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7:0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7:0 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8-11 11:40: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时 0
/
【教学内容】
教材第30页例题及做一做、练习六第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与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0”的两种含义:表示没有和起点。
2.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规范整洁地书写“0”。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合作、探究的能力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4.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重点】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0”的含义。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0”的含义。
【教学准备】
PPT课件,视频资料,图片,活动灯片两张。
/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准备
1.算一算。
5-3=     2-1=    5-4=    4-3=
3-1=     3+1=    4-1=    5-1=
4-2=     3-2=    5-2=    4+1=
2.看图写算式。
/
二、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看看是谁?看它的表情是怎样变化的?猜一猜,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PPT课件同时出示三幅表情各异的猴子图(不带盘子和桃子)。
学生描述三只猴子的表情及其原因,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只要合乎情理怎么说都可以。
三、引导探究,揭示规律
师:猴子吃桃子你们猜对了,但要吃几个桃子,为什么有那么丰富的表情?让我们看一看。
1.揭示第一种含义——什么也没有。
(1)出示2个桃子,问:用几表示?
(小猴看到2个桃子乐呵呵)学生举起数字卡片2。
(2)出示1个桃子,问:用几表示?
(小猴吃了1个桃子,嘴巴鼓鼓的)学生举起数字卡片1。
(3)出示空盘子,问:用哪张卡片表示?有吗?
师:什么也没有用“0”来表示。(板书:0)
(4)并领读“0”。
2.小结:0和1,2一样,也是一个数,它表示什么也没有。
3.发散思维,充分想象。
(1)教师竖起2根手指问学生读几。
(2)教师握起拳头,这时一个指头也没有伸出来,谁知道可以用几表示?
(3)请说一说生活中表示什么也没有的0的故事。
四、观察交流,发现规律
1.揭示第二种含义——起点。
(PPT课件出示直尺图)
师:表示什么也没有时用0表示,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儿?在几的前面?
(直尺上从0开始越往后数就越大,反过来,数越大,离0就越远)
强调:量东西长短时,0就是起点。
2.学生活动,体会“起点”。(视频出示运动会上赛跑和跳远场景)见过运动会上赛跑吗?运动员跑步的起点就相当于“0”。见过跳远吗?0也可以表示跳远的起点。
学生活动:说一说,在测量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3.发散思维,充分联想。
生活中还有什么用0表示起点?想一想。
五、自主尝试,动手操作
1.学生说说怎样写好0?应该注意什么?
2.师示范,学生与教师一起书写。
3.学生在教材第30页描红,另请两位同学上台写,写完后,全班校正。
4.在准备好的空白卡片上写0。
六、合作交流,发现方法
1.(PPT课件出示教材第30页小鸟图)3-3=?
(1)同桌互相说一说图意。
(2)你能够把这个图的意思完整地说给大家听吗?
(3)全班交流。
2.(PPT课件出示教材第30页青蛙图)4+0=?
(1)同桌互相说一说含义。
(2)全班叙述图意。
(3)独立列式计算。
(4)全班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3.独立思考:5-0=?
全班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七、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谁?你知道哪些有关它的知识?
八、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30页做一做,第31页练习六第1~5题。
九、布置作业
《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教材主题图。本课教材设计是先认识0表示什么也没有的含义,再认识0表示起点的含义,接着教学0的书写,最后教学有关0的加减法。设计教学过程时,把本课主题图制作成一个有关小猴子吃桃的动画故事。学生编故事情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利完成前段教学内容。
2.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创设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成为积极的参与者。
[不足之处] 本课内容容量过大,学生难以掌握。除了第一个环节有小结以外,其余环节都没有。
[再教设计] 1.对每一个环节的引导性语言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2.对每一个知识要有小结,特别是0的加减法,要让学生发现规律,掌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