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时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1页第1,2题及练习二十四第1~9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20以内进位加法表的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2.通过整理和复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仔细看题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能熟练地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灵活选择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准备
9+3= 8+4= 7+6= 5+7=
10-5= 12-2= 5+3= 12+1=
1.谁来说说你是怎样计算9+3,8+4,7+6,5+7的?
2.学生交流。
二、讨论交流,发现规律
(PPT课件出示20以内进位加法算式)
1.引导学生观察加法算式。你能把这些算式进行分类吗?小组讨论。
2.交流分类情况。
方法一:把第一个加数相同的分成一类。
方法二:把得数相同的分成一类。
方法三:把第二个加数相同的分成一类。
3.小组操作,把这些算式按一定的规律排列起来。(仿照教材第69~70页的表格)
4.展示各小组的排列方式,并让学生说一说各小组排列的规律。
5.(PPT课件出示20以内进位加法表)这是第3小组整理的,和老师整理的一样,他们已经说了排列的规律,你们能发现表中还有哪些规律吗?
(1)竖着看。
分别读出每列的算式及结果,边读边思考,每竖列的算式是怎样排列的?
小结:第一个加数相同,另一个加数越大,所得的和就越大。
(2)横着看。
让学生默读每行的算式及结果。想一想,各行的算式是怎样排列的?
小结:一个加数增加几,另一个加数减少几,增加和减少的数相等,它们的和仍相等。
6.学生补充算式。(完成教材第101页第1题)
7.任意指一道算式说出得数和思维过程。
8.小结。
只需要熟记20以内进位加法表中20道算式,就能计算所有20以内的进位加法。
9.这个单元,我们还学习了解决“一共是多少”和“原来有多少”的问题。现在来一起解决这些问题。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01页整理和复习第2题)
学生看图说图意,指出图中已知的数学信息,并列式解答。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四、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102页练习二十四第1~9题。
五、布置作业
《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节课教材的设计理念主要突出了以下三个层次:第一,系统整理20以内进位加法,渗透对知识整理和复习的方法。第二,在观察分析表格、发现规律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第三,充分利用20以内进位加法表进行练习。
1.通过10以内加减法算式的整理和复习,可知学生整理加法算式的方法多种多样。本节课放手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己确定算式排列的规律,给每位学生创造一个思考的空间,鼓励他们用自己发现的方法、喜欢的方法来整理20以内的进位加法表。
2.这部分内容是对20以内进位加法进行系统性的整理,教材列出一个不完全的20以内进位加法表,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填充完整。本节课中,教师让学生在找出排列规律后,独立补充,这样做既是对加法表规律的巩固,也是对加法算式的抽象与应用。
[不足之处] 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主体地位还有待加强,在今后的教学中,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再教设计] 1.本节课的内容因为学生已有一定的认识基础,所以学生在探索知识时很容易产生浮躁感或失去学习的兴趣。可通过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枯燥的计算、抽象的整理给学生带来的情感上的不悦。
2.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探索20以内进位加法表的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的知识,使学生的思维在思考与探索问题中得到促进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