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6:减 法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6:减 法 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8-11 10:50: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课时 减 法
/
【教学内容】
教材第26~27页例题及做一做、练习五第3~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
2.通过对比练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差和减数之间的关系,同时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3.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4.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
知道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
【教学准备】
PPT课件,乒乓球3个,圆片5个等学具。
/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准备
1.按顺序填数。
(  ) 3 (  ) 5
2.听算式,说含义,写得数。
2+3     1+3     1+4
2+2     4+1     3+1
3.师:昨天我们学习了加法,还有谁记得,加法表示什么?
(把两部分合起来)
二、创设情境,质疑导入
老师把买来的3个乒乓球放在盒子里,然后从盒子里拿出来一个,你们猜一猜,盒子里还有几个?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一)3-1
1.(教师出示3个乒乓球,再慢慢拿走1个)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交流体会。 
2.教师画图表示。
/
3.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用减法计算,用符号“-”表示去掉,去掉后剩下是几就用数字几表示,也就是得数是几。(板书:3-1=2)
4.学生用摆图片操作,并表述含义。 
(二)4-1
1.(PPT课件出示教材第26页主题图)
师: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由表述。 
2.学生用画图来表示。
/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4.说出4-1=3的含义,齐读算式。注明“-”是减号。
5.学生试读算式。
教师启发学生说出其他能用4-1=3表示的事例。
(三)5-3 
1.(PPT课件出示教材第27页主题图)学生叙述情景,并试着提出问题。
2.学生画图,并独立列出算式。
3.全班交流。(板书:5-3=?)
4.5减3得几?你是怎样算的? 
(1)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2)学生分组交流想法,教师巡视指导。然后让不同想法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算的过程。
(3)汇报、展示、交流。
方法一:倒数法。
方法二:数的分与合。
(4)如果不看图,不数手指头,你会算吗?引导学生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可以分成3和2,所以5-3=2。
5.学生举例说说其他能用5-3=2表示的事例。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非常棒,说一说,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
教师结合学生的表现对本课进行小结。回家想一想,看一看,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减法?
五、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26~27页做一做,第28页练习五第3~5题。
六、布置作业
《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一年级的小学生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就是要调动起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整节课都充分利用多种方法创设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中受到感染,产生兴趣,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进而体验到参与学习、获得成功的快乐。
2.在学生合作探究算法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多种算法都给予鼓励,保护了学生思维的多样性,然后通过思考“不看图、不数手指头,你会算吗”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发现用数的组成计算减法较简单。
[不足之处] 在各个教学活动之后,教师缺乏概念性的总结,没有把完整的减法概念总结成理论性的语言,学生不会用减法的含义说算理。
[再教设计] 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注重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