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地理位置: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印度次大陆。
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流域?。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早期文明遗址的出现
在印度河流域发现的哈拉帕 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 ,年代 大约在公元前23—前18世纪。它曾经一度繁荣,后来因不明原因衰亡。国家出现 :
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定居于恒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从事农业生产,陆续出 现了一些小国家。
鼎盛时期: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除半 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后来,印度多次受到外族的侵扰。 特点:
1、等级制度十分严格,不同等级之间有严格的界限;
2、不同等级的人不得相互通婚;
3、下一等级的人不能从事上一等级的职业;
4、种姓世袭,职业世代相传。
目的:
维护高级种姓的统治。
实质:
是维护高级种姓统治的工具,是极其不平等的森严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对印度的影响 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种姓制度虽已废除,在当今印度社会仍有影响。佛教的创立 1、佛教产生的背景 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随着社会的发展,种姓制度日益引起人们的不满,反对婆罗门特权的情绪不断高涨。百姓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
2、时间地点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3、创始人4、释迦牟尼的意思 乔达摩·悉达多释迦族的圣人乔达摩·悉达多降生人间图佛教的产生 相传佛陀就在这棵菩提树下悟道六年菩 提 树5、佛教的基本教义 a、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等级制度。b、它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因此只有消灭欲望,忍耐顺从,刻苦修行,才能达到“极乐世界”。6、佛教被弘扬的时间人物公元前3世纪
阿育王佛教传播与阿育王 阿育王是古代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又被称为“无忧王”。阿育王曾经谋杀的兄弟姐妹有99人,阿育王夺取了王位后,开始向外扩张。最大规模的扩张是对羯陵伽的远征。被俘虏的羯陵伽人有15万人,被杀的有10万人。
成为教徒后,阿育王对残酷的战争给人民所造成的灾难感到十分后悔。此后代替暴力统治和侵略的将是不竭余力的宣扬佛教,从此以后,他不再向邻国派遣军队,而是派遣宣扬佛教的高僧。 阿育王不久又宣布佛教为印度的国教,为了弘扬佛法,阿育王派出了包括王子和公主在内的大批使者和僧侣,到邻近的国家和地区去传教。很快传到了埃及、叙利亚、缅甸、中国和世界各地。
除了宣传佛教,阿育王还为老百姓做了许多的好事。如扩大灌溉工程,修筑道路,建立医院等等。在阿育王在位的40多年里,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印度的孔雀王朝也成了印度历史上第一个强大的统一帝国。
佛教的创始当然应该归功于释迦牟尼,但它的大规模的传播,则要归功于阿育王。 印度 佛教的传播中亚 中国 朝鲜 越南 东南亚 日本 锡兰 缅甸 泰国 柬埔寨 阿拉伯数字是古代印度人首创,因为阿拉伯人将这种数字改进并传播到全世界,所以得名为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课堂小结古代印度地理位置:古印度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古印度文明最早出现在印度河流域(约公元前23世纪)文明成果:1、种姓制度:①产生背景: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建立的社会等级制度;②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此外,还有贱民;③特点:种姓界限森严、种姓职业世袭、种姓实行内婚;④影响:激化了社会矛盾,严重地阻碍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⑤实质:是为保护奴隶主特权的等级制度2、佛教:①产生时间:公元前6世纪;②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③基本教义:提出“众生平等”,宣扬“忍耐顺从”“因果报应”;④传播:经中亚传到新疆,再传入内地,后又传入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往南经锡兰,传到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知识整理非洲东北部尼罗河流域约公元前3500年金字塔、象形文字亚洲西部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约公元前3500年《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亚洲南部印度河流域约公元前23世纪种姓制度、佛教、阿拉伯数字亚洲东部黄河、长江流域公元前2070年左右甲骨文、青铜器兴起于大河流域;以农业为主;建立起奴隶制度1.古印度文明有其独有的历史特征,右图所反映的是它的
A.分封制度
B.世袭制度
C.种姓制度
D.科举制度C中考链接2.下图所示的路线传播的是( )。A.佛教 B.阿拉伯数字
C.活字印刷术 D.基督教A3、下列与古代印度文明无关的是( )
A、种姓制度 B、阿拉伯数字
C、佛教 D、《天方夜谭》D4、古代印度有一户人家,有自己的住房,在城市开了一家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你认为这户人家所属的等级是(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