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单元 认识钟表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单元 认识钟表 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8-11 11:31: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单元 认识钟表
认识钟表(整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84页内容及做一做、练习十九第1~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钟表的组成部分,知道时针、分针及钟面的数字,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结合生活经验使学生建立整时观念。
3.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教学准备】
PPT课件,实物钟,学具钟,卡片。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谜语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会猜谜语吗?猜一猜老师说的这个谜语是什么。
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告诉我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
2.同学们,你们看,玲玲的闹钟叫她起床上学去呢!(PPT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主题图)
3.揭示课题。
你们桌上也摆着各式各样的小闹钟,好看吗?同学们,闹钟不光有漂亮的外表,它的钟面上还有丰富的知识,你们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二、观察交流,探究新知
(一)观察钟面,初步认识钟面。
1.比一比。
(1)学生拿出实物钟,与同桌的比一比,看钟面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全班交流。
①都有两根针。(长长的、细细的叫分针,短短的、胖胖的叫时针)
(板书:分针 时针)
让学生指一指学具钟的时针、分针。
②都有12个数,一起数一数。(1,2,…)
12个数把钟面分成了12个相等的大格。
2.感受时针与分针的快慢和运动方向。
(1)(PPT课件播放表针运动的画面)钟面上的针是按怎样的方向转的?
(2)学生观察自己的钟上表针的运动。
(二)认识整时。
1.整时的常用表示法。
(1)学生尝试拨整时。
①师:你们会拨钟吗?自己拨一个喜欢的时刻。
学生自由拨时刻。教师巡视。
②选取三个整时的钟展示。(根据实际情况板书)
(2)观察比较整时时钟面上针的特点。
①观察:黑板上三个钟面(整时)上的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②写出钟面上的时间。
③引导归纳认识整时的方法: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3)认读整时。
①师拨钟面,生说时刻。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确定的。(2时、3时、…)
②认识特殊时刻:12时、6时。
③生活中,我们做的事都和时间紧密相连,请你们拨出下列时刻:
早上上学的时刻。
每天看动画片的时刻。
每天爸爸看新闻联播的时刻。
你还想拨哪个整时?这时你在干什么?
2.整时的第二种表示方法。
(1)(出示标有“8:00”的卡片)你见过这种时间吗?在哪里见过?
师:这是整时的第二种表示法,叫电子表示法。
(2)谁会写几时?
①介绍几时的写法:几时就写几,然后写上“:”,再写“00”。
②指学具钟面,问:你会用数字法表示吗?请写在练习本上,看谁写得好,评一评。
③今天两种整时表示法你都会写吗?你们还想比一比吗?
师:老师写出了一种,请你写出另外一种。
3.区分不同的9时,同样是9时,为什么小明做的事情不同?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四、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85页做一做,第86页练习十九第1~8题。
五、布置作业
《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认识钟表,通过教学基本上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在认识整时过程中,教师始终把钟面上的时刻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让学生体会出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使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比较、交流,进一步将原有的比较零碎的看钟表的经验转化成系统的认整时的方法。通过看一看,拨一拨,说一说,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生动的数学情境,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有效地突破了难点,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也培养了孩子遵守时间的良好品质。
[不足之处] 本节课也存在一些问题,学生会看钟表认时间,但根据给定时间在钟面上拨针比较困难。
[再教设计] 1.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需要课后引导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多观察,进行大量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