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7.古诗三首_教案+作业(2课时 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7.古诗三首_教案+作业(2课时 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8-11 10:55:24

文档简介

17 古诗三首
一、教材分析
《古诗三首》是第六组课文“祖国的壮美山河”中的第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包括《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三首古诗。其中《望天门山》描绘了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伟秀丽景色,诗人通过对天门山的壮美景色和自己的内心体验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乐观豪迈的情感。《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的是杭州西湖的美丽景色。诗中通过描写西湖的晴天景色和雨天景色,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西湖奇妙多姿的美景,并且通过巧妙地比喻给人以广阔的联想空间,展现了诗人对西湖景色的热爱和赞美。《望洞庭》描绘了一幅宁静幽美的洞庭月夜图,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展现出一种朦胧美,表达了诗人对动听的湖光山色的无限热爱和赞美。选编本课的意图,就是让学生通过抓住关键词理解诗句的含义,了解古人对祖国壮美山河的描绘,在朗读和背诵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
1.会认“亦、抹”等7个生字,区分多音字“抹、磨”的读音;会写“断、楚”13个字,写好“楚、孤、镜、遥”4个易错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够默写《望天门山》。
3.通过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优美景色。
4.通过学习三首古诗,感受我国的壮美山河,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准备
搜集天门山、西湖、洞庭湖的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
四、教学课时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谈话激趣
(1)你去过哪些地方,那里的景色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我们的祖国有这么多的壮美山河,让人神往,曾经引无数的诗人歌咏,你又知道哪首赞美祖国山河的古诗呢?
2.导入新课
这节课让我们跟随着诗人的脚步,去游览祖国的壮美山河,一起学习第17课《古诗三首》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交流预习,促进发展
1.认读生字
通过借拼音读、开火车读、同桌互相读的方式,认读本课生字。
亦 抹 宜 庭 未 磨 盘
2.组词记忆
请你给这些生字分别组一个词语。
3.学习多音字“抹”“磨”
出示“抹”和“磨”在字典中的读音和解释,并进行组词辨别。
4.整体感知
读一读三首古诗,思考:诗中都描写了哪个地方的景色?
引读课文,学习重点
1.学习《望天门山》
(1)教师范读,读出节奏
①教师范读《望天门山》,学生根据教师的范读用竖线画出朗读节奏。
②自主练习,读出节奏。
(2)自主朗读,理解诗意
①在读出节奏的基础上,运用之前学习过的理解诗意的方法,理解这首古诗的意思,难理解的地方,用笔标出来。
②教师针对难理解的词句进行指导。
(3)理解“至此回”
①提出质疑。“至此回”是从这里就折回了吗?
②看图释疑。教师出示图片,学生进行观看,发现江水撞击天门山之后进行回旋,转向北流。
③想象画面。通过观看图片,再读这一句诗,你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
④情境朗读。滚滚长江水,奔腾东去,在此地与天门山相遇,这是何等的壮观,何等的雄伟,让我们把这种情景读出来吧。
(4)理解“相对出”
①关键字“出”。山本来是不会动的,为什么在诗人的眼中却成了这样灵动的青山?
②理清顺序。引导学生理解诗人乘坐小舟,由远及近,感受到青山从远处的渺小,到近处的壮大,仿佛从江中出现一样。
③想象画面。读一读这句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④感情朗读。这一句诗,充分展现了李白豪迈的诗风,他用生动的文字,展现了祖国的壮美山河,带着这样的感情读一读这句诗。
综合练习,运用实践
1.练习背诵
(1)教师出示诗句意思,学生对应进行背诵。
(2)通过上下句补白的形式,练习背诵。
2.展示背诵
学生通过指名背诵、小组背诵、全班背诵,展示自己的背诵成果。
3.拓展阅读
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孤帆”与《望天门山》中的“孤帆”有什么不同?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课堂总结
李白笔下的天门山,通过一个“望”字,展现了水击山出的壮观景象,字里行间表达着对祖国壮美山河的热爱和赞美。
2.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13个字
(2)默写《望天门山》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背诵《望天门山》
2.导入新课
天门山的雄伟壮观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杭州西湖和洞庭湖又有怎样特点呢?这节课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望洞庭》
引读课文,学习重点
1.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
(1)解诗题
读了这首诗的题目,你知道了什么?
(2)解诗意
①这首诗就是描写了西湖雨天和晴天时的不同景色,小组合作理解诗句的意思。
②小组汇报诗意,教师相机指导。
③对照意思,熟读成诵。
(3)体会比喻句
①这样美的西湖,诗人是怎么赞美的?引导学生抓住比喻句进行深入体会。
②介绍西子。她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人。
③感情朗读。这样美的西湖谁能读出来?
(4)想画面
根据教师的提示想象画面,并进行古诗背诵。
出示:
的阳光照耀在西湖上,真是 。这就是诗中写到的“ ”。
的雨水洒满在西湖上,真是 。这就是诗中写到的“ 。”
2.学习《望洞庭》
(1)解诗意
运用之前学习过的理解诗意的方法,理解古诗的意思,教师相机进行指导。
(2)想画面
①湖光秋月图。自己读一读前两句诗,哪个字最吸引你?为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和”字进行体会。试着说一说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并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②山水青翠图。自己读一读后两句诗,哪个字最能体现洞庭山水的特点?为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抓住“翠”字进行体会。试着说一说自己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并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3)体会比喻句
①再读古诗。思考:在这首诗中,诗人用了哪些比喻句,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
②师生交流。使用这么多的比喻句,有什么好处吗?
③教师小结。这首诗仅仅只有28个字,诗人却用巧妙地比喻句,围绕“和”字,展现了洞庭湖宁静和谐之美。
(4)背诵《望洞庭》
综合练习,运用实践
1.考察诗意
给自己的同桌说一说下面两句古诗的意思。
出示: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2.比赛背诵
在小组内进行三首古诗的背诵比赛,推选出一位背诵的最熟练、最有感情的同学,进行全班背诵比赛。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课堂总结
三首古诗,从不同的侧面向我们展现了祖国的壮美山河,我们也被诗中所描绘的画面所吸引,无论动还是静,无论雄伟还是灵秀,都是我们祖国最壮美的景色。
2.布置作业
(1)把三首古诗背诵给家人听
(2)课下阅读《望庐山瀑布》《望岳》《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六、板书设计
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 饮湖上初晴后雨 望洞庭
【唐】李白 【宋】苏轼 【唐】刘禹锡
至此回 壮观 波光闪动 和 比喻
比喻
相对出 雄伟 云雾迷蒙 湖光秋月 山水青翠

17 古诗三首
三年级 班 姓名:____________
1.自主预习
(1)自由读诗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带拼音的字要多读几遍。
(2)边读边思考,三首古诗分别讲了哪里的景色?
2.搜集资料
想想自己以前去过哪些地方,那里的景色有什么特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字词闯关
(1)将本课的13个字,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2)多音字
( ) ( )
抹 磨
( ) ( )
4.日积月累
(1)背诵三首古诗
(2)默写《望天门山》







5.课文探秘
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6.想象画面
读一读下面的诗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2)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