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应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重点:掌握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应用,高度,距离,角度的准确判断
教学难点:构造三角形,利用正、余弦定理进行解相关的边长、角度。
与实际应用问题有关的名词、术语
①铅直平面:与_______的平面
②坡角: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③坡比:坡面的垂直高度与水平长度之比
④仰角:在同一铅直平面内,视线在水平线_______时与水平线的夹角
⑤俯角:在同一铅直平面内,视线在水平线__________时与水平线的夹角
⑥视角:从某点看物体的最高点与最低点的两条视线的________
⑦方向角:从指定方向线到目标方向线的__________(指定方向线是指正北或正南方向,方向角小于
⑧方位角:从正北方向________转到目标方向线的水平角
解三角形应用问题步骤
准确理解题意,分清已知和所求,尤其是要理解应用题中的相关名词和术语;
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并将已知条件在图形中标出,即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
分析与所研究的问题有关的一个或几个三角形,通过运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正确求解;
检验求得的解是否具有实际意义,并对所求的解进行取舍。
类型一:测量距离、高度问题
例1.为了测量某湖泊的两侧间的距离,给出下列数据,其中不能唯一确定两点间的距离的是()
A.角和边 B.角和边 C.边 和角 D.边和角
练习1. 在200m高的山顶上,测得山下一塔顶与塔底的俯角分别为30°、60°,则塔高为( )
A.m B.m C.200m D.200m
练习2:要测量底部不能到达的电视塔AB的高度,在C点测得塔顶A的仰角是45°,在D点测得塔顶A的仰角是30°,并测得水平面上的∠BCD=120°,CD=40m,则电视塔的高度为( )
A.10m B.20m C.20m D.40m
例2:一艘船以4 km/h的速度沿着与水流方向成120°的方向航行,已知河水流速为2 km/h,则经过h,该船实际航程为________.
练习3:在灯塔上面相距50m的两点A、B,测得海内一出事渔船的俯角分别为45°和60°,试计算该渔船离灯塔的距离________.
练习4:两船同时从A港出发,甲船以每小时20n mile的速度向北偏东80°的方向航行,乙船以每小时12n mile的速度向北偏西40°方向航行,一小时后,两船相距________n mile.
规律总结:求距离、高度时,牢牢抓住各已知边及角,理解名词、术语的应用。
类型二:测量角度问题、三角形综合题
例3:在某测量中,A在B的北偏东55°,则B在A的( )
A.北偏西35° B.北偏东55° C.北偏东35° D.南偏西55°
练习5:已知两座灯塔和与海洋观察站的距离相等,灯塔在观察站的北偏东,灯塔在观察站的南偏东,则灯塔在灯塔的()
A.北偏东 B.北偏西 C.南偏东 D.南偏西
练习6:某观察站与两灯塔的距离分别为300米和500米,测得灯塔在观察站北偏东 处,灯塔在观察站南偏东处,则两灯塔间距离为()
A.400米 B.500米 C.800米 D.700米
例4:在中,三个内角的对边分别为若的面积为,且,则 ()
A. B. C. D.
练习7:在中,三个内角的对边分别为若的面积为,且,则 ()
A.2 B.3 C.-2 D.-3
练习8:在中,三个内角的对边分别为若的面积为,且,则 ()
A.3 B.4 C.5 D.6
1. 在某测量中,A在B的北偏东45°,则B在A的( )
A.北偏西35° B.北偏东55° C.北偏东35° D.南偏西45°
2. 在某测量中,A在B的南偏西45°,则B在A的( )
A.北偏西35° B.北偏东45° C.北偏东35° D.南偏西45°
3.在100m高的山顶上,测得山下一塔顶与塔底的俯角分别为30°、60°,则塔高为( )
A.m B. 200m C. m D.400m
4. 要测量底部不能到达的电视塔AB的高度,在C点测得塔顶A的仰角是45°,在D点测得塔顶A的仰角是30°,并测得水平面上的∠BCD=120°,CD=60m,则电视塔的高度为( )
A.10m B.20m C.20m D.60m
5. 如果在测量中,某渠道斜坡的坡度为,设α为坡角,那么等于( )
A. B. C. D.
6. 已知两座灯塔A和B与海洋观察站C的距离相等,灯塔A在观察站C的北偏东30°,灯塔B在观察站C的南偏东70°,则灯塔A在灯塔B的( )
A.北偏东20° B.北偏西20° C.南偏东20° D.南偏西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巩固
某人向正东走 Km,向右转,然后朝旋转后的方向走3km后,他离最开始的出发点的距离恰好为 km,那么的值为__________
2. 两座灯塔A和B与海洋观察站C的距离都等于a km,灯塔A在观察站C的北偏东20°,灯塔B在观察站C的南偏东40°,则灯塔A与灯塔B的距离为( )
A.a km B.a km C.a km D.2a km
3. 有一长为10 m的斜坡,它的倾斜角是75°,在不改变坡高和坡顶的前提下,通过加长坡面的方法将它的倾斜角改为30°,则坡底要延伸( )
A.5 m B.10 m C.10 m D.10m
4. 江岸边有一炮台高30m,江中有两条船,由炮台顶部测得俯角分别为45°和30°,而且两条船与炮台底部连线成30°角,则两条船相距( )
A.10m B.100m C.20m D.30m
5. 如图所示,设A、B两点在河的两岸,一测量者在A所在的河岸边选定一点C,测出AC的距离为50m,∠ACB=45°,∠CAB=105°后,就可以计算A、B两点的距离为( )
A.50m B.50m C.25m D.m
6.一船以24 km/h的速度向正北方向航行,在点A处望见灯塔S在船的北偏东30°方向上,15 min后到点B处望见灯塔在船的北偏东65°方向上,则船在点B时与灯塔S的距离是______ km.(精确到0.1 km)
7. 如图,一货轮航行到M处,测得灯塔S在货轮的北偏东15°,与灯塔S相距20n mile,随后货轮按北偏西30°的方向航行30min后,又测得灯塔在货轮的东北方向,则货轮的速度为( )
A.20(+)n mile/h B.20(-)n mile/h C.20(+)n mile/h D.20(-)n mile/h
能力提升
8. 某海岛周围38n mile有暗礁,一轮船由西向东航行,初测此岛在北偏东60°方向,航行30n mile后测得此岛在东北方向,若不改变航向,则此船________触礁的危险(填“有”或“无”).
9. 甲船在A处发现乙船在北偏东60°的B处,乙船正以a n mile/h的速度向北行驶.已知甲船的速度是a n mile/h,问甲船应沿着________方向前进,才能最快与乙船相遇?
10. 在某海滨城市附近海面有一台风.据监测,当前台风中心位于城市O(如图所示)的东偏南θ(cosθ=)方向300km的海面P处,并以20km/h的速度向西偏北45°方向移动.台风侵袭的范围为圆形区域,当前半径为60km,并以10km/h的速度不断增大.问几小时后该城市开始受到台风的侵袭?
11. 在地面上某处,测得塔顶的仰角为θ,由此处向塔走30m,测得塔顶的仰角为2θ,再向塔走10m,测得塔顶的仰角为4θ,试求角θ的度数.
12. 碧波万顷的大海上,“蓝天号”渔轮在A处进行海上作业,“白云号”货轮在“蓝天号”正南方向距“蓝天号”20n mile的B处.现在“白云号”以每小时10n mile的速度向正北方向行驶,而“蓝天号”同时以每小时8n mile的速度由A处向南偏西60°方向行驶,经过多少小时后,“蓝天号”和“白云号”两船相距最近.
13. 如图所示,表示海中一小岛周围3.8 n mile内有暗礁,一船从A由西向东航行望见此岛在北75°东.船行8 n mile后,望见这岛在北60°东,如果该船不改变航向继续前进,有没有触礁的危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