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古诗三首 课件+朗读(57张ppt)(课件+笔顺+朗读+素材5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4 古诗三首 课件+朗读(57张ppt)(课件+笔顺+朗读+素材5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8-11 12:07:16

文档简介

课件57张PPT。山 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默读古诗,找出不认识的字词多读几遍。山 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tánɡmùjìnɡxiéhánshuānɡ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zènɡliúsònɡsū shìqínɡcányóuàojūnchénɡjúɡàijú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shàoxiāotiǎocùlísònɡ赠残傲犹橙橘径斜刘落叶君挑寒斜霜赠径刘盖菊君橙送残挑寒霜盖菊送君径斜赠刘残橙挑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其诗豪放、旷达、俊逸,后人称杜甫
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主要作品:《阿房宫赋》《江南春》《泊秦淮》《过华清宫》等。再读诗歌,划分节奏。山 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自由读一读古诗,对照注释,说说每句诗是什么意思。一读,解句意,知诗意向山的远处伸展。深秋时节的山。石头小路。倾斜,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生,产生,生出。指飘浮着白云的地方。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诗意】在深秋时节,沿着弯曲的石头小路走上山去。在云雾弥漫的深处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几户人家。 因为。傍晚时候的枫树林。被秋霜打过的枫叶。比……还红。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诗意】(我)不禁停下车来,因为太喜欢这晚秋的枫林。经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里的鲜花还要红艳。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二读,品诗味,体诗情石径寒山 枫林霜叶白云人家细读古诗,理解句子:白云生处有人家生 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等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霜叶红于二月花对比 诗人将“霜叶”和“二月花”作对比,突出了霜叶的嫣红,展现了一派生机盎然的深秋景色。山行眺望远景寒山石径白云人家驻足欣赏枫林霜叶秋比春美色彩鲜明
生机盎然 这首诗描写了深秋时节,诗人在山中行走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主要作品:《水调歌头》《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等。再读诗歌,划分节奏。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自由读一读古诗,对照注释,说说每句诗是什么意思。一读,解句意,知诗意达到极端。诗中指凋谢;荷尽指荷花枯萎。举,向上托。指叶子。惨败;枯萎。不怕霜冻,坚强不屈。还,尚且。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指橙子黄、橘子绿的时候。二读,品诗味,体诗情整体把握
《赠刘景文》写的是 季的景色,从“ 、 、 、
”这些景象中能看出来。秋荷尽菊残橙黄橘绿本诗赞扬了秋天的哪种花?你从哪里可以看出?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已无犹有对比 诗人以“荷尽”“菊残”写出了秋末的萧瑟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敬佩、赞美之情。 “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这两句诗揭示了怎样的道理? 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深秋虽然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思考:秋天的颜色只有橙黄橘绿吗?我会说赠刘景文秋末的特征荷尽无叶菊残傲霜收获的季节橙子金黄橘子青绿色彩明丽
富有生气 这首诗通过描绘了“荷枯、菊残、橙黄、橘绿”的景色,突出了菊花傲霜凌寒的气概,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佩之情。晚上写。书,写。 叶绍翁,字嗣(sì)宗,号靖逸,南宋诗人。他是江湖派诗人,诗以七言绝句最佳。
主要作品:《游园不值》《嘉兴界》《四朝闻见录》等。再读诗歌,划分节奏。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自由读一读古诗,对照注释,说说每句诗是什么意思。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诗意】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深深寒意,江上的阵阵秋风惹起在外游子思乡之情。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梧桐叶落的声音是什么样的?谁能给我们模仿一下?听到这样的声音你会有什么感受?悲凄第二句诗中的“客”指的是谁?为什么说诗人是“客”?诗人。因为他身处异乡。 萧瑟的秋风吹下梧桐树叶,江边寒气逼人,作者孤独一人行走在江畔,假如你就是这个孤身在外的诗人,看到此情此景,你会产生什么样的心情?又会想到什么呢?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诗意】料想是孩子们在逗蟋蟀,因为夜深了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会使客游在外的诗人想到什么呢? 这两句描写儿童深更半夜借着灯火,津津有味地逗蟋蟀的生活情景,自然容易引发诗人的联想:他会想起自己童年时代也是如此天真浪漫、开心有趣,他会想起故土家园的温馨美好,他会想起亲人朋友的声音容颜……一种如归故里、如返童年的亲切感油然而生。近处梧叶送寒声
秋风动客情儿童挑促织
篱落一灯明远处郁闷孤独倍感亲切夜书所见 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秋风落叶、小孩逗蟋蟀、篱笆下的灯火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在秋天里思念家乡的情感。 古诗中的特定事物常带有特定的意蕴,如菊代表坚强、清高。你知道下面这些事物所代表的意蕴吗?柳树—— 惜别、留恋、祝愿
梅花—— 勇敢、高洁、百折不挠
松树—— 正直、坚贞
梧桐—— 坚强、凄凉
月亮—— 思乡、念亲一.读古诗,完成填空。(1)《山行》的作者是( )代诗人( ),他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2)《赠刘景文》写的是( )季的景色,从( )、( )可以看出来。
秋荷尽菊残唐杜牧二.连一连。远上寒山石径斜 写枫林
白云深处有人家 写枫叶特有的美
停车坐爱枫林晚 写山,写山路
霜叶红于二月花 写云,写人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山行》。 指导:在熟读、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背诵,而且要抓住诗中的主要词语,串联背诵。如《山行》一诗中,抓住“寒山、石径、白云生处、枫林、二月花”,边读边想象情景,就会容易背出来了。默写《山行》,注意要一字不误,包括标点符号,诗中易错字有“径、生、坐、霜”。这三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些地方发现的? 这三首诗写的都是秋季的景色,从《山行》里的“寒山”“霜叶”、《赠刘景文》里的“荷尽”“菊残”“橙黄橘绿”、《夜书所见》里的“寒声”“秋风”等语句均可发现。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美丽的景色,你看那经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花还要鲜艳。 (2)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1.试背古诗。用同桌互背、指名背、小组赛背等方式熟背古诗。
2.画一画自己心目中的秋天。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