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数学好玩_第三课时 图形中的学问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数学好玩_第三课时 图形中的学问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8-11 21:00: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数学好玩
第三课时 图形的学问
教学内容:
课本第93--94页。
教学目标:?
1、结合问题情境,经历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图形的过程,并利用多样化的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几何直观。?
2、在数图形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有序思考的习惯,发展推理能力。?
3、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有条理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对数学问题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经历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图形的过程,并利用多样化的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几何直观。?
2、在数图形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有序思考的习惯,发展推理能力。?
教学难点:
在数图形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有序思考的习惯,发展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鼹鼠钻洞情境图。?
思考:它可以怎样钻呢?我们通过游戏来演示一下。?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活动:前面摆三张课桌,一名学生充当鼹鼠来演示。?
2.在这个过程中,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呢??(有多少条不同的路线?画出示意图。)??
探究新知。?
1.抽象出示意图,转化为数线段问题。
(1)讨论:你们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2)汇报交流:比较哪种方法更简单实用。
? 2.探索数线段的方法和规律。
(1)组织学生讲鼹鼠钻洞图转化为数线段问题的示意图。
(2)组织学生尝试独立、自主数线段。
(3)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你的方法,看一看,谁的方法能做到不重不漏?
(4)全班汇报。?
先数独立的小线段,再数两条合在一起的,最后数三条合在一起的。或者先从A点数起,再从B点数起,最后从C数起。?
3.讨论: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从1开始加到与基本线段数量相同的自然数求和,或(端点数-1)+(端点数-2)+(端点数-2)+(端点数-4)+??+10
4.如果再多几个洞口(端点),你们会数吗??
? 学生相互出题,增加洞口数量,利用发现的规律进行计算。
回忆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解决鼹鼠钻洞这个问题的??
(1)根据情境图画出示意图,讲鼹鼠钻洞的问题转化成数线段问题。
(2)找数线段的规律,根据规律解决问题。??
三、前后联系,巩固新知。?
1、课件出示菜地旅行情境图,组织学生用鼹鼠钻洞的解题方法来解答。?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利用根据鼹鼠钻洞问题总结的方法和规律,依次解答教材94页的3个问题,再与教材对照,反思解题过程。?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有序地数出线段的条数,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学时通过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小组汇报交流的学习形式,亲历发现、研究、探索问题的全过程,进而发现有序数图形的方法,让学生亲自体验到“有序”数学思想产生的过程,尽可能使学生全面参与到自己的认知形成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