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雪花纷飞
----编写简单的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波形在音频编辑中的作用,掌握缩放波形的操作方法;2、能准确选择波形区域;3、掌握复制、粘贴命令,实现对音频文件的截取、连接操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入银行排队叫号系统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等一系列的学习及实践过程,使学生逐步掌握波形区域的选择、使用复制、粘贴命令,实现对音频文件的截取、连接操作。
【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银行的排队叫号情境,让学生体验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2.通过制作任意组合号码的音频文件和下课铃声的学习活动,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的创造力和知识整合能力得到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信息素养。
2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选取、复制、粘贴等)有较深的认识和较熟练的掌握。通过前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软件GoldWave的启动方法,熟悉了GoldWave程序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并学会了使用GoldWave录制声音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在GoldWave中对录音进行剪辑和加工。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波形在音频编辑中的作用,掌握缩放波形的操作方法;
2、能准确选择波形区域;
3、掌握复制、粘贴命令,实现对音频文件的截取、连接操作。
【教学难点】
1、编辑音频时,能熟练使用波形缩放操作,快捷自如的完成音频处理过程;2、三种粘贴命令的区别。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问题导入
引入银行里的”排队叫号系统“,让学生体会使用”排队叫号系统“的方便和舒适,并引导学生思考千以内数字号码的声音文件是如何制作的?
活动2【讲授】观察思考,获取新知
任务一:认识并查看波形图
1、在GoldWave程序中打开音频文件“数字0-9.wav”并试听;
2、观察每个数字的波形的特点,尝试放大或缩小波形;
3、问题:放大与缩小波形有什么作用?(学生思考并回答)
师演示并小结:波形图中有高低起伏的地方就有声音的区域,直线的地方就是没有声音的区域我们称它为“静音”。放大波形可以查看波形的细节,方便进行细致的编辑操作;缩小波形可以在有限的宽度内,看到整个音频文件的全貌,方便掌握全局。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和观察的直观体验,引导学生发现波形图的作用及重要性。】
任务二:讨论制作数字组合“36”的音频文件的方法
四人小组讨论如何利用音频文件“数字0-9.wav”,制作数字组合“36”的音频文件?
请学生介绍制作思路。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引发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3【活动】自主探案,动手实践,体验成功
任务一:自主学习并尝试制作音频文件
1、学生参照教材P36-37的步骤1-4,自学并制作数字 “3”的音频文件。(教师巡视并指导)
2、请学生演示并介绍操作过程。(学生评价并补充)
3、师根据学生操作情况,讲解并演示波形的选取方法,重点介绍框选法,操作简便易于掌握。
4、学生参照教材P37-38的步骤4-8,继续制作数字组合“36”的音频文件。(教师巡视并指导)
教师提示:编辑过程中操作如果出现失误,可以使用“撤销”命令返回上一步操作。
5、任务展示:请已经制作好的学生播放“36”的音频文件,介绍并演示具体的操作过程。(学生评价并补充)
6、思考并回答:①此时如果是制作“63”的音频文件该如何操作?
②任务中使用的两个“粘贴”命令有什么不同?
7、师小结:使用的两个“粘贴”命令的区别和作用。
8、师重点介绍并演示:”当前文件“的含义及操作。
3、学生修改并完善音频文件。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掌握难点和重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实践的能力。】
任务二:在制作好的音频文件“36”的基础上,制作数字组合“316”音频文件
1、同桌讨论制作方法及要点,尝试操作制作文件。(教师巡视并指导)
2、请学生播放制作好的音频文件,介绍并演示操作方法。其他学生补充,并根据各自情况进行完善。
3、思考并回答:任务中使用的“粘贴”命令的操作要点。
4、师小结:在这个任务中,我们需要先设置开始标记再使用粘贴命令,这样就将复制到剪贴板的波形粘贴到当前文件的“开始标记处”了。
5、师总结:三种“粘贴”命令的区别。
出示课件:“粘贴”命令的区别,并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任务一、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并掌握三种粘贴命令的功能及用法,便于学生针对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