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提炼语意
真题多维细目表
考题
年份 题号
设分 考查方向 题型 考查能力 难度 素养要求
2019 3 3 分 诗句理解 选择题 表达应用 中
2018 3 3 分 诗句理解 选择题 表达应用 难
2018 4 3 分 中心意思提炼 选择题 表达应用 中
2017 3 3 分 对联运用 选择题 表达应用 中
2016 4 3 分 拟标题 选择题 表达应用 中
2016 5 3 分 对联运用 选择题 表达应用 中
①语言积累与建构
②对信息的提取、归纳
能力
③以语言材料为媒介传
承文化?拓展文化视野
平均分值 占比 考频
3 分 2% 6 题 / 6 套
命题规律与趋势
01 考查内容
1.提炼要点
2.材料内容概括
02 考频赋分
1.高频考点?每年必考?
2.每年设置 1 或 2 题?分值 3~6 分?
03 题型难度
以选择题形式呈现?难度中等?
04 命题特点
1.提炼语意类:选材兼顾社会科学类和自
然科学类?以议论、说明性语段为主?在
选项设置上?从不同角度提炼?要求选出
最准确的一项?
2.对联诗句类:选材具有传统或时代气息?
贴近生活?在选项设置上?要求选出对联
诗句与名称、人物对应全正确的一项?
05 易错警示
1.忌先入为主?不要看到“偏见”就以为作
者的态度是反对?
2.忌断章取义?不要看到个别词句就马上
下结论?
3.忌不回扣原文?判断之后?一定要带着观
点回扣原文验证?
06 能力要求
1.要具有较强的归纳概括能力?
2.要具有一定的语法分析能力?
3.要有正确理解对联诗句内容的能力?
07 命题趋势
近年来考查热度有所提升?未来命题可能
和新闻材料结合起来?综合考查?
最新真题示例
专题四 提炼语意 27
对应学生用书起始页码 P42
清单一 概括语段内容要点
表达方式不同?语段信息特点不同?提炼的形式也不同?
1.记叙类语段
主要信息是:①记叙的主体?②主体的经历及特征?③记叙
的意义及目的? 次要信息包括详细情节、背景材料等?
提炼的形式:①删减枝叶式?即删除原文段中的次要信息
(枝叶)?保留最主要的信息?②概括浓缩式?即在限定的字数内
概括浓缩原文段的信息?③评价式?即提炼的结果不是原文段内
容本身?而是原文段的叙述反映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2.说明类语段
主要信息包括时间、范围、对象、特征、作用、目的等?次要信
息包括举例、描写、修辞等方面的句子?
提炼的形式:①提取归纳中心句式?即原语段有一个中心
句?在辨明句间关系的前提下?把它找出来?②概括浓缩式?即没
有明确的中心句?需要自己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浓缩概括?
3.议论类语段
主要信息是中心句、观点句、结论句等?次要信息包括论据、
论证?
提炼的形式:①提取归纳论点式?即把原文段看成论据材
料?从这些材料中提炼出来的论点就是提炼的结果?②概括浓缩
式?即对原文段进行重新组织、概括浓缩?而不是通过原文的支
撑材料提炼出观点来?
4.描写类语段
主要信息是:①描写的对象?②对象的主要特征?③描写的
角度及目的、感情?等等?
提炼的形式:舍偏取正式? 首先弄清楚描写的对象?然后从
句法和语法两个角度对语段进行分析?保留一些关键性的词语
或句子?舍弃一些修饰、限制或补充性的词语或句子?
解题时?要注意把握不同文段的主要信息?运用不同的提炼
形式?
清单二 新闻提炼四种题型
最近几年的高考?语段提炼题大多仍取材于新闻材料?其题
型主要有四种?
1.拟写一句话新闻
一句话新闻是最简洁的新闻?要求高度概括?只要将主要的
人、事交代清楚即可(时间性较强的动态新闻则应交代时间)?
一般常用主谓句?但不一定是个单句?短复句亦可? 比如:
①2016年 8 月 21 日?中国女排 12 年后再获奥运冠军? (单句)
②北京国际马拉松赛昨天结束?中国选手包揽冠亚军? (复句)
2.拟写新闻标题
新闻标题有单标题和多标题(包括引题、正题、副题)之分?
其中正题旨在揭示消息的主题或主要新闻事实?引题和副题用
以说明背景、概述意义?或指出内容范围、做出内容提要?等等?
考试通常要求写单标题?并有字数限制?所以标题要高度概括?
提炼时往往不需要时间、地点?因为标题下有具体内容?所以只
要求两个必备因素———人物(或单位、事物等)、事件?用语一般
较直白、简洁?有时可运用比喻、借代、双关、对偶、引用等修辞手
法?如“中国经济一直在‘升温’” (比喻)、“警惕‘仕场经济’阻
碍市场经济———某海滨城市‘厕所风波’透视”(双关)?
3.拟写新闻导语
导语一般在新闻的开头?是新闻的纲领和中心?要将新闻的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概述出来?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导
语虽短?但新闻的要素齐全?因而读者可从导语中得到整个新闻
的印象? 试题若要求根据新闻的主体写导语?考生应仔细阅读
主体部分?从中提炼出各个要素?然后加以连缀?
4.概括信息要点
这种试题可根据新闻材料的内容和试题所限定的字数来确
定提炼的详略程度? 一般来说?它比一句话新闻要详细些?包含
的信息要点要多些?因此?除了新闻的要素外?原材料中其他内
容要点也应在字数允许的范围内提炼出来?因为这种题型往往
是按要点赋分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对应学生用书起始页码 P43
考点 1 提炼特定信息(含诗意对应)
命题者常常要求考生能按照其要求?对给定的语句进行指
向非常明确的定向性概括?
以下四副对联?依序对应的名胜正确的一项是 ( )
甲: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乙:可托六尺之孤?可寄百里之命?君子人与? 君子人也
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吾见其人
丙: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丁:天下名山僧占多?还须留一二奇峰栖吾道友
世上好话佛说尽?又谁知五千妙论书自尊师
A.岳阳楼 关帝庙 刘鹗纪念馆 庄子庙
B.岳阳楼 武侯祠 李清照纪念馆 老子庙
C.鹳雀楼 陶潜祠 刘鹗纪念馆 观音庙
D.黄鹤楼 关帝庙 蒲松龄纪念馆 老子庙
解析 甲:由“湖山”“忧乐”可推知与?岳阳楼记?中的岳
阳楼有关? 乙:由“托六尺之孤” “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
道”可推知与诸葛亮武侯祠有关? 丙:“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指
李清照的?漱玉集?和李清照、赵明诚编的?金石录??可推知为
李清照纪念馆? 丁:“五千妙论”指的是老子的?道德经??故可
推知其与老子庙有关? 据此可确定答案?
答案 B
1.明确具体要求
并不是每一道题的题目要求都一样?因此?我们就要明确
试题要求?明确要提取的是哪方面的特定信息?以防劳而
无功?
2.寻找中心语句
有的语段有概括性的中心句?或提起下文?或总结上文?
或承上启下?我们可抓住这类句子?顺藤摸瓜找到相关信息或
关键词?
????
????
????
????
????
????
????
????
????
????
????
????
????
????
????
????
28 5年高考 3年模拟 B版(教师用书)
3.分析语段的构成特点
每个语段的构成都有自身的特点?或总分?或分总?或并
列?或偏正?或承接?等等? 构成的不同就意味着相关信息或
关键词的位置不同? 比如?并列语段的关键词就常常分布在
并列的各个层次中?而偏正语段的关键词一般是在正句中?即
“但”等转折连词所领起的后半部分之中?
4.关注层次(标点)变化
一些短小的语段中层次的变化有时不是十分明显? 碰到
这种情况?我们可看看各个句子的主语有什么变化?整个语段
有几个句末标点符号?等等?也许可以从中捕捉到一些变化的
痕迹?
5.注意用词频率
有时?词语出现的频率也可作为我们答题的一个参考依
据?当作者要对重要的内容反复强调、多方论述或全面介绍
时?相关词语出现的频率就会升高?
6.提取信息与选项比对
分别概括提取出题干要求的信息?依次与各选项进行比
对?找出与所提取信息最接近的一项?即正确选项?
1.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滕王阁的一组是 ( )
①无边大地铺三镇 寥廓江天耸一楼
②有客临舟怀帝子 何人下榻学陈公
③南极潇湘千里月 北通巫峡万重烟
④珠帘画栋人何处 秋水长江我独游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①是对黄鹤楼的描写?②庐陵刘古庵上舍(宗辉)
乘船到滕王阁?为船家题此联?③清代名家张照所撰的“南极
潇湘”牌坊楹联?④“珠帘”“画栋”出自王勃的?滕王阁诗??所
以对应的是滕王阁?
2.常州一中青果文学社编辑校刊?千果流韵??他们将文章分为
若干组?现为每组文章拟一个标题? 所拟标题与各组文章对
应最恰当的一项是 ( )
第一组:?魅力见哥??菊香??丫儿?
第二组:?质疑加西莫多? ?也说民国的底气? ?绝不平庸———
我眼中的孙少平?
第三组:?荀子?绚丽的牡丹??墨家的侠与义??白马非马辩?
第四组:?网络?当负责任的言说? ?不怕?我的中国男足? ?足
球?我们缺的是钱吗??
A.凡人小事 悦读生活 走近诸子 我思我在
B.生活浪花 阅读生活 寸草春晖 我思我在
C.生活浪花 悦读生活 百家争鸣 课前演讲
D.凡人小事 阅读生活 思想火花 课前演讲
答案 A 第一组文章都是写人的作品?“凡人小事”更好一
些? 第二组文章都是读后感?“阅读”和“悦读”中?后者更具感
彩? 第三组文章都是对先秦诸子思想的解读?“走近诸
子”更准确? 第四组文章是时评?“我思我在”比“课前演讲”
更深刻形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考点 2 提炼要点?概括文意
“提炼要点?概括文意”是提炼语意题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主
要是指提取所给材料的主要信息?对材料进行提炼? 从设题材
料角度看?大体可分为四类:记叙类、说明类、议论类、描写类?
高考主要考查对说明类、议论类文段的提炼?
根据所给材料?下面对“慕课”特点的概括不准确的一
项是 ( )
慕课(MOOC)?即大规模网络在线公开课程?完全不同于近
十年兴起的教学视频和网络公开课?是一种将分布于世界各地
的授课者和成千上万个学习者通过教与学联系起来的大规模线
上公开课程? 它以兴趣为导向?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
不分国籍?只需一个邮箱?就可注册参与? 它的授课充分运用动
画、视频、微课程和小测试等手段?使教学深入浅出?更能发挥学
生的能动性? 线上你问我答?亦学亦师?形成强大的线上学习社
区?极大地促进了师生间的互动教学、学生间的协同学习?
A.学生人数多?受益人数多?
B.教学内容易激发学员的兴趣?
C.授课方式生动?授课手段多样?
D.教学互动协同性强?
解析 解答此题?可在整体感知文段内容的基础上?根据
句意内容?抓住关键词来概括慕课的主要特点? “大规模网络在
线公开课程”“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授课者和成千上万个学习者”?
可理解为以网络为载体和教学规模大的特点?“凡是想学习的?
都可以进来学?不分国籍?只需一个邮箱?就可注册参与”?可从
开放性强的角度概括?“充分运用动画、视频、微课程和小测试等
手段”?可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角度概括?“你问我答?亦学亦
师”?可从互动性强的角度概括? 而原文指出“它以兴趣为导
向”?是针对学员而言的?意为只要有兴趣都可以学习?并非指
“慕课”的教学内容?
答案 B
试题提供的语段材料可能涉及多种表达方式? 由于各种
表达方式的特点不同?筛选提取信息的方法和切入点也会有
所不同? 因此?一定要弄清所给语段材料的性质?根据其表达
方式及内部结构关系选择方法?
总体来说?就是要抓核、分层、明度、懂法?
抓核:提炼语意时?首先要确认语段材料的内核(语段的
中心)?这是关键?
分层:将所给语段分成若干层次?用层意的“交集”合成
概括?
明度:明确字数的限制?这是硬性规定?
懂法:依据法则“留”“删”“简”“改”?
总之?提炼要点?概括文意?必须坚持四个原则:
①摘录语句要立足原文?不能断章取义?
②提炼后的内容要前后连贯?相对完整?
③要结合文体特征选用方法技巧?不可生搬硬套?
④语句表述要完整?切忌苟简?
[答题步骤]
根据上面的方法对材料进行概括提炼?所提炼出的内容
与各选项一一对比?细察区别?定准答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专题四 提炼语意 29
对下面这段话含意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 )
路是永远有的?即使走到前面的无路处?你还可以在那无
路处开辟出新路来? 而村?并不是都有的? 有时?你昏昏然地
走了一辈子路?到头来还是没找到那柳暗花明处?真是悲哀
了! 而芸芸众生中?怎能完全免除得了悲哀呢? 人人都能找
到那个村子?悲哀则无?
A.唯有开辟新路?才能于无路处寻觅到精神的家园?
B.只有迈开双脚?奋力前行?才能走到柳暗花明处?
C.人生的悲哀?不在于无路可走?而在于无村可依?
D.柳暗花明处的村?常常隐藏在山重水复的困顿处?
答案 C 文段包含深刻的哲理和与众不同的思维?表现了
在逆境中往往蕴含着无限希望的主题? “村”象征光明与希
望? 根据文中“有时?你昏昏然地走了一辈子路?到头来还是
没找到那柳暗花明处”?可以判断 C 项理解正确? A 项是对
“路是永远有的?即使走到前面的无路处?你还可以在那无路
处开辟出新路来” 的误解? B 项理解片面? D 项在文中无
依据?
????
????
????
????
????
????
????
????
考点 3 提炼语句深意
语句深意提炼题一般是给出一则或几则寓言材料或其他具
体性很强的材料?要求提炼出一定的哲理或抽象的意义? 与常
见的提炼语意题不同? 此类题压缩的结果往往不是材料内容本
身?而是材料反映了什么、说明了什么?要求能够把握事物的属
性或共性?综合性强?
做这类题要先整体把握材料内容?再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具
体材料中提炼出具有一般意义的道理来? 作答时要把握由物及
人、由事及理的思路?源于材料?准确提炼?或做出针对性的
评价?
对下面画线句寓意的理解?最准确
???
的一项是 ( )
作家余华与一位餐馆老板聊天?谈到读书时?餐馆老板深有
同感:“我常让厨师去品尝其他餐馆的美食来提高自己的厨艺?
我发现总挑别人菜肴缺点的?没有进步?总夸别人菜肴优点的?
倒成了好厨师?”
A.要成为优秀的厨师?需要学习别人菜肴的优点?
B.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做出评价?应全面公正?
C.世间万物难免有缺陷?多吸收其优点?才有长进?
D.读书做菜?都要既找别人缺点?也学别人优点?
解析 首先要理解文段从生活小事中所折射出的人生哲
理?特别是画线句所强调的“多吸收他人的优点?才能有所长进”
的道理? A 项仅停留于“厨师”与“菜肴”这一现象?未揭示深刻
的道理? B 项是说要公正地评价他人?不符合画线句要表现的
主旨? D 项强调了既要找别人的缺点?也要学别人的优点的道
理?也不符合画线句要表现的主旨?
答案 C
两步骤解答语句深意题
第一步?熟悉语意转换技巧?
第二步?概括语句深意?与选项细比对?
下列词句表达的情感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
山?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B.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江城子?)
C.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
青青? (姜夔?扬州慢?)
D.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李煜 ?浪淘
沙令?)
答案 B A、C、D 三项表达的是亡国之恨、故国之思?B 项
表达的是对亡妻的悼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考点 4 新闻概写
新闻概写是提炼语意常见的考查形式?主要有拟写一句话
新闻、拟写新闻标题、拟写新闻导语、概括信息要点等?
新闻概写类试题无论是哪种具体形式?所提取的都是新闻
中的五要素?即五个 W?Who(材料叙述的对象)、What(事件)、
When(时间)、Where (事件发生的地点)、Why (原因)?其中
Who+What(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是最主要的表述?其余几个根据
有无新闻价值和是否符合试题要求进行筛选、取舍?
对下面这则新闻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
长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但多年来?生态退化、环境污
染不同程度存在?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理应更加自觉地把保护和修复长江生
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把绿色作为全市发展的本底?坚守生态
红线和环保底线?
为此?重庆率先实施差异化产业“禁投清单”和环保负面清
单? 长江、嘉陵江、乌江沿线全面控制新建、扩建排放重金属、剧
毒物质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工业项目?一般工业企业和园区
摆放?也将设定距江 5 公里到 20 公里的“安全距离”? 全面强化
环境风险防控和污染治理? 目前?重庆已在西部率先实现县县
建成污水处理厂?城市垃圾集中处理率达 99%?累计淘汰和关闭
企业 256 家?三峡库区、沿江地带和人口稠密区的污染源基本实
现“盯住看牢”?
持续开展生态修复工程? 通过建设长江防护林、打造三峡
库岸“绿色生态走廊”?着力实施湿地保护和修复等重点生态工
程建设?重庆长江沿线森林覆盖率提升到 49%?长江干流重庆段
水质总体稳定?
A.重庆市注重长江环境污染治理?
B.重庆率先实施差异化产业“禁投清单”和环保负面清单?
C.重庆市多措并举持续开展生态修复工程见成效?
D.重庆严守生态红线和环保底线?筑牢长江生态屏障?
解析 这则新闻分三层?第 1 段为第一层?指出长江地区
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第 2、3 两段为第二层?写重庆市全面开
展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工程?坚守生态红线和环保底线?
第 4 段为第三层?写重庆市持续开展生态修复工程初见成效?
据此分析?A、B、C 三项概括不全面?D 项概括全面准确?
答案 D
????
????
????
????
????
????
????
????
????
????
????
????
????
????
????
????
????
30 5年高考 3年模拟 B版(教师用书)
四种题型解题技巧
1.拟写一句话新闻
(1)要素提取法
新闻属叙事类文体?采用要素提取法?就是将新闻中叙述
的各要素提取出来?然后按照“Who+When+Where+What”的
模式(可适当调整语序)组成一句话新闻?
(2)去枝取干法
有的新闻提供的信息比较多?要拟出一句话新闻?先要对
所提供的信息进行辨别、筛选?去除枝叶信息?然后提取主要
信息?进行拟写?
(3)要点概括法
有的新闻提供的信息由多个要点组成?而各要点之间又
无主次之分?这就需要先对多个要点进行概括?然后作答?
2.拟写新闻标题
拟写新闻标题?要注意题文一致?一语破的?简洁明快?旗
帜鲜明?做到“准”“鲜”“活”?
3.拟写新闻导语
常见的导语写法有叙述式、描写式和结论式?
导语格式:人物(对象)+事件(经过、结果等)+原因?
4.概括信息要点
(1)要把信息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用最简明的话表
达出来?
(2)它一般是由时间、人物、事件的经过和结果组成的主
谓句?
(3)除了新闻的要素外?原材料中其他内容要点也应在
字数允许的范围内概括出来?因为这种题型往往是按要点
给分的?
江苏高考是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新闻概写的?因此在做
概括提炼新闻类选择题时可按以下两大步骤走:
第一步?根据题干要求?运用新闻类题目的概括技巧?概
括新闻要点或拟写新闻标题?
第二步?所概括的新闻要点或标题与各选项一一比对?从
而确定所要选择的选项?
阅读下面一段新闻报道?最适合做这段新闻报道的标题的一
项是 ( )
据悉?寿山石雕作品?春声赋?将在上海世博会福建馆展
出? “春声赋”为传统的花鸟题材?一凤一凰与五十六只形态
各异的小鸟或栖或飞?环绕在一棵不老松身边?形成众鸟朝凤
的欢乐图景?寓意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团结和睦与新中国繁荣
富强? 它历时五年?用整块名贵高山鸡母窝石雕刻而成?是福
建省寿山石雕最重要的优秀作品之一?价值约一亿三千万人
民币? 这是寿山石首次参展世博会?它将向全球展示寿山石
文化的深刻内涵和艺术成就?对提高寿山石在全球范围内的
知名度和影响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A.寿山石借力世博会再上新台阶
B.寿山石雕?春声赋?将参展世博会
C.寿山石雕?春声赋?价值过亿
D.世博会首现寿山石雕?春声赋?
解析 B 材料首句给出信息“寿山石雕作品?春声赋?将
在上海世博会福建馆展出”?接下来对寿山石雕作品?春声赋?
进行描述?然后说明其参展世博会的意义? 对于读者而言?首
句信息最具时效性且最重要?因此首句为主旨句?将 B 项作为
标题最合适? A.并非材料主要表达的意思? C.只是材料涉及
的信息之一?不是主要信息? D.不符合材料要突出的重点
对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