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同学们,你知道这是哪里吗?它在中国历史上做出了哪些贡献?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学习目标1.了解掌握战国七雄的兼并战争;都江堰的修建;商鞅变法。
2.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 力、快速阅读历史知识的能力以及归纳、概括的能力。
3.通过学习商鞅变法,激励学生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勇于实践。
学习重点:商鞅变法、都江堰。
学习难点:商鞅变法与大变革时代之间的关系。一、战国七雄经过春秋近300年的纷争,大部分的小诸侯国被兼并,几个大诸侯国左右着政局,维系周王室统治的各种制度已经完全崩溃。1.王室统治崩溃战国时期的铜冰鉴2.三家分晋与田氏代齐战国初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3.战国七雄战国初年,诸侯国有十几个,其中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同学们,你知道战国七雄的位置吗?韩赵魏秦楚燕齐4.兼并战争战国时期,诸侯各自为政,扩充军队,力图拓展疆域。七国都拥有强大的军队,相互之间战争不断。想一想: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又怎样的特点?规模达,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同学们,你知道战国时期有哪些著名的战役吗?桂林之战
马陵之战
长平之战长平之战战国时期,秦国和战国之间的一场战争,以赵国战败结束。七雄之间的兼并战争连绵不断,越来也激烈。国中期以后,各国诸侯的势力此消彼长,魏国、齐国、赵国、秦国先后崛起,其他几国逐渐衰落。尤其是地处西部的秦国,逐渐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二、商鞅变法1.背景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的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秦国的商鞅变法。同学们,想一想战国时期很多国家都进行了变法,那影响最大的是哪一个你知道吗?历史人物商鞅,姬姓,公孙氏,名鞅,卫国顿丘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后代。 商鞅辅佐秦孝公,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公元前338年,秦孝公逝世后,商鞅被公子虔指为谋反,战败死于彤地,尸身车裂,全族被杀。2.内容从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推行一系列改革,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3.影响各国经过变法改革,政治、经济、军事、法治等多方面都发生了大的变革,整个社会前进的步伐加速了。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1.都江堰的修建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2.都江堰的构成都江堰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构成。渠首工程建于岷江之中,分为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三个主体工程。3.都江堰的作用防洪灌溉水运天府之国4.都江堰的评价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知识总结当堂检测1. 战国“七雄”是指( )
A.齐、楚、秦、燕、赵、魏、韩 B.楚、秦、赵、宋、魏、齐、韩
C.晋、楚、齐、韩、赵、燕、魏 D.吴、魏、燕、赵、楚、秦、韩
A2.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变法的直接目的是( )
A.促进生产力发展 B.实现富国强兵
C.缓和社会矛盾 D.增强东周王室实力
B3.“变”是战国历史的特点之一。各国的变法改革中,对历史发展影响最大的发生在( )A.魏 国 B.齐 国 C.楚 国 D.秦国
D4. 战国时期,使秦国能够最终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坚实基础的事件是( )
A.商鞅变法 B.李悝变法 C.管仲改革 D.秦孝公改制
A5. 商鞅变法既是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争霸战争现实压力的必然结果。下列变法中的哪一举措最能体现出当时经济发展的需求( )A.建立县制 B.军功授爵 C.奖励耕战 D.承认土地私有
D6. 史书记载:“每岁插秧毕,蜀人奉香烛,把李王,络绎不绝吁。”材料中蜀人在播种季节供奉祭祀的“李王”应该是( )
A.李冰 B.李世民 C.李春 D. 李纲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