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春[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6-11-29 21:5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
1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写法。
3 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4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青春的感情,为理想而奋斗的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朗读课文的方法,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研读春草图,归纳分析其他春景图的方法。 教学设计
整体感悟 ①导入新课
春天是绚丽的,她让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于是,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描绘春天、歌颂春天。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篇朱自清的散文《春》,具体感受一下春天的美好。
②听课文配乐朗读 [要求]
a.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b.带着问题听读。 [问题]
a.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b.文中具体描绘了哪五幅春景图
c.具体抒发了作者对春天怎样的感受
d.你觉得春天还像什么 你还能用别的比喻来赞美春天吗
听读之后,学生自由朗读,讨论明确。
研读与赏析
[教师导学]l、2、3小节 [问题]
①第1、2小节总写了哪些景物
②写1、2小节有什么作用
③第3小节写出了春草的什么特点
④春草图中为什么还要写人的活动
⑤想像一下,如果你是小草,在厚厚的土壤下等待了一个冬季,当春天来临时,你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 偷偷破土而出会是怎样的情景
⑥说说“偷偷地”、“钻”字用得好在哪儿
(听读之后,四人小组讨论明确六个问题。) [明确](①③④⑥略)
②写出了对春天的盼望;总领全文,引起下文,为下文绘春、赞春作铺垫;用拟人的修辞将春天写活了,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⑤要用第一人称小草的语气,说出对外面的世界的向往,出其不意、冲破泥土的阻隔的惊喜。
[教师小结] 1、2、3段的主要内容、写法。总结从四个方面来欣赏每幅图画:特征;角度(顺序);写法;语言。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研读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品味语言,拓展延伸。
学生自学第4—7小节。学生运用老师指导的方法,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①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图画,并说明原因。
②比较与春草图的异同之处。
(从特征、顺序、写法、语言、修辞方面比较)
③迎春图与其他四幅图之间有什么关系
5 找出你认为写得好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想一想。
(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明确]②小题
春草图 嫩、绿、多、软 由物到人 正面与侧面结合 拟人
春花图 多、艳、甜 由高到低 虚实结合 排比、比喻
春风图 和悦 触觉、嗅觉、视觉、听觉 多感官描写 拟人、比喻
春雨图 细密、轻盈 由物到人 由近到远 动静结合 排比、比喻
相同点:
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都是把握住了景物的特征,按一定的顺序和角度,运用比喻、拟人等,语言生动,渗透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
其他四幅春景图很好地衬托了迎春图,为写迎春图作铺垫。
美句赏析
主要讨论以下几个内容:
a.句子中修辞方法的作用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答案略)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用比喻,写花色的美,不直接说出红的桃花、粉的杏花、白的梨花,而用“火”、“霞”、“雪”来比喻,不仅使色彩更鲜明,而且激起读者丰富的想像。
b.加点词语的表现力(比较加点的词为什么用得好)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叫)着——“闹”字不仅有声音,而且有热烈的气氛,绘声绘态,表现出一派明媚的春光,烘托出一片热闹的气氛。
◆野花散在草丛里(开)——“散”有“分散”的意思,写出了野花之多。
◆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准确地写出了薄烟的高度。
拓展延伸
①播放《春江花月夜》的音乐,学生闭上眼睛,想像构思,进行写景片段练习。(口头交流、学生点评、教师总结)
(过渡)大家笔下在春天一样的美好,令人向往,春天带给人万千遐想,充溢着蓬勃的生机,但是“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踪”,春天也是难以持久的,生命的奏也是短暂的,因此我们应珍惜青春,立志奋进。
②许多伟人在青年时期就已经立下远大志向,卓有成就。你知道他们谁的事迹?说说你的看法。
③你的理想是什么?你觉得你的哪些努力已迫近了理想?
(②③小题小组讨论,回答)
「课堂小结」
伟人胸怀大志而又能矢志不移去开拓。“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让我们以关汉卿的话为鞭策,珍惜花样年华防止理想有奋斗中闪光。
布置作业
1 摘抄“春”的诗文,准备参加《春日融融》朗诵会。
2 比较在感情、语言方面的异同。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