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拍手歌》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3《拍手歌》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8-11 14:40: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拍手歌》 说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拍手歌》,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设计、板书设计等方面对本课作具体的阐述。
一、教材分析
《拍手歌》是本册教材集中识字单元的一首儿歌,共十节,字数相同,读音押韵,节奏感强。这首儿歌不仅描绘了大小动物在自然界自由生活的美好情境,还告诉小朋友们:“人和动物是朋友,保护动物是大事。”
二、学情分析
我主要从三大方面对学情作了具体分析。
①学习习惯方面。通过一年的学习,大家已经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②学习能力方面。经过一年的训练,大部分学生已经具备自主识字和阅读能力。
③二年级孩子的知识面还比较窄,对知识的积累和运用敏锐度不高,自我展示的能力以及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语文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能力也需重点培养。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文学习的根本,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规范口语表达的能力、自我展示的能力、与人交往合作能力。
三、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 根据新课标的阶段目标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二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我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教学目标】
①认识10个生字。 ②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读出节奏感。 ③有保护动物的意愿。
【教学重点】 识字、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 【教学难点】 学习编写拍手歌。
2、教法和学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再结合今年大河岸语文送教下乡“打造语用课堂,落实核心素养”的主题,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和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又活跃的语文课堂,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己有的知识水平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图文结合──自主识字,朗读游戏——巩固识字”的教学方法。这几点在下面的教学过程中会有具体体现。 3、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将通过六个步骤实现本堂课的教学。
第一步: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欣赏课件中大自然的美景,在不知不觉中感受着自然的美好,再进行谈话导入通过与小动物交朋友激发学习课文的兴趣。
第二步:图文结合,学习生字
通过学生常见的动物图引出本课字词,并紧扣为识字服务的宗旨,从整体上感知图画所描绘的事物同字、词、句子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达到认字、熟练朗读课文,使识字、理解词语、认识事物融为一体。通过一年多来的学习,在识字方面,学生们都能比较熟练地根据拼音读准字音;也积累了一些识字方法,如:加部首、去部首、猜字谜、编口诀、字形分析等。因此,在教学时我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自己拼读、说记字方法,从而做到温故而知新。例如在学习完—都含有“隹”字,因为这三个字都与鸟有关系,而“隹”字就是由鸟的形状演变过来的。这样既能够帮助学生加深记忆,也能够帮助学生们保持对汉字的兴趣。
第三步:课堂实测、巩固识字
本环节主要检测刚刚所学的生字词在课堂中尽量创造生字复现的机会,反复见面,达到巩固认字的目的包括两个步骤,一是点读词语,二是通过摘苹果游戏巩固生字。
第四步:游戏朗读,体验情感
课堂教学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学生可能会比较疲倦了,这时候,边让学生诵读儿歌,边拍手,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方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既熟读了儿歌,又掌握了一些简单的节奏,教学目标很容易就达到了。
第五步:感受韵律,编写儿歌
“编写儿歌”的环节设置是一个迁移性的语言练习,意在让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儿歌的语言美和节奏美,积累句式,丰富语言,把课文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
第六步:巩固作业,加深记忆
1.熟读课文。
2.把今天学过的内容讲给家人听。
课后作业是为巩固学习效果而安排的作业,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巩固新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我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了如上作业,目的在于让学生们巩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