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探索生命的器具
第一课时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使用显微镜,尝试制作玻片标本。
能力目标:
通过寻找问题的答案,尝试应用多种教学资源解决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共同体会“教学相长”的道理。
2、体会科学的真实性。
3、通过平等而互动的过程,树立“我能行”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尝试使用显微镜。
2、尝试制作临时玻片标本。
难点:1、规范使用显微镜,尝试制作临时玻片标本。
教学方法
谈话法、实验法。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用谈话式教学方式让学生认识细胞,及其与生物的关系。具体活动如下:
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蕴藏着无限的奥秘,这些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要进行科学探索就离不开一些器具。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一下显微镜及其使用方法。
[讲授新课]
师:显微镜是一种具有什么功能的仪器?
生:具有放大功能的仪器。
师:显微镜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探究器具,它能帮助我们观察到肉眼无法看清楚的生物体及其细微结构,请大家根据预习目标用5分钟时间预习本课(多媒体显示预习目标)。
过渡: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显微镜的发明与发展。
多媒体显示:
显微镜的发明和发展:
·伽利略自己制造出了望远镜,也着手设计显微镜。并对小动物的感觉器官进行了观察。
·真正用显微镜发现有机体内部世界的是马尔比基、列文虎克、胡克和斯旺麦丹。
·1660年,马尔比基用显微镜发现了毛细血管,观察了许多动物的呼吸系统,还发展了胚胎学研究。
·1675年,列文虎克用自制的只有一个透镜的显微镜观察到了原生动物。他还最早发现了红血球的存在。1683年,他还发现了细菌。
·1665年,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己制造了复式的显微镜,观察软木塞薄片,将软木上的那些小孔称为“细胞”。
·电子显微镜是利用高速运动的电子束代替光波的一种显微镜。大大提高了显微镜的分辨本领,能观察物质极为微细的结构形态。
师:通过背景资料我们了解了显微镜的发明与发展,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肉眼、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的观察范围(多媒体显示)。
过渡: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使用显微镜可以观察肉眼无法看清楚的生物体及其细微结构,我们实验室常用的是单筒式光学显微镜,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显微镜是具有放大功能的仪器,请同学们思考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什么?
生:物镜(第一级放大镜头)和目镜(第二级放大镜头)。
学生活动:观看多媒体显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教师讲解。学生用5分钟时间熟记显微镜的结构及功能。
抢答活动:多媒体显示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学生抢答。
过渡: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掌握了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那么怎样正确使用显微镜?我们下一起学习(多媒体展示显微镜的安装和使用),首先我给大家演示一遍。
一、取镜与安放:双手取镜(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放置在实验台边缘大概5厘米处。
二、目镜与物镜的选择: 一般选放大倍数较低的目镜与物镜。
三、对光与调焦:
1、 转动反光镜,从目镜中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2、放置标本。
3、调焦:粗调节、细调节(使物象清晰)。
四、观察与记录:左眼观察,同时右眼睁开绘图并记录。
五、整理:整理显微镜及试验台。
学生活动:对照彩图认识各结构名称。教师作适当指导。
教师活动:认识了各结构以后,更重要的是会使用它来进行观察物像。现在每一小组都有四种观察玻片:写上“上”字的玻片,印有数字的透明纸,动植物玻片标本,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首先以号片为例观察。观察前要先对光,对好以后才能观察。(演示、对光、观察的步骤说明多媒体)
学生活动:观看多媒体、对照练习。
教师活动:在对光和观察时要注意1.先用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2.转换器的手法要正确,3.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观察完②号片后再依次观察其他玻片,在观察时要仔细,考虑一下,这每个装片都说明一个什么问题?
学生活动:观察其他玻片,讨论问题。
教师活动:这四种玻片都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学生甲:物像是倒像,而且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学生乙: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能被光穿透的物体。
学生丙:放大倍数为目镜与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好,看来,大家对这些问题考虑比较全面,回答完全正确。下面我们针对③号片再做一次观察,但不同的是我们换一下目镜,看又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活动:换目镜、观察、讨论。
教师活动:发现有什么区别吗?
学生:放大倍数越大,细胞越大,个体数越少,放大倍数越小,细胞越小,个体数越多。很好,看来大家都认真观察比较过了。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不明白的同学再观察比较一次。观察完后,把显微镜擦干净,如需擦目镜和物镜请用擦镜纸。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送回原处。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显微镜的结构名称和操作步骤及其中的注意事项。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使用当中一定要养成规范使用、爱镜护镜的良好习惯,不要忽视注意事项。下面我们做一些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 略
[巩固练习]
1、显微镜是一种具有_____功能的仪器。早期光学显微镜是_____国物理学家_______研制出来的。
2、显微镜放大倍数等于_______和______放大倍数的乘积。
3、应该先使用显微镜的______(低、高)倍镜;后用______(低、高)倍镜进行观察。
4、下降镜筒,眼睛要从一侧注视物镜,以免压碎_____。
5、实验结束后,应把显微镜按要求放入______送回原处
作业布置:练习册
课后反思
初次学习使用显微镜的课,学生兴奋、跃跃欲试,而必须交待的注意事项又非常多,难免出现教师细细交待,学生亦步亦趋,在严格要求下,学生放不开。
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进行了两次实际操作,时间上的把握对教师要求较高。