬的是妇人们失去男人的无限悲哀。
D.文章写白日里街上走过新媳妇,阴雨的夜里狼的光顾与争斗,用以衬托长街妇人失去丈夫后的孤苦无依和生活的乐观。
解析B项,“议论”错误,应为“心理描写”;C项,应为“以乐写哀”;D项,“生活的乐观”错,应为“生活的凄苦”。
答案A
5.文章开头写长街“寂寞”,后文却处处写长街“不寂寞”,是否矛盾?说说你的理解。
解析“寂寞”“不寂寞”均有特定意义,均有所指。开头直接点出自己所写的对象“长街”,并赋予它应有的情绪色彩“寂寞”,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这种“寂寞”是所有男子被抓走后,镇上妇女内心的“寂寞”。后文的“不寂寞”指女人们单独担起持家养子的重负,昼夜忙碌。[来源:学科网]
参考答案不矛盾。“不寂寞”指小镇日常生活看似平静,实则琐碎嘈杂;“寂寞”指镇上妇女内心的“疲倦忧愁”和“忧郁凄凉”。小镇日常生活的“不寂寞”反衬了镇上妇女内心的“寂寞”。
6.沈从文作品独特的叙事视角历来为后人所称道,依据文章内容,选取两个不同的角度说说你的见解。
解析题干已明确了答题方向:独特的叙事视角。一般应从线索、选材、叙述顺序、感情基调等方面来谈。
参考答案(1)独特的散文写法:有清晰的叙事线索,远离抽象的抒情,借助素淡朴拙的文字写自然、朴实、真切的日常生活;创造了一种杂糅文体,模糊了散文与小说的体式,丰富了散文的表现形式。(2)选材上,选取的是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场景,作者对湘西小城镇底层人们为自己、为儿女,不畏贫贱,知天安命,艰难努力地生存进行了冷静的审视和反思。(3)独特的审美眼光:湘西人循环往复、千年不变的无可记载的寂寞历史,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在作者静静的叙述中呈现出的是淡淡的哀愁,带给人们的是无言的哀戚。(答对两点即可,其他有创意的见解亦可)
三、语言运用
7.下面是某作家对沈从文作品的评价,请用一句话来概括其主要内容。(不超过40字)
他的作品却不是毫无理想的。不过他这理想好像还没有成为系统,又没有明目张胆替自己鼓吹,所以有许多读者不大觉得,我现在不妨冒昧地替他拈了出来。这理想是什么?我看就是想借文字的力量,把野蛮人的血液注入老态龙钟、颓废腐败的中华民族身体里去使其兴奋起来,年轻起来,好在20世纪的舞台上与别个民族争生存权利。
解析此语段主要谈沈从文作品的文学理想。材料中“不是毫无理想”“没有成为系统”“又没有明目张胆替自己鼓吹”说明了沈从文作品的特点;其次,扣住“理想”和“借文字的力量,把野蛮人的血液注入老态龙钟、颓废腐败的中华民族身体里”来概括整合即可。
答案示例沈从文作品有着零散(或不成系统)、隐晦(或含蓄)、希望借文字使颓废的中华民族充满活力的文学理想。
8.假如你是班长,受班主任委托召集学生代表座谈,收集对班级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以下是部分学生的发言:
A.谁跟谁一个宿舍老师说了算!老师又不了解我们彼此的关系和生活习惯,“乱点鸳鸯谱”,害苦了我们,我建议分宿舍自由组合。
B.自由组合也不一定好啊。爱玩爱闹的自由组合到一起,就寝时说笑不停那可怎么办?
C.先自由组合,老师再审核把关比较好。
D.我赞成C的观点。不仅宿舍可以这样分,座位也可以这样分。
E.老师审核?那还不是老师自己说了算吗?
F.不能这么说,学生还是应该听从老师安排的。他的安排自有一定的道理。我觉得老师做决定前多做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以理服人就好了。
请你将这部分同学的意见整理一下,口头转达给班主任,要求内容信息全面,表达委婉得体,不超过60字。
解析作答时应从内容和表达两方面考虑。内容方面:①分宿舍和分座位;②先自由组合再老师调整;③老师调整前先做思想工作。表达方面:①表达委婉,滤去过于直接的批评;②表达诚恳,用商量的语气;③尽量使用口语,通俗易懂。
答案示例老师,同学们希望分宿舍和分座位先自由组合,分得不合适的您指出来,让我们明白不合适的地方在哪,然后再调整,您看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