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 循环结构 课件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1.3 循环结构 课件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8-09 21:48: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1.2.3 循环结构引入一1.在学校的长跑测试中,你每跑1圈,会想是否跑完了全程,如果没有跑完全程,那么又会想离终点还有多远.
那么用怎样的算法结构表示这个过程?
算法一
S1 起跑;
S2 如果未跑到10000m,那么转S3,
否则转S4;
S3 跑1圈,转S2;
S4 结束.东海高级中学 2016年1.算法一流程图引入一东海高级中学 2016年算法二
S1 起跑;
S2 跑1圈;
S3 如果满10000m,那么转S4,
否则转S2;
S4 结束.引入一1.在学校的长跑测试中,你每跑1圈,会想是否跑完了全程,如果没有跑完全程,那么又会想离终点还有多远.
那么用怎样的算法结构表示这个过程?
东海高级中学 2016年引入一1.算法二流程图东海高级中学 2016年引入一1.两种算法的流程图对比东海高级中学 2016年2.写出1+2+3+4+5的一个算法.
算法一
S1 n?5;
S2 S?n(n+1)/2;
S3 输出S.引入二东海高级中学 2016年2.算法二
S1 S←1;
S2 S←S+2;
S3 S←S+3;
S4 S←S+4;
S5 S←S+5;
S6 输出S. 让变量自动生成2,3,4,5?S1 S←0;
S2 i←1;
S3 S←S+i;
S4 i←i+1;
S5 S←S+i;
S6 i←i+1;
S7 S←S+i;
S8 i←i+1;
S9 S←S+i;
S10 i←i+1;
S11 S←S+i;
S12 i←i+1;
S13 输出S. 引入二东海高级中学 2016年S1 S←0;
S2 i←1;
S3 S←S+i;
S4 i←i+1;
S5 S←S+i;
S6 i←i+1;
S7 S←S+i;
S8 i←i+1;
S9 S←S+i;
S10 i←i+1;
S11 S←S+i;
S12 i←i+1;
S13 输出S. S1 S←0;
S2 i←1;
S3 如果i≤5,那么转S4,
否则转S6;
S4 S←S+i;
S5 i←i+1,转S3;
S6 输出S. 引入二优化2.算法二的优化东海高级中学 2016年S1 S←0;
S2 i←1;
S3 如果i≤5,那么转S4,
否则转S6;
S4 S←S+i;
S5 i←i+1,转S3;
S5 输出S. 引入二2.算法二(优化后)东海高级中学 2016年S1 S←0;
S2 i←1;
S3 S←S+i;
S4 i←i+1;
S5 如果i>5,那么转S6,
否则转S3;
S6 输出S. 引入二算法三东海高级中学 2016年初始值循环体条件引入二2.算法二和算法三的流程图对比东海高级中学 2016年1.循环结构
在算法中,像这种需要重复执行同一操作的结构称为循环结构.2.两种循环结构建构数学当型循环直到型循环东海高级中学 2016年初始值循环体条件建构数学两种循环结构特点比较东海高级中学 2016年例题
1.先分步写出计算2+4+6+…+100的一个算法,并画出流程图.
2.写出求1×2×3×4×5的一个算法,并画出流程图.
数学运用东海高级中学 2016年例题
1.算法一(当型循环)
数学运用S1 S←0;
S2 i←2;
S3 如果i≤100,那么转S4,
否则转S6;
S4 S←S+i;
S5 i←i+2,转S3;
S5 输出S. 东海高级中学 2016年例题
1.算法二(直到型循环)
数学运用S1 S←0;
S2 i←2;
S3 S←S+i;
S4 i←i+2;
S5 如果i>100,那么转S6,
否则转S3;
S6 输出S. 东海高级中学 2016年例题
2.算法一(当型循环)
数学运用S1 T←1;
S2 i←1;
S3 如果i≤5,那么转S4,
否则转S6;
S4 T←T×i;
S5 i←i+1,转S3;
S5 输出T. 东海高级中学 2016年例题
2.算法二(直到型循环)
数学运用S1 T←1;
S2 i←1;
S3 S←S+i;
S4 i←i+1;
S5 如果i>5,那么转S6,
否则转S3;
S6 输出T. 东海高级中学 2016年变式与拓展
1.写出求2-4+6-8+10-…-100的一个算法,并画出流程图.
2.写出求1×3×5×…×99的一个算法,并画出流程图.
数学运用东海高级中学 2016年作业
1.课本 第14页 练习第2题;
2.练习册 第10-13页.数学运用东海高级中学 2016年当反复执行某一步骤或过程时,应用循环结构.
当型循环是先判断条件,条件满足再执行循环体,不满足退出循环.
直到型循环是先执行循环体,再判断条件,不满足条件时执行循环体,满足时退出循环. 回顾与小结①确定循环变量和初始条件;
②确定算法中反复执行的部分,即循环体;
③确定循环的终止条件.1.何时应用循环结构?2.应用循环结构应注意哪些问题?东海高级中学 2016年回顾与小结初始值循环体条件东海高级中学 2016年谢谢!东海高级中学 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