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只有一个地球》导学案(表格式,2课时,共4页)

文档属性

名称 18《只有一个地球》导学案(表格式,2课时,共4页)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8-10 16:47: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8 只有一个地球
导学案设计
课题
只有一个地球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会写“莹、裹”等11个字,会写“晶莹、摇篮”等20个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3.体会说明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学习准备:查找有关地球知识,搜集生态环境及资源遭受破坏的事例、数据等。
教学重难点
懂得道理,体会说明方法。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查找有关地球的资料,了解相关的地理知识。(师生)
3.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感悟本课的写作方法。(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创设情境,质疑导入(用时:5分钟)
1.课件出示宇航员在太空拍摄的地球图片,谈话导入:亲爱的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你能描述一下她的样子吗?
2.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说说对地球的了解。(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3.揭题质疑:看到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或者通过本课学习你想了解哪些内容?
1.看屏幕,欣赏地球图片,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地球的美丽与可爱。
2.自由汇报自己对地球的了解,感知地球的博大与无私等。
3.结合课题进行质疑:文中的地球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只有一个地球?
1.可适当进行提示:地球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
2.根据搜集的资料从地球的自然状况、地球的现状两个方面交流汇报。
3.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切勿打消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并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同学进行表扬。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用时:20分钟)
1.出示自学要求,引导学生自学。
(1)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标出自然段的序号。自学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并想办法记住生字。
(2)看看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想办法弄懂,实在弄不懂的做好标记。
(3)读课文,思考:本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2.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
3.引导学生班内交流。
(1)合作学习生字词。
①认读词语。
②指导难字书写,引导学生说出哪个字的书写要提醒大家注意。
(2)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不理解的地方。
(3)本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4.展示朗读。
1.根据自学要求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认读和识记生字,把课文读通读顺;思考课文内容。
2.在自学的基础上小组长组织交流。
(1)认读生字、组词。
(2)交流不理解的地方。
(3)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些方面的内容?
3.在教师的引导下汇报交流。
(1)认读生词,解释“慷慨”和“枯竭”。认读生字并组词。建议大家怎样写好认为难写的字。
(2)汇报并解答不理解的地方。
(3)学生小组轮流说说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地球的渺小、自然资源有限、目前人类无法移居。)
4.自主选择课文内容进行朗读,展示,并说说交代了什么。
1.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巡视指导,为学生的独立学习提供帮助。
2.小组学习要以小组长为核心,发挥小组长的作用,注意分工合作,使合作学习更有效。
3.在汇报的过程中教师做好引导者的角色,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交流。对学生不理解或理解不全面的地方进行必要的讲解和补充。
4.教师在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下,适当引导学生对课文的重点部分或难读的部分进行展示。
三、再读感悟,合作品味(用时:10分钟)
1.引导学生画出文章的中心句,找出句子中的关键词,并指导朗读。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描写地球可爱的句子反复朗读。
3.引导自主研读:“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自学提示:
(1)地球的“可爱”表现在哪里?
(2)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4.汇报自己的阅读体会。
句中作者将地球作了怎样的比喻,这样的比喻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5.适时进行朗读指导。
1.快速浏览课文,寻找答案。
画出句子:“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2.边读课文边画出描写地球可爱的句子。
3.根据自学提示研读句子,交流心得。
4.根据教师点拨回答问题。(文中把地球比作母亲,说明地球给人类生命,把地球比作摇篮,说明地球哺育我们成长。)
5.朗读课文相关语句。
1.此环节的重点放在指导朗读上,引导学生重点突出“可爱”和“破碎”。
2.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可爱”,进行寻找。
3.这一部分可在小组中合作解决,完善自己的表达。
4.汇报时要让学生优先发言,教师适当评价,引导学生结合我们的母亲都给了我们什么进行表达。
四、回顾课文,小结全文(用时:5分钟)
1.引导学生表达情感。
2.说说本节的收获,或者产生的新的疑惑。
1.用句式“地球太可爱了,我们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对地球的情感。
2.随老师一起总结全文,提出疑问。(这样可爱的地球又为什么让宇航员发出了“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呢?)
1.可直接用课件出示句式,让学生口头表达。
2.学生在研读的过程中可能产生新的疑问,在总结时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也要给予学生解决问题的机会。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回顾,质疑引入(用时:6分钟)
1.引导复习: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中的内容,这些内容让你有什么体会?
2.引导总结:所有这些感受可以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是哪句话?
3.质疑引入:上节课,我们还没有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你还想深入探讨哪些问题?
1.回忆课文内容,谈感受。
(1)地球太可爱了,它是人类的母亲,是生命的摇篮。
(2)地球只有一个,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2.找出句子:“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并模拟宇航员发出感叹。
3.讨论质疑:是什么让宇航员发出了“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呢?
  在学生质疑的同时,教师要注重问题的梳理,以便确定本节课的研究主题。
二、抓住重点,自主研读(用时:24分钟)
1.研读第2自然段,体会地球的“渺小”。
(1)自学提示:
边读边画出描写地球“渺小”的句子。课文从哪些方面说明了地球的渺小?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交流画出的语句,课件出示重点句子。课文从哪些方面说明了人类活动的范围小?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
(3)指导朗读。
2.学习第2~4自然段。
(1)自学提示:
①自读自悟第2~4自然段,画出你感受最深的词句。思考人类又是怎样对待地球母亲的呢?结果会怎样?
②第4自然段中的“本来”是什么意思,如果去掉它,可以吗?说说你的理由。
(2)交流学习成果:人类又是怎样对待地球母亲的?给你最警醒的地方是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两段文字。
(4)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现象?针对这些现象设计一两条保护环境或节约资源的宣传语,和
1.通过朗读、画一画的方法,自由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地球“渺小”的句子,进行体会。
(1)根据自学提示读文思考。
(2)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后回答,适当补充搜集的资料。(“半径约为六千四百千米”,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3)朗读句子,突出“渺小”。
2.通过朗读、看画面等形式,学习第2~4自然段。
(1)自读自悟第2~4自然段,画出你感受最深的词句。
①小组讨论:问题①和②。
②汇报讨论结果:不可以。因为矿产资源的形成要经历漫长的过程,需要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再生时间相当漫长,有的资源是不能再生的,所以乱采滥用将导致地球资源的枯竭。
(2)汇报后观看画面,说说给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幅画面。
(3)带着自己的理解朗读这两段文字。
(4)畅所欲言。
3.通过抓关键词语、小小辩论会的形式,学习第5~7自然段。
1.交流汇报部分在学生汇报的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两种说明方法的作用,提示学生要学以致用;指导朗读部分为了激发学生的情感,读好句子,可以采用教师引读的方式。
2.在学生谈到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的同时教师适时补充地球遭到破坏的图片资料,这样图文并茂,能给学生带来巨大的震撼。
同学交流。
3.学习第5~7自然段。
(1)理解“资源枯竭”。
(2)抓住关联词“……但是……即使……也……再说……”领悟第7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3)展开辩论:人类是否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4.学习第8、9自然段。
(1)设疑:“别无去处”是什么意思?
(2)引读课题。
(1)用自己的话说说“资源枯竭”的意思,也可以联系上下文解释。
(2)抓住关联词理解相关内容,读一读,注意读好关键词。
(3)展开辩论:人类是否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结合书本上的知识或课外搜集到的资料陈述自己的见解。)
4.通过朗读、讨论等形式,学习第8、9自然段。
(1)小组内讨论:为什么说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2)在教师引导下诵读——只有一个地球,体会课题深意。
3.教学中要把握好理解词语“资源枯竭”——研读第7自然段——辩论赛这三个层次,做到环环相扣,引发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
4.在这可引导学生诵读课题,能使学生在与文本、课题的对话中,产生保护地球的情感。
5.引读课题时要激发学生保护地球的强烈责任感。
三、拓展延伸,升华情感(用时:10分钟)
启发练笔:
当你看到饱经沧桑、伤痕累累的母亲时,作为她的孩子,你想对她说些什么,为她做些什么呢?先想一想,再动笔写下来。
1.思考写下自己的感想。
2.交流自己的练笔。
  教师的引导和启发要饱含情感,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书写的时间,展示时可以选三至四名学生,教师要给予恰当的评价,以便学生提高练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