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课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课件+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8-12 10:12:3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一.单选题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
A.光? ????B.水? ???C.温度? ???D.湿度
2.我国戈壁大沙漠中植物稀少,起决定作用的主 要非生物因素是(  )
A.阳光? ???B.温度? ??C.水分? ???D.空气
3.许多蚂蚁一起向一个大型的昆虫进 攻,并把它搬运到巢穴中,体现了生物之间的哪种关系?(  )
A.合作? ???B.竞争? ??C.捕食? ???D.寄生
4.某生物兴趣小组的 同学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几只鼠妇,如下图所示。他们对鼠妇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兴趣,便一起去探索,记录各处发现鼠妇的数量如下表。通过分析可知,适宜鼠妇生存的环境 条件是(  )
地点 鼠妇数量
水泥路上 0
水槽边的石头下 24
干草地中 2
庭院里的花盆底下 18
A.高温干燥? ????B.阴暗潮湿
C.空气污浊? ???D.阳光充足
5.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
A.“春来江水绿如蓝”
B.“草盛豆苗稀”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雨露滋润禾苗壮”
6.庄稼地里的小麦与杂草的关系是(  )
A.竞争? ???B.寄生? ???C.合作? ???D.捕食
7.一种捕食小虫的动物,白天一般不活动,傍晚出来觅食,其体色为黑色,白天很可能是在哪里休息?(  )
A.干燥 的地方? ????B.潮湿的地方
C.黑暗的地方? ????D.明亮的地方
8.下列现象不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是(  )
A.河边垂柳的树枝长向了河心
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C.秋天大雁南飞越冬
D.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使土壤疏松
9.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蚯蚓的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这说明了(  )
A.环境影响生物????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依赖环境????D.生物适应环境
10.浮萍、树、狮、虎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各自适应它们的生活环境,这种现象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的(  )
A.相对性? ?????B.绝对性
C.普遍性? ?????D.稳定性
11.沙漠里的一种鼠类白天躲在洞里且将洞口封住,夜间才出来活动。能正确解释这种现象的是(  )
A.这是鼠类的本能? ???B.鼠类躲避光刺激
C.动物的应激性? ?? ?D.生物对干旱环境的适应
12.下列生态因素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 ( )
A.流动的河水 B.新鲜的空气
C.土壤中的微生物 D.温暖的阳光
13.通辽郊区近年来在蔬菜种植方面,出现了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的热潮,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大棚种植技术主要解决了作物生长的什么限制因素 ( )
A.光照 B.空气 C.水 D.温度
14.生长在同一块田里的水稻和稗草之间的关系是 ( )
A.互助 B.竞争
C.捕食 D.共生
15.下列现象属于温度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 )
A.空气中含有较多氯气的化工厂附近植物叶片会受到明显伤害
B.沙漠地区植物稀少
C.苹果、梨等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种植
D.野生人参生长在森林深处
二、填空题
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它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物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有一天太阳突然消失,地球上首先死亡的将是绿色植物,这是由于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物能适应环境,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也能影响环境,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C C A B B A C D
9 10 11 12 13 14 15
B C D A D A C


二.填空题
1.环境因素.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
2.光.温度.水,空气.土壤
3.光
4.沙枣可以生活在干旱的环境中.蚯蚓改良土壤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共28张PPT)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人教版 七年级上
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生物圈
生物圈是包括我们人类在
内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新知导入
影响水稻的生存的因素有哪些? 你能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吗?
麦田中的蚜虫.瓢虫.田鼠.蛇等
生物因素
光.温度.水.土壤.海水盐度.pH.矿质元素
非生物因素
影响水稻生存的环境因素
小麦正常生长不仅需要适宜
的非生物因素,还需要杀死害
虫以及尽量清除田间杂草
02
01
1
生物因素
2
非生物因素
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光.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光影响
植物的分布
温度.影响生物体的新陈代谢.温度还影响植物
的分布和动物的形态和生活习性
水.水会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分布
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系统.生态因素
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和交流
01
03
02
04
05
06
01
02
03
可重复性原则
为减少误差,取得准确结果,须经过多次反复实验.
单一变量原则
科学探究要求一组对照实验中有且只有一个变化的因素,即实验变量
对照原则
在实验中要设置对照实验.
探究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探究实验: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1.提出问题:
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2.作出假设:
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
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3.制定计划:
设计明暗不同但是想通的两种环境,各放入等量
的鼠妇若干只,过一段时间后,看哪边的鼠妇多,
如果阴暗环境中鼠妇多,则说明假设可能是正确的.
实验装置:
在铁盘内铺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一侧盖上玻璃板,这就形成了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
材料用具:
10只鼠妇,湿土,铁盘,纸板.玻璃板
方法步骤:
a.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在两侧中央各放入5只鼠妇,静置2分钟
b.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将统计的结果填进表中.
环境
时间/分钟
5
得出结论
6
表达和交流:计算出全班各组第10次数据的平均值,对全班平均值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与小组的结果进行比较
4
实施计划
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1 2 3 4 5 6 7 8 9 10
明亮
阴暗
注意事项:
除光照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包括土的多少,土壤的潮湿程度等.
两侧应同时放入数量.大小.健康程度都相同的鼠妇
明暗对照越明显结果越准确,实验时应避免同学挡住明亮侧光线
鼠妇放入实验装置后,应静置两分钟,使其适应新环境.实验过程
中, 避免大神喧哗对鼠妇造成影响
统计时,若出现了个别钻入土中的鼠妇,应将其计入阴暗侧数量
做完实验后应将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猎豹捕食羚羊
熊捕鱼
蜘蛛捕食昆虫
捕食关系
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捕食关系是生物间最常见的关系.
狮子和大象争夺水源
野牛争夺配偶
农作物与杂草
竞争关系
指生活在同一地区的不同种生物,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共生关系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的关系.
犀牛鸟为犀牛的“私人医生”.
犀牛鸟称为犀牛的“警卫员 ”.




种内关系
种间关系
种内互助
种内斗争
捕食关系
竞争关系
共生关系
寄生关系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企鹅肥厚的皮下脂肪和它们特殊的摇摆步行的方式是为了减少能量的消耗,都是对极地高寒环境的适应。

鸵鸟强健的腿利于快速奔跑,
是为了驱敌避害;
减少颈部和腿部的羽毛是为了
更好的散热适应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仙人掌的叶
骆驼刺的根
现存的生物,普遍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这些适应性的特征是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骆驼对荒漠缺水环境的适应
海豹对寒冷环境的适应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
鱼生活在水中
每种生物只能适应一定的环境,而不是适应所有的环境.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
3.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蚯蚓在土壤中生活会改良土壤.
提高土壤肥力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能改变环境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
改变.生物也在不断进化,以适应改变了的环境.
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生物在适应环境的过
程中,又能影响和改变环境.因此,生物和环境之间
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
统一的整体.
课堂练习
1.香蕉在北方地区不能很好的生长,影响它生长的主要因素是( )
A.北方降雨少 B.北方温度低
C.土壤酸碱度不适 D.光照强度不够
2.下列属于生物间合作关系的是( )
A.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B.一群麻雀一起去觅食
C.两只狗为争骨头而争斗
D. 小鸟为占巢区而在周围鸣叫
B
B
拓展提高
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准备一个干湿计.在一天之内,分早.中.晚三次,分别
测量裸地.茂密的灌丛和树林中的湿度,从而探究植物
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提示:在活动中,每次应多采集几组数据.例如,早晨在裸
地分三处测量湿度并记录下来,算出平均值,将平均值作
为裸地湿度的数值.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