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价、数量、总价
【教学目标】
1、知道“单价、数量、总价”的实际含义;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发现并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3、初步培养运用数学语言、术语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发现并理解“单价×数量=总价”这个数量关系式。
【教学难点】
运用“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超市购物
师:同学们,马上要出去秋游了,我们也要去超市买点吃的带去了。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一起逛超市。
二、探究新知
(一)通过收银条认识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
1、出示购买的物品图片和收银条:
农工商超市(118)
票号:0281 2016年8月10日 星期日16:00
机号:0021 收款员:6260
条码标识 品名 单价 数量 总价
457064 薯片 3.00 2 6.00
401437 酸奶 40.00 1
880907 百事可乐 15.00 1
331287 纸巾 6.00 5
100909 笔 1.00 8
总计总件数: 17 总计: 99.00
实收: 100.00 找零: 1.00
2、提问引导学生观察和总结定义。
师:看看老师都买了些什么?(你能从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生:2包薯片、1箱酸奶、1组百事可乐、5条纸巾、8支笔。
师:真棒。在这张收银条还有很多的信息。对比购买的商品,为何收银条上薯片的单价是3,数量是2,总价是6.00,单价指的是什么,数量呢,总价呢?
生:每包薯片的价格是3元,单价是每件商品的价钱,买了3包薯片,所以数量是3,,数量是买了多少,买薯片一共花了6元,总价是一共花的钱数。
师:真棒,那么图片中买了六瓶可乐,为何数量是1呢?
生:是一组可乐。
3、教师总结: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花的钱数叫做总价。(板书)
4、课堂小练习
在下面这些数据旁边标注:单价就标注1,数量标2,总价标3.
买3包奥利奥 每包水果冻5元 每瓶可乐3元
奥利奥总共花了24元 水果冻一共20元 买了6瓶可乐
(此处设置为选择题,1、单价,2、数量,3、总价,让学生根据条件用手势表达自己的选择,既能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又能更加全面的了解到学生的掌握程度。)
(二)探究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
1、观察收银条,完成表格中对应物品的单价和数量,并求出表格中对应物品的总价,写出你的计算算式;
品名
单价(元)
数量
总价(元)
我的算式
薯片
酸奶
百事可乐
纸巾
笔
(3)同桌讨论,根据算式,你们有什么发现:_ 单价×数量=总价___(板书)________
2、汇报交流:
汇报总价的计算过程:3×2=6(元)
40×1=40(元)
15×1=15(元)
6×5=30(元)
1×8=8(元)
追问:仔细想想你算总价的过程有什么规律?
小结:单价×数量=总价(板书)
3、根据乘除法互逆关系得到: _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板书)
4、小结:已知单价、数量、总价中任意两个量,我们就能求出剩下的那个量。
三、巩固练习
(一)填一填
1、学校买了4个排球,每个60元,一共用多少钱?
数量关系式( )算式是( )
2、学校买排球共花了240元,每个排球60元,学校一共买了多少个排球?
数量关系式( )算式是( )
3、学校买4个排球花了240元,平均每个排球多少钱?
数量关系式( )算式是( )
(二)每个蛋糕16元,现在买3个送1个,用原来买3个蛋糕的钱买了4个蛋糕,现在每个蛋糕是多少钱?
(三)
四、课堂总结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
板书:
单价、数量、总价
单价 × 数量 =总价
: : :
: : :
每件商品的价格 买了多少 一共用的钱数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