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版语文选修全 第3课 春江花月夜(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鲁人版语文选修全 第3课 春江花月夜(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8-10 22:29:20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春



夜张

虚学习目标诵读诗歌,了解内容,感悟情感。
精读诗文,解读主要意象,了解其内涵。
探究拓展,概括古典诗词常见意象的内涵。 盛唐诗歌的妙处在于兼备“风骨”“声律”“意境”
初唐贡献:
风骨——初唐四杰和陈子昂
声律——沈佺期和宋之问
意境——张若虚 初读感知
要求:读准字音,关注字形感知内容,品读情感
默读诗文本诗主要描绘了哪些内容?朗读展示:读出你的感悟品读领悟
1、诗文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书面表达)
2、诗中主要描写的意象是什么?有怎样的内涵
知识链接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感。
由主观思想情感和客观景物环境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称为意境。1、举例说明古典诗词中“月”这一意象的内涵。 2、探讨古典诗词常见意象的内涵。拓展阅读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是。李白《把酒问月》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铃霖》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赵嘏《江楼旧感》明月折 柳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卜算子·咏梅》梅 花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
——李 白松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白居易《琵琶行》杜鹃鸟李清照在《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鸿雁草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乐府草落花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落花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苏轼《水龙吟》杨花(柳絮)杨花(柳絮)古典诗词常见意象内涵1、柳、折柳、杨柳---离别惜远
2、芳草----离恨
3、芭蕉、梧桐---孤独忧愁、离情别绪
4、梅花、菊花----高洁品格
5、竹、松、柏----坚韧、孤直
6、杜鹃-----哀怨、凄悲
7、猿啼-----悲伤8、乌鸦-----衰败荒凉
9、蟋蟀-促人纺织,准备征衣,怀念征人
10、蝉-----高洁
11、大雁、青鸟----传书信使,离人思绪
12、喜鹊-----喜讯
13、明月----孤冷凄清却又高洁美好
14、秋-----悲愁
15、南浦、长亭、灞陵-----送别之地
作业1、探究阅读诗歌中出现的其它意象所含意蕴。
2、比较阅读:
盛唐诗人张九龄《望月怀远》一诗是历来为人们广泛传颂的上乘之作,试与本诗对照,分析两首诗的异同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