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美丽的小兴安岭
一、教材分析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一篇记叙文。课文通过描写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课文开篇先概述小兴安岭的特点--绿色的海洋,然后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特点--树木,把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季的美丽景色作为描述重点,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文字点题,首尾呼应。全文语言生动、形象,贴切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使文章充满感染力。选编本篇课文的意图是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感受小兴安岭美丽富饶,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二、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认识“兴、侧”等13个生字,特别是正确认读“兴、舍”的读音。会写“脑、袋”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用恰当的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借助关键语句理解课文的意思,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4.通过反复朗读、自主发现等方法,探究并发现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每季特点观察的方法。
5.通过朗读课文,读文章想画面,观看视频资料,使学生了解到我国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三、教学准备
(一)学生
借助资料了解小兴安岭。
(二)教师
准备小兴安岭的视频、图片资料、生字卡片。
四、教学课时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视频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地图)在地图中找出小兴安岭的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视频欣赏)《央视新闻—100秒看小兴安岭四季轮回》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有感情齐读课题。
(二)自主预习,尝试学习
1.出示自主预习要求
(1)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并整理下来,注意读好文中的长句子。
(2)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标画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或者句子。
2.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完成预习要求
(三)交流预习,促进发展
1.学生通过自由拼读、去拼音读、指名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进行自主学习
2.集中识字,重点交流
(1)出示本课生字词,重点指导“浸、乳”的读音
小兴安岭 侧着 欣赏 浸在 乳白 利剑 树梢 宿舍 显得 药材 膝盖 来临 宝库
(2)词语拓展
“乳”字变红,指导读音,联系生活交流表示白色的词语还有哪些。拓展词汇,感受祖国汉字的奇妙。
苍白 雪白 银白 亮白 灰白 米白 象牙白 珍珠白
(3) 读准多音字
重点指导读准多音字“兴”和“舍”,并组词,结合语境练习运用。
早上,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了美丽的小兴安岭。
宿舍关门时间要到了,小明依依不舍地离开图书馆。
(4) 出示生字:自读、同桌读、男女生读等方式练习认读。
(5)指导书写“脑”“袋”“视”“线”四个字。
3.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1)出示练习,概括内容
《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按照___________顺序从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总结概括,梳理方法
课文的题目本身就已经高度概括了主要内容,再理清写了哪些景物?按什么顺序写? 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也叫文题扩展法,也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一个好方法。
(四)引读课文,重点探究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朗读课文
指名读第一段,思考:你知道了什么?从哪读出来的?
(2)自主交流
学生抓住“数不清”“几百里连成一片”“绿色的海洋”等词语来理解,感受小兴安岭森林广阔无垠,非常美丽的特点。
(3)指导朗读
带着体会,读出自己的想象和感受。
小结:从一个比喻句就读出了小兴安岭林海的广阔无垠。像这样的关键句子能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朗读课文
自读思考:春天的小兴安岭美在哪里?从哪读出来的?
(2)聚集交流。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运用借助关键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的方法,围绕“春天的活力之美”进行交流讨论。
①“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抽出”与 “长出”对比句子,可以换成“长出”吗?为什么?“抽出”更准确,把枝条快速长出来的样子写出来了,形象生动,枝条一般是笔直的,长长的,像一把剑, “抽出”一词非常贴切。
②“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花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
学生抓住“汇”和“淙淙”理解。出示字典解释,汇:聚拢来。一个“汇”字写出山上积雪消融,聚拢成溪,写出积雪化成溪水的动态美。“淙淙”是形容水流的声音,写出溪水流淌美妙的声音。
③“小鹿在溪边散步……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学生抓住“散步”和“欣赏”理解。拟人化的手法写出小鹿生活的惬意,也体现了春天的美好,表达了作者对小兴安岭中的树木、动物都充满了喜爱之情。
(3)指导朗读: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通过边读边想象、示范朗读、配乐朗读、分角色朗读等方法,指导学生感情朗读,体会小兴安岭春天的美丽。
小结:刚才同学们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理解了这一段话的意思,感受到了小兴安岭春天的活力之美。试着用这种方法来感受一下夏天的葱茏之美吧!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朗读课文
自读思考:夏天的小兴安岭美在哪里?画出感受最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2)同桌交流
学生抓住画出的关键词句来理解课文,尝试运用固定的句式,围绕“夏天的葱茏之美”进行交流讨论。
我觉得夏天的小兴安岭美在 ,从“ ” 这句话中读出来的,特别是词语“ ”,让我感受到 。
(3)全班交流。
①“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指导学生交流:重点抓住“葱葱茏茏”→先出示字典解释→再发现相同结构的词语“密密层层、严严实实”→然后从三个词语中感受夏天的绿树成荫、枝繁叶茂→拓展积累AABB式的词语→最后联系三个动词“封、挡、遮”,想象树木枝叶遮天蔽日,又密又严的景象,感受树木在夏天生长的勃勃生机,再次照应前文的树多得就“像绿色的海洋”。
②“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学生抓住“浸”字理解。在字典中“浸”是泡的意思,一般指沉没在液体里。结合课文图片,感受作者把浓雾比作液体,用“浸”来形容雾中的森林,十分贴切。
③“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抓住两个比喻句也可以想象到夏天小兴安岭的美,感受作者表达的形象生动、用词准确。
(4)指导朗读。聚焦重点语句,通过边读边想象、配乐朗读的方法,指导学生感情朗读,体会小兴安岭夏天的美丽。
小结:刚才同学们抓住自己画出的关键词句交流了对这一段话的理解,在交流和朗读中,感受到了夏天的葱茏之美。
(五)综合练习,运用实践
1. 自主练书
严、挡、显、软
2. 组词
脑( )袋( )严( )实( )挡( )视( )线( )
坛( )显( )材( )软( )刮( )库( )
(六)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的方法,初步感受到了小兴安岭的美丽,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抓住关键语句进行学习。
2.布置作业:
(1)练写本课生字。
(2)课外阅读:《春》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巩固提升
1.教师每个词语读三遍,学生听写词语。
脑袋 严实 挡住 视线 花坛 显得 材料 柔软 刮风 宝库
2.学生互评,进行展评。
(二)引读课文,学习重点
1.学习课文第四至六自然段
(1)朗读课文
自读第四至五自然段思考:秋天和冬天的小兴安岭美在哪里?画出感受最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2)小组交流
学生抓住画出的关键词句来理解课文,围绕“秋天的丰收之美”和“冬天的生命之美”进行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
①“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学生抓住“山葡萄、榛子、蘑菇、木耳、人参、等、名贵药材”了解秋天果实累累,遍地是名贵药材,无边的森林尽是宝藏,感受小兴安岭丰富的物产。
指导朗读:读好秋天的丰收之美。
②“紫貂和黑熊不得不躲进各自的洞里……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
学生抓住“紫貂、黑熊、野兔、松鼠”了解小兴安岭不仅物产丰富,还有各种珍贵的动物,是野生动物的乐园,感受冬天小兴安岭的生命之美。
小结:同学们刚才在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时,能感受到作者在描写小兴安岭的四季时,是抓住代表性的事物进行观察的。
2.学习第六自然段
(1)正是这些代表性的事物带我们游历了美丽的小兴安岭,并从心中由衷地发出赞叹。(引读第六自然段),齐读。
(2)指导朗读
①带着想象赞美地读。
②带着喜爱赞美地读。
③带着骄傲赞美地读。
3. 拓展资料
你对祖国这座巨大的宝库还有哪些了解?组织学生通过同位交流、小组交流等形式对课前了解的小兴安岭资料进行交流。教师也进行相关资料的补充。
(三)综合练习,运用实践
1.如果你到小兴安岭旅游,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去?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重点关注学生结合对文中关键词句的理解,并抓住四季不同的代表性事物交流。
2.你的家乡哪个季节最美?为什么?
学生能畅所欲言,并在交流中通过关键语句突出家乡景物在四季不同的代表性特点。在交流中培养认真倾听同学发言的习惯。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 课堂总结: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能借助关键语句理解课文的意思,从中感受到我国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
2.布置作业:
(1)抄写文中你最喜欢的语句。
(2)你的家乡哪个季节最美?为什么?写一段话。
(3)课外阅读:阅读诗歌《大明湖之春》。
六、板书设计
春 活力之美
美丽的小兴安岭 夏 葱茏之美
秋 丰收之美
冬 生命之美
20 美丽的小兴安岭
三年级 班 姓名:____________
1.自主预习。
(1)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并整理下来,注意读好文中的长句子。
(2)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标画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或者句子。
2.资料搜集。
借助资料了解小兴安岭。
3.汉字书写。
4.日积月累。
(1)组词
脑( )袋( )严( )实( )挡( )视( )线( )
坛( )显( )材( )软( )刮( )库( )
(2)用“√”选正确读音
1、小兴安岭有数(shǔ shù )不清的红松、白桦。
2、工人宿舍(shě shè ) 门前的草地上盛(shènɡ chénɡ)开着野花。
3、在积雪经常没(méi mò )过膝盖的小兴安岭,有人参 (shēn cān)等名贵药材。
(3)照样子写词语
葱葱笼笼:
又松又软:
(4) 展示台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按照 的顺序写的,我最喜欢这里的 天,因为
。
(5) 抄写文中你最喜欢的语句。
5.探秘课文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 红的 白的 黄的 紫的 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1)文中具体写到了哪些景物呢?请用“△△”标出。
(2)文章有一些重叠的词语,如“葱葱茏茏”,请你再找两个: 、 ;从这些词语可以体会到 。
(3)请用“ ”划出一句比喻句,这句话是把 比作 。
(4)请给空白的地方加标点。
6.妙笔生花。
你的家乡哪个季节最美?为什么?写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